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何孫權不讨喜?孫權并非一無是處

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何孫權不讨喜?孫權并非一無是處

曹操看人很準,孫仲謀孝順老人,适合當兒子,這話一點兒沒錯。

身為兄弟,哥哥死後留下一片大好基業,他自己當了皇帝不僅打壓哥哥的兒子,還隻給哥哥封了個長沙桓王。桓雖然是美谥,但是漢朝敗家子漢桓帝剛死沒多久,你給哥哥弄個桓王是什麼意思?

身為叔叔,孫策長子叫孫紹,你給孫策封長沙王,那按照慣例,他兒子是不是應該襲爵,繼任長沙王?你倒好,給人封了個上虞侯。上虞侯是個什麼級别的爵位呢?就是一個縣侯。人家孫策給你江東六郡,你就給人兒子留一個縣?

身為哥哥,你為了政治聯姻把自己剛成年的妹妹強行嫁給年近五十的劉備,你妹妹心裡能好受?那個女孩子願意晚上跟一個五十歲的老頭睡覺?

身為父親,晚年居然因為自己的疑心病廢孫和,殺孫霸,虎毒不食子,你還是個人?

身為人主,周瑜為你孫家嘔心瀝血英年早逝,是誰挺你跟曹操怼杠的?是誰幫你打赢赤壁之戰讓你避免成為第二個劉琮的?是周瑜吧?人家為你打江山,你當皇帝居然都不追封他一個侯爵?

張昭雖然在赤壁之戰的時候留下了小污點,但是當你說要戰的時候人家一把年紀還幫你管好後勤,把江東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前線,人家幹的是諸葛亮和蕭何才能幹成的事,這麼大的戰争,後勤要是跟不上,周瑜在前線也隻能完犢子。無論是赤壁前還是赤壁之後人家一直都是為你盡心盡力,隻不過關鍵時刻覺悟低了一次,而你孫十萬呢?沒事就拿赤壁之戰前他主降的事挖苦他,哪裡還記得你哥臨終前那句“内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周瑜被你累死了,張昭被你氣死了。就當他們是你哥的人你看不慣吧,那陸遜總是你的人了吧?人家夷陵之戰打崩蜀漢,後來你當了皇帝就把人活活氣死了,你是真的渣。

身為盟友,劉備漢中好不容易打赢曹操,拿了人家一個漢中郡,關羽也隻是水淹七軍,連樊城都沒打下來,滅曹之路八字還沒一撇,你這個時候自己打不過曹操,居然打起了盟友的主意。你為了小半個荊州不惜放棄孫劉聯盟,幫助曹魏一家獨大。你偷襲荊州要是能幫你争得天下也就算了,但你自此之後地盤始終維持在江東、荊州:交州這三個地方,其中交州破得跟原始社會似的,全是山越。

你想拿這點資本跟曹魏争天下,結果是60年後吳國滅亡,孫子被封為帶有侮辱性的爵位“歸命侯”,亡國第二年就死了,待遇遠不如劉禅。如果當初不偷襲荊州,如果關羽赢了,你就北上偷曹操老家,如果關羽輸了,劉備就更加有求于你這個盟友了,如果兩敗俱傷,你也總能獲利吧?最終滅亡你的不是劉備,而是繼承了曹魏衣缽的晉朝。我知道你會怎麼想的,你想占據長江割據南方,但是曹魏占了最富庶的北方10州,隻要皇帝腦子沒坑,光是耗國力就能把你耗死,你多拿小半個荊州除了消耗了了原本就處于絕對劣勢的孫劉聯盟的實力以外還能有什麼?

身為主帥,孫十萬的大名早就遺臭萬年。

孫仲謀率十萬大軍進犯廣陵,廣陵隻有約萬計人馬。太守陳登陳元龍頗有謀略,先示弱以敵再率兵突襲,大敗孫權;後又以舉火疑兵之計,再度大敗孫權大軍,斬敵萬計。請注意,陳登這貨還是個文官。因為,陳登被稱為陳萬計......

