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十七地市老字号!記憶中的美食……山東十七地市老字号!記憶中的美食……

<h1>山東十七地市老字号!記憶中的美食……</h1>

山東影視制作中心

山東十七地市老字号!記憶中的美食……山東十七地市老字号!記憶中的美食……

老字号是指曆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産品、技藝或服務,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咱大山東也有許許多多的老字号,每個都承載着山東人美好的回憶。這些正宗山東老字号,你吃過幾樣?

青食鈣奶餅幹

說到青食鈣奶餅幹,山東的孩子一定都會覺得親切。包括許多三四十歲的人都還記得從記事起就開始吃,那時候一包餅幹才幾毛錢,用熱水稍稍浸一下然後再吃特别好吃,既不噎的慌同時還保留了原有的甜味和奶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要走後門、托關系才能買到鈣奶餅幹。有人統計過,至少四代孩子是伴着青食牌鈣奶餅幹長大的。

1961年國家暫時困難,全國處于“貧血”狀态,大人為了果腹“以瓜代菜”;但嬰幼兒營養欠缺,佝偻病、小兒貧血症患兒增多,根據嬰兒發育所需營養研究原料配方,“青食”牌鈣奶餅幹脫穎而出,成為新型兒童營養餅幹。

 聊城魏氏熏雞

魏氏熏雞自1810年魏永泰老先生創始,經魏兆松、魏世德、魏金龍、魏立亭至魏更慶,已代代相傳近二百年。魏氏熏雞選料輔良,制作精細。熏雞選取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再在腹内裝入丁香、八角等,放入木屑煙火上熏制而成。色澤黑亮,香氣撲鼻,柔嫩骨酥、 色鮮味美。

 臨沂六姐妹煎餅

六姐妹煎餅是蒙陰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聘請了當年在孟良崮戰役中,野店鎮煙莊村六位姐妹支前小組烙煎餅能手來做技術指導,是以而得名。六姐妹煎餅以它獨特的原料配方,特制工藝,先後經過各種粗細糧配比後浸泡,用石磨磨糊、攤制烙熟、成型整理,包裝而成。煎餅光滑均勻、口感勁道、糧香可口、品種豐富、色彩各異。系列産品有香米煎餅、闆栗煎餅、荞麥煎餅、柿子煎餅、荠菜煎餅等二十多個品種。

 濟南一大糕點

說到老濟南的糕點,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想到“一大”,作為一家曾經名噪一時的食物公司,一大的糕點曾讓無數泉城人趨之若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鼎盛至極,櫃台竟被擠破,桃酥掰開了賣。百年前,嘉興商人創立天南貨棧,老百姓把“天”誤讀成了“一大”。從1912年創立,一直到今天,一大沒有停止過一天營業,這樣的老字号在泉城恐怕沒有第二家了。

 萊蕪清真羊湯金家老店

萊蕪市清真羊湯館金家老店創始于清代末年即公元1876年,曆經四代傳承人,已有135年的曆史。金家老店羊湯制作工藝特色十分獨特,對羊肉的蒸煮程式十分科學,将涼放後的羊肉按照标準切塊,以客戶要求數量加入一定比例的老湯,再回鍋加熱,開鍋即可,倒入盆中,然後放入适量的蔥、姜、香菜等,由服務員将羊湯端到顧客桌上,香氣吸人,味美可口。

 淄博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因産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漢族美食之一。以傳統工藝精工制作而成,為純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其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瓜拉葉子燒餅”。周村燒餅制作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曆史。幾經工藝改造,如今已是馳名中外,家喻戶曉。

 東營半球面粉

山東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現擁有年加工小麥40萬噸、挂面1萬噸、面包糠1萬噸的生産能力,建有綠色優質小麥基地45萬畝。2011年4月份,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評為“全國小麥粉加工50強企業”,名列第8位。

煙台龍口粉絲

史料記載,龍口粉絲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最早産地是招遠,以後逐漸發展到龍口、蓬萊、萊州、栖霞、萊陽、海陽等地。龍口成為粉絲的集散地,因而得名龍口粉絲。因其原料好,氣候适宜,加工精細,因而産品品質優異,被稱為“粉絲之冠”。按照龍口粉絲的國家标準規定,隻有用綠豆或豌豆加工的粉絲,才能稱為“龍口粉絲”。

濰坊景芝三頁餅

300多年前,随着景芝酒業的興盛,景芝作為山東有名的商埠,店鋪林立,客商雲集,景芝三頁餅應運而生。景芝三頁餅,又稱景芝三蓋餅,因三頁如一,葉薄如紙,一抖三開而得名。正宗産地是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景芝三頁餅與景芝白酒齊名,尤以景芝紅旗三頁餅為佳。

