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第六屆立法會最後一次大會,通過了“告别議案”,主席梁君彥的“感言”是5年立法會經曆“驚濤駭浪”,疫情之下更是雪上加霜,不過,立法會“最後都能重新出發”。

這樣講,好像還有所安慰似的。然而,對一般市民和納稅人而言,看到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送出的報告,對數以百萬元計的公款再也不能從那幾個DQ議員身上追回來,心裡就是很不爽的,覺得立法會沒有盡到責任,該打闆子!報告顯示,這些議員的欠款幾成爛帳,顯示立法會追讨十分不力,有放過賴帳者之嫌。
這些款項分兩大筆,一是2016年因胡亂宣誓被取消議員資格的梁頌恒、遊蕙祯、梁國雄,其中對梁頌恒追款93萬元,因他被判定為破産人士,“走佬”美國,政府打算撇帳,據稱是因為“不值得耗費更多訟費對梁頌恒采取追讨行動”。遊蕙祯也欠款93萬元,經過“和解”,分期付款,年度内隻還了17.5萬元,截至今年3月31日,遊蕙祯連本帶息尚欠近103萬元。梁國雄欠款最多,高達223萬元,仍未償還,政府拿他“冇符”。
第二筆是反對派“四大金剛”楊嶽橋、郭榮铿、郭家麒及梁繼昌,因去年被取消議員資格,共欠政府已支付的酬金、醫療津貼、預付營運資金等472萬元,立法會跟他們“和解”,隻收48萬元了事,大慷納稅人之慨,大方得很呢。
與此相對照的是,立法會上年度财政見紅,錄得赤字近360萬元,主因是議員酬金、醫療津貼及任滿酬金方面的開支,由前一年度的約8,000多萬元增加至上年度的約1.2億元,立法會議員大幅度給自己加酬津和議員辦事處增加營運開支。
看到這樣的财務報告以及議員們多年來的惡劣表現,還時不時大吵大鬧給自己加人工,聲稱要“向司局長薪酬水準看齊”,誰能不火冒三丈!
本文原載于香港《東方日報》,原标題《龍吟虎嘯:立法會讓人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