
作者:義水
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曆史上的才子燦若星辰,但是魏晉之後,敢于離經叛道、放蕩不羁的才子卻越來越少。好在明末清初有了個金聖歎,将才情和狂放都演繹到了極緻。
他是清醒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文人,愛吃狗肉的佛教徒,精通哲學的神棍,惡毒的文藝批評家,視規則如狗屎的學者,反禮教的孝子慈父。
01.金聖歎的舅父錢謙益本是禮部尚書,南明弘光時投靠了權臣馬士英,清兵南下,他又變節屈膝,搖身一變為清朝的禮部侍郎。
一次,錢侍郎作壽,金聖歎母命難違,前往祝壽。席間,他揮毫潑墨寫了副駭人的對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把錢謙益氣了個半死。
02.金聖歎把科舉當兒戲,總是在試卷上盡情諷刺,是以曾經三度科考落榜。一次試題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結果,他答題時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光頭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哭笑不得。
03.又一次參加考試,題目是“如此則安之動心否乎”。金聖歎寫道:“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白露蒹葭之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連寫了39個“動”字。
主考官追問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動心,三十九歲之前在荒郊野外看到黃金和美女,不動心那不是傻嗎?”
04.再一次考試以“西子來矣”為題,要考生對西施出使吳國給予評論。金聖歎提筆寫道:“出其東門,西子不來;出其南門,西子不來;出其北門,西子不來;出其西門,西子來乎?西子來乎?”
主考官閱卷大怒,在金聖歎的考卷上批到:美人來矣,可惜你一個秀才丢矣!
05.次年再考,題目是“孟子将朝王”。金聖歎在試卷上不寫一字,卻在考卷的四角寫了四個“籲”字,解釋說,“考題前面40處提到孟子,我沒必要再寫了。說到‘朝王’,從前見梁惠王、齊宣王等,都算朝王,我也沒必要再寫了。五個字,可寫的隻有‘将’字”。
他又說:“沒有看過演戲嗎?王将視朝,先有四個内侍,站在左右發‘籲’聲。這實際上是‘将’字的意思。是以我寫了四個‘籲’,代表王将視朝。”
06.金聖歎對人生很樂觀,在科舉中被逐黜以後,他說:“今日可還我自由身矣。”有人問“自由身”三字出于何書。
他說:“‘酒邊多見自由身’,張籍詩也。‘忙閑皆是自由身’,司空圖詩也。‘世間難得自由身’,羅隐詩也。‘無榮無辱自由身’,寇準詩也。‘三山雖好在,惜取自由身’,朱子詩也。”
07.金聖歎對“才子”二字癡迷,幼時自诩為才子,著書也以才子自贊自得。
他将《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浒傳》《西廂記》并稱“六才子書”,攔腰把《水浒傳》招安以後情節删了。由于隻留下七十回,故有金聖歎腰斬《水浒》之說。
08.金聖歎家道中落,不想法掙錢就得餓死。他是奇人,掙錢也走奇葩路線——因精通預言奇書《推背圖》,是以靠扶乩混飯吃了。
這扶乩類似于今天的跳大神。金聖歎不到二十歲,就給他文化圈的人扶乩,一直搞到四十多歲,神漢當了大半生。據他的老鄉回憶,金聖歎的生意是相當火爆的。
09.金聖歎與王斫山交情不錯,王斫山也挺仗義。有一天,他交給金聖歎一筆巨款,對金聖歎說:“你用這些本錢賺取利息吧,日後本錢仍歸我,利息則歸你。”金聖歎口中答應,不過幾個月便将錢揮霍殆盡,還不忘揶揄王斫山:“錢放在你家,不過讓你有了守财奴的名聲,我已經幫你把它們都花掉了。”好脾氣、重友情的王斫山也隻能一笑置之。
10.金聖歎因哭廟案被收監,臨刑前他請獄卒帶信給家人。因為金聖歎是重犯,獄卒懷疑信裡有機密,就呈報給官員看了,結果發現上面寫着:“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吾無遺恨矣。”官員明白了他的意思,笑說:“金先生臨死還罵人,拿我當大兒子占便宜啊……”
11.金聖歎被綁縛刑場,兒子前來送别。金聖歎雖心中難過,但為了安撫兒子,他說道:“别哭了,咱來個對子玩玩!上聯是‘蓮子心中苦’。”
兒子跪在地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哪有心思對對聯。他稍思索說:“估計你也對不上,我替你對下聯,可對‘梨兒腹内酸’。”
上聯的“蓮”與“憐”諧音,下聯的“梨”與“離”諧音,堪稱絕對!
12.在刑場上,金聖歎不願看到同難者死亡的場面,央求行刑的劊子手:“我身上有兩張銀票,如果你肯先殺我,銀票就歸你。”劊子手相信了他的話,在行刑時第一個殺了他。
手起刀落,那頭顱滾出數丈,從耳内抛出兩個紙團,監斬官将紙團打開一看,一紙團上寫的是“好”字,另一紙團上寫的是“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