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吃在福州#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一直都想去奇達村玩,去年夏天原本和閨蜜約好最後也擱淺了,今年再也不能錯過了,奇達村位于連江,這裡也是盛産海鮮的地方,福建的生蚝和紫菜很多一部分都來自這裡,當地人靠生蚝發家緻富,是以連江的海鮮是非常出名的,來這裡一定要吃。但是内行人更懂得,到連江吃飯,即便一整桌都是海鮮,但是這碗面你千萬記得要下手快,慢了都被“吃貨”搶光了。這就是連江非常出名的魚面。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這就是連江炒魚面。五六十年前,黃魚價廉又肉質白嫩,是以那時候連江做魚面都用黃魚。如今天然的黃魚已成為稀貨,是以現在的魚面就是用普通的魚肉替代做的,但是味道卻依然很鮮美。魚面薄如紙、半透明富韌性,同普通的面條一樣可煮可焖可炒。尤其是加上瘦肉絲、鱿魚絲、香菇絲、黃韭芽、青蔥段炒出的魚面,白如羊脂,配料色豔,爽滑可口,還帶魚鮮,确是一道美食,别處是吃不着的。連江魚面可是他們當地的海産六寶之一了。懂行的都知道,到連江不吃魚面那是白來了。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這道是白灼海蝦。吃海鮮能白灼的那麼食材一定都是鮮活的,是以原汁原味,鮮美中帶着甜味,這才是最好的口感。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海蛎豆腐湯,福建人很喜歡吃嫩豆腐,海蛎也是我們這裡的特産,而海蛎豆腐湯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屬于家常湯羹,做起來友善但是又營養又好喝,除了海蛎,搭配少許的白菜、青蒜和胡椒粉,冬天來一碗特别的暖胃。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福建傳統荔枝肉。八大菜系中閩菜占一席之位,而閩菜中的佛跳牆、一品鮮、糟螺片、醉排骨、荔枝肉等等都是聞名中外的,荔枝肉用荔枝肉油炸後,加上洋芋、甜酸汁而成的一道菜,老少都愛吃。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清蒸大鲳魚。鲳魚是屬于不能人工養殖的,遇見一定要試試,鮮美的味道,隻要清蒸就成,魚肉多幾乎沒有魚刺,吃起來口感鮮甜,估計也隻有在我們南方沿海一帶才有這樣的口福了,到海邊不吃海鮮是不是說不過去?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這道也是清蒸的,據說也是天然的,我看上去和鲳魚差不多,但是具體名稱忘記了,别看這個魚個頭不大,但是肉卻非常的嫩,感覺比大鲳魚更鮮美,大家一緻都認可的。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椒鹽龍頭魚。我們這裡也叫鼻涕魚,這種魚骨軟軟的可以吃下去,家常做法是和豆腐一起做湯羹,做椒鹽是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吃法,本地人都喜歡。将龍頭魚腌制裹粉,下油炸炸酥透,然後趁熱撒上椒鹽拌拌就可以,直接連魚肉魚骨一起吃下去,毫無壓力,隻有鮮美在舌尖。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這個是白灼小章魚,也就是八爪魚,到海邊吃海鮮,大家都會點上這一道,如果你去點菜池,可以看見八爪魚張牙舞爪的樣子,吸附在池壁邊。除了白灼,也可以和福建老酒一起炖,更補。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螃蟹湯。福建人吃海鮮就是這麼任性,直接将花蟹切大塊,加入少許 姜片一起煮開就可以,湯鮮美有營養,花蟹的肉比大閘蟹的更好吃,蛋白質也豐富,咬開都是滿滿的肉,是以在這麼多螃蟹種類中,我獨愛的也是花蟹。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吃飽喝足,離開連江時候,記得一定要買幾斤黃岐魚丸。

魚丸,用魚漿包裹豬肉餡,魚鮮肉香,是傳統福州家庭宴席必備的小吃之一。曾經的老一代連江人以舟楫為馬,海洋為田,他們最拿得出手的,當然是鮮貨。最高妙的食鮮之道,也定來自于逐鮮而居的當地人。制作黃岐魚丸當然要選用當天捕撈上來的新鮮鲨魚、鳗魚。如今的黃岐魚丸已經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美食,也是我們福建人的驕傲。

連江人以舟楫為馬,海洋為田,他們最拿得出手的,當然是鮮貨。最高妙的食鮮之道,也定來自于逐鮮而居的當地人。制作黃岐魚丸當然要選用當天捕撈上來的新鮮鲨魚、鳗魚。

到福建連江吃飯,整桌的海鮮,卻都搶着吃這碗面,網友:内行人

剛出鍋的魚丸爽口Q彈,當你咬下一口,腦海便浮起藍天大海、魚躍蟹爬的畫面,甯靜而曠達,仿佛連鼻子、耳朵都感覺到海洋的新鮮氣息。幸福,由味而來,由心而生。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這裡,我是舞之靈小食堂,美食領域原創作者,一直緻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家的味道。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另外,此圖文作品系舞之靈小食堂原創,嚴禁其他自媒體搬運及盜圖,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