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複卧南陽。——杜甫

從三國時期至今,但凡要表達一個人的無能,通常都會把他形容成‘扶不起的阿鬥’。阿鬥已經成了“窩囊”、“愚蠢”、“無能”的代名詞。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或許真實的答案與大家所想的有所出入。曾經,司馬昭多次起了殺劉禅的心思,甚至有一次都派人開始監督他了。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然而,結果卻是司馬昭不僅沒殺他,還徹底對劉禅放心了,原因僅僅是因為劉禅的所寫的3個字。那麼,這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劉禅又是憑借哪“三個字”擺脫一劫難的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h1>

話說,在劉備死後,他的兒子劉禅便繼位,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輔佐,卻也無法振興蜀國。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禅便失去了一大助力,又平平淡淡生存了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裡,雖然蜀漢沒有了“出祁山,興複漢室”的決心,但蜀漢境内的百姓卻迎來了久違的安穩生活,劉禅這麼做也算是與民休息吧!

可是的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蜀國僅僅隻有四川一處,而曹魏卻占據着北方的大片土地,綜合國力相較之下要遠遠落後。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果不其然,多年之後,蜀漢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再難有寸步的發展,而曹魏則是蒸蒸日上。當兩國的發展相差巨大時,曹魏便向蜀漢發動了進攻,而且攻守之勢異也。

鄧艾是魏國的大将,與姜維多次交手也不相上下。他趁着姜維不注意,一方面派遣大軍糾纏住姜維,另一方面又從陰平一帶偷渡,經過綿竹直逼成都城下。

外無大軍救援,内又有門閥世家唱衰,無奈之下劉禅隻能選擇投降,存在幾十年的蜀漢基業徹底消亡,而劉禅也被迫送到了洛陽。

在這裡,劉禅雖然依舊享受着榮華富貴,還被封為了“安樂公”,但司馬昭對他的防備一直沒有減弱,并且進行了多次的試探,樂不思蜀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産生的。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劉禅的樂不思蜀</h1>

話說,劉禅在洛陽城内生活時,司馬昭不僅賜給他住宅,還撥給生活費用,讓他好好地養着。有時候,司馬昭舉行宴會,也會讓劉禅一起參加。

一次,司馬昭再度設宴,劉禅也是受邀嘉賓之一。在宴會上,氣氛到了一定程度後,司馬昭問劉禅:“頗思蜀否?”禅曰:“此間樂,不思蜀。”

對于此事,劉禅早就有了對策。原來,在此之前就有大臣對他說,如果司馬昭問你想回蜀國了嗎?你就回答不想,這樣才能保住小命。

是以,便有了上面的一番對話。隻是,對于劉禅私底下的一些小動作,司馬昭早就打聽清楚了。于是,他又接着問:“是你手下的人讓你這麼說的嗎?”劉禅很吃驚地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聽到這樣一番話後,司馬昭哈哈大笑,他覺得劉禅非常的愚笨,便沒有下殺心。如此,劉禅才算是擺脫了被殺的危機,拯救了自己的小命。

當然,司馬昭對劉禅的考驗并不是隻有這一次,畢竟他也曾是一國皇帝,誰知道他是真的傻,還是裝傻呢?

另外,為了避免養虎為患,司馬昭便下令将劉禅,以及與劉禅有關的眷屬、舊臣、下屬等羁押到了一個小山窩裡了,讓他們了此殘生。

縱然是這樣,司馬昭對劉禅還是不放心,并安排了一行人駐紮到那個山窩裡,時刻監督劉禅的情況。當時,劉禅将那裡當做自己的家一樣經營,還獲得了當地人的好評。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更甚至,老百姓還将那裡更名為“蜀村”,就是為了來表達對劉禅的尊敬。聽到這個消息後,司馬昭大驚,因為劉禅太得民心,對他的政權會産生威脅,此時他再度動了殺心。

于是,司馬昭又加派了人手,監督劉禅的一舉一動,若有什麼突發事件,可以直接殺了劉禅,先斬後奏。然而,或許是聽到了什麼風聲,劉禅在不久後便制作了一個牌匾挂在了自己的門上。

看到這樣的情況後,司馬昭的手下立刻向他禀報了此事,聽到這件事後,司馬昭仔細想了一會,随即哈哈大笑,并召回了監視人員,徹底打消了對劉禅的殺心。

對于這件事情,在場的很大位大臣非常不解,于是就問司馬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司馬昭整理一下語言,便将心中的了解說了出來。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原來,劉禅門口所挂的牌匾上寫着3個字——中山寨,從字面意思上看不出什麼道理,但若是倒過來讀就會發現其中的深意。

其一、“中山寨”這三個字至少表達了三重意思:第一、中山寨說明劉禅不想在做什麼君主,就隻想在這個小寨子安度餘年。

其二、中山寨如果反過來讀,諧音便是“在山中”或者“宅山中”的意思,同樣也是在表達不想光複大業,隻想過着歸隐安穩的生活。

聽到司馬昭這樣一番回答之後,大臣們也是恍然大悟,此後他們對劉禅也沒有了那麼多的忌憚之心,劉禅也是以獲得了善終,人生可謂是圓滿結局。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或許劉禅并不傻</h1>

正是“中山寨”所包含的這2重含義,讓司馬昭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後,才對劉禅終于算是“放心”了下來而不殺,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算是劉禅以退為進、大智若愚的表現。

後世常有人說劉禅這是無能、不作為,但又有不少人說劉禅是在裝傻,或許後者才是他的真實面目吧,因為隻有裝瘋賣傻才能保住性命。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曾這麼評價過劉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足見劉禅的智商、情商都沒有什麼問題。

劉備稱帝後,劉禅為皇太子,為了讓讓劉禅多長見識,他讓諸葛亮、伊籍二人教育劉禅,名師雖然不會出高徒,但最起碼不會出傻子。另外,《寰宇記》有記載:

“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裡,劉主禅學射于此。”從這一史料的記載來看,劉禅怎麼看都算得上是文武雙全了,如何會是一個傻子呢?

劉禅投降後寫了3字,司馬昭放棄殺他,群臣不明,司馬昭:倒着讀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劉禅的樂不思蜀或許劉禅并不傻

隻是,他所存在的競争環境太過激烈,而對手又太過強大,他也無法改變大勢,隻能随波追流,再沒翻起什麼大浪來。

至于很多人為何會認為劉禅是“扶不起的阿鬥”,大機率是因為諸葛亮的光環太過耀眼,是以才将劉禅襯托得一無是處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