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福州#
到福建连江吃饭,整桌的海鲜,却都抢着吃这碗面,网友:内行人
一直都想去奇达村玩,去年夏天原本和闺蜜约好最后也搁浅了,今年再也不能错过了,奇达村位于连江,这里也是盛产海鲜的地方,福建的生蚝和紫菜很多一部分都来自这里,当地人靠生蚝发家致富,所以连江的海鲜是非常出名的,来这里一定要吃。但是内行人更懂得,到连江吃饭,即便一整桌都是海鲜,但是这碗面你千万记得要下手快,慢了都被“吃货”抢光了。这就是连江非常出名的鱼面。

这就是连江炒鱼面。五六十年前,黄鱼价廉又肉质白嫩,所以那时候连江做鱼面都用黄鱼。如今天然的黄鱼已成为稀货,所以现在的鱼面就是用普通的鱼肉替代做的,但是味道却依然很鲜美。鱼面薄如纸、半透明富韧性,同普通的面条一样可煮可焖可炒。尤其是加上瘦肉丝、鱿鱼丝、香菇丝、黄韭芽、青葱段炒出的鱼面,白如羊脂,配料色艳,爽滑可口,还带鱼鲜,确是一道美食,别处是吃不着的。连江鱼面可是他们当地的海产六宝之一了。懂行的都知道,到连江不吃鱼面那是白来了。
这道是白灼海虾。吃海鲜能白灼的那么食材一定都是鲜活的,所以原汁原味,鲜美中带着甜味,这才是最好的口感。
海蛎豆腐汤,福建人很喜欢吃嫩豆腐,海蛎也是我们这里的特产,而海蛎豆腐汤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属于家常汤羹,做起来方便但是又营养又好喝,除了海蛎,搭配少许的白菜、青蒜和胡椒粉,冬天来一碗特别的暖胃。
福建传统荔枝肉。八大菜系中闽菜占一席之位,而闽菜中的佛跳墙、一品鲜、糟螺片、醉排骨、荔枝肉等等都是闻名中外的,荔枝肉用荔枝肉油炸后,加上土豆、甜酸汁而成的一道菜,老少都爱吃。
清蒸大鲳鱼。鲳鱼是属于不能人工养殖的,遇见一定要试试,鲜美的味道,只要清蒸就成,鱼肉多几乎没有鱼刺,吃起来口感鲜甜,估计也只有在我们南方沿海一带才有这样的口福了,到海边不吃海鲜是不是说不过去?
这道也是清蒸的,据说也是天然的,我看上去和鲳鱼差不多,但是具体名称忘记了,别看这个鱼个头不大,但是肉却非常的嫩,感觉比大鲳鱼更鲜美,大家一致都认可的。
椒盐龙头鱼。我们这里也叫鼻涕鱼,这种鱼骨软软的可以吃下去,家常做法是和豆腐一起做汤羹,做椒盐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吃法,本地人都喜欢。将龙头鱼腌制裹粉,下油炸炸酥透,然后趁热撒上椒盐拌拌就可以,直接连鱼肉鱼骨一起吃下去,毫无压力,只有鲜美在舌尖。
这个是白灼小章鱼,也就是八爪鱼,到海边吃海鲜,大家都会点上这一道,如果你去点菜池,可以看见八爪鱼张牙舞爪的样子,吸附在池壁边。除了白灼,也可以和福建老酒一起炖,更补。
螃蟹汤。福建人吃海鲜就是这么任性,直接将花蟹切大块,加入少许 姜片一起煮开就可以,汤鲜美有营养,花蟹的肉比大闸蟹的更好吃,蛋白质也丰富,咬开都是满满的肉,所以在这么多螃蟹种类中,我独爱的也是花蟹。
吃饱喝足,离开连江时候,记得一定要买几斤黄岐鱼丸。
鱼丸,用鱼浆包裹猪肉馅,鱼鲜肉香,是传统福州家庭宴席必备的小吃之一。曾经的老一代连江人以舟楫为马,海洋为田,他们最拿得出手的,当然是鲜货。最高妙的食鲜之道,也定来自于逐鲜而居的当地人。制作黄岐鱼丸当然要选用当天捕捞上来的新鲜鲨鱼、鳗鱼。如今的黄岐鱼丸已经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也是我们福建人的骄傲。
连江人以舟楫为马,海洋为田,他们最拿得出手的,当然是鲜货。最高妙的食鲜之道,也定来自于逐鲜而居的当地人。制作黄岐鱼丸当然要选用当天捕捞上来的新鲜鲨鱼、鳗鱼。
刚出锅的鱼丸爽口Q弹,当你咬下一口,脑海便浮起蓝天大海、鱼跃蟹爬的画面,宁静而旷达,仿佛连鼻子、耳朵都感觉到海洋的新鲜气息。幸福,由味而来,由心而生。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这里,我是舞之灵小食堂,美食领域原创作者,一直致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家的味道。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另外,此图文作品系舞之灵小食堂原创,严禁其他自媒体搬运及盗图,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