 威海四海面醬

“四海面醬祖先傳,宮廷貢品一百年。精工陳釀堪一絕,疑是仙品降人寰。”四海面醬曾經長期占據着威海人的餐桌,也承載着一代代威海人的記憶。威海市的釀造業起源于民間家庭,四海豆面醬的生産曆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因威海依山傍海,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日照達2000多小時,自然環境非常适宜豆面醬的生産。經過制曲、成曲入密閉玻璃房發酵、倒醬、裝袋、包裝等工序,最後得到氨基酸含量高、味道鮮美、顔色紅褐鮮亮、醬香酯香味濃郁的四海豆面醬。

 泰安西禦道肉食廠

大清光緒年間,禦廚韓道武,泰安西禦道人士,因廚藝精湛,名聞京城, 尤其是他用十幾種名貴中藥精心炮制的老湯雞,健身養顔,味道鮮美,回味悠長,十裡飄香,時稱為京城名吃。當今韓家崗村韓玉正先生及其後裔祖輩得以真傳,其加工的禦道膳品 味 道鮮美,回味悠長,十裡飄香,既保持了祖傳風味又突出了地方特色,是西禦道之特産,被譽為“泰山名吃” 泰山西禦道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造秉承祖傳工藝的基礎上,加之現代加工工藝,制造出更加鮮美的各種美食,讓世人盡飽口福。

濟甯梁山拳鋪李家驢肉

拳鋪李家驢肉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年曆史。拳鋪李家驢肉創始人李複耀(1888-1978)先生,1911年于梁山縣拳鋪村李家家廟旁開了家驢肉鋪,起名“拳鋪李家驢肉鋪”,并用“拳鋪李家”作為字号,一直沿用至今。拳鋪李家驢肉色澤鮮亮,芳香四溢,肉滑而不膩,質實而不硬,熱食可切塊,冷食切薄片,透香無比,引人食欲

 濱州十裡香香油

任家十裡香始創于1900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1996年,新一代傳人任長博成立了十裡香芝麻制品有限公司,開瓶十裡香—魯譽香油,精選千年黃河灘塗特定區域種植的優質黑芝麻、稀有虎皮芝麻為原料,經篩選、清洗、浸泡、瀝幹、炒制、揚煙、磨制、出油、恒溫貯存、自然沉降、淨化等16道正宗傳統制作工序。做出來的香油純正濃香,人稱十裡香。

德州崔記扒雞

崔記扒雞,是德州市唯一的一家祖傳正宗的百年老字号,曆史悠久,家喻戶曉,對德州扒雞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擁有極高的聲譽,被稱為“扒雞世家”。上世紀初崔記扒雞第二代傳人崔進祿認真總結祖輩的經驗,改進配方,反複試制,探索扒雞制作新技術,系統和完善了工藝程式,新一代形色兼優、五香透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的五香脫骨扒雞脫穎而出。

日照浮來春酒

在許多山東人的記憶深處,都保留着這樣一條印象深刻的廣告——“老爺我今天剛上任,就遇到了好酒浮來春……”這條風靡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經典廣告語,也見證了一個白酒品牌曾經的巅峰。浮來春釀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27年,主導産品浮來春系列白酒,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玉米、糯米、大米等為主要原料,采用國内最先進的多糧型釀造工藝,具有窖香濃郁、醇和味正、綿甜爽淨、回味悠長等濃香型白酒典型特點。

 菏澤銀盛園餐飲

回顧銀盛園的發展曆程,從四平方米的小包子店到銀雲餐館,到銀盛園小吃城,再到現在的青年分店開業,已有近30年的創業征程。銀盛園以曆史悠久的中國飲食文化為基點,精心研制多種具有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價廉可口,面向大衆,面向工薪階層,又兼有高檔菜肴,誠心的服務,堅持高品質、高品位,衛生條件過關等,赢得了顧客的青睐。

 棗莊道北羊肉湯

棗莊“道北羊湯”經曆了二十年的創新發展,在方圓百裡因做工獨特、味道鮮美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九八年在國家商标總局注冊了“道北羊湯”商标,成為全國首家羊湯館注冊商标的企業。“道北羊湯”的飲食特點是:大衆食譜,低檔消費,價廉物美,尤其是道北羊湯的“二菜一湯”是地道地道的棗莊制造。“道北羊湯”的煮制方法、環節操作、配料與其它羊湯館不同,所煮出的湯味也不同,“道北羊湯”講究的是湯的純度和味道及營養,煮制出的湯不腥不膳,香味濃醇,一般選擇放養的小山羊來做湯,因其羊肉湯的有機食品特點突出為人們所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