孫仲謀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合肥隸屬于揚州治下,此時揚州刺史劉馥劉元穎已經病故,并且曹操剛遭遇赤壁之敗,一時間抽不出援軍接應合肥,隻有派汝南張喜的三千人前往。劉馥在任的時候,治理地方非常用心,深得百姓愛戴。孫權來攻,城内軍民念着劉馥的好處,齊心守禦,劉馥生前主持修葺的城防設施和儲備的戰略物資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孫權無法攻下城池。同時,别駕蔣濟蔣子通寫了一封詐書給揚州城内,稱汝南張喜的數萬援軍已經抵達,需派人迎接,并作好内外夾擊的準備。故意讓吳軍把信繳獲,孫權信以為真,放了一把火作為掩護就撤退了。是以,劉馥被稱為劉亡靈,蔣濟被稱為蔣一封......

孫仲謀又一次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守将張遼張文遠以八百精兵大破之,威震逍遙津,殺得“聞張遼之名,小兒不敢夜啼”。是以張遼被稱為張八百......

孫仲謀再次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此時合肥的守備滿寵滿伯甯率領數十名勇士,趁夜摸上去一把火燒了吳軍大營,孫權焦頭爛額,幹脆就撤退了。是以滿寵被稱為滿數十.....

孫仲謀率十萬大軍于巢湖迎戰進攻的魏軍,聽說魏将臧霸臧宣高率領援軍來了,于是趕緊撤退,臧霸乘勢追擊,大獲全勝。是以臧霸被稱為臧傳說......

孫仲謀再次率十萬大軍進犯魏國,這次學乖了不去打合肥了,選擇了荊州重鎮江夏郡作為目标。江夏太守文聘文仲業得知孫權大軍來攻,倉促間不便迎戰,索性指令城中軍民不得露頭,大開城門,自己在太守府中呼呼大睡。孫權見狀,對部下說:文聘這貨不是等閑之輩,曹操曹丕到現在曹叡都十分看重他,現在故意做出這個樣子,肯定有大大的陰謀。然後就撤軍了。這也是曆史上空城計的出處。是以文聘被稱為文睡覺......

除此之外還有公孫淵,孫權派兩千人押送禮品賞賜給他,讓他從遼東起兵共伐曹魏,結果公孫淵這貨毫不客氣的連兩千人一起給收編了......

為弟不恭、為兄不慈、為君不仁、為父不嚴、為友不義。

綜上,一個無論做弟弟做哥哥做父親做叔叔做人主做盟友做主帥都不行的人,憑什麼要人喜歡?難道就因為他長得像費翔?所謂的吳國大帝,無非就是靠着長江天險偏安一隅的僞皇帝罷了。曹魏繼承皇位是因為漢獻帝禅讓,還有傳國玉玺,從程式上沒錯。蜀漢繼承皇位是因為人家是皇室本來就有法律規定的繼承權,也沒錯。你孫權憑什麼當皇帝?人家袁術當皇帝的時候好歹還有傳國玉玺,你自己刻個印說自己是皇帝和土匪的做法有什麼兩樣?你那國家隻能叫“僞吳國”。你的身份說好聽點叫“皇帝”,說難聽點隻能叫“江東最高上司人”。

前期的孫權,靠着周瑜的扶持,父兄的遺風,自己的年少氣盛,還頗有點雄主的氣質。

而取荊州後的孫權,就是一個内厲外荏的守财奴,除混亂的二宮之争外,吳國重臣張昭和陸遜,天天受他的窩囊氣,最後憂憤而死。

荊州更疊後,關羽歸神,劉備托孤,曹操病死,孫權也沒了心勁。

那個時代的英雄氣,落幕了。

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何孫權不讨喜?孫權并非一無是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孫權并非一無是處</h1>

評價在曹劉之上是不可能的

曹操劉備孫策這等史詩級人物對比孫權,自然是感覺這厮不行,一個是鞭撻宇宙的魏武 一個是高祖遺風折而不撓的昭烈,講道理這倆是可以放進中國曆史裡的百大人物,讓孫權去比實在是為難他了。

曹劉兩人内心橫向對比的人物是孫堅,他們仨才是一代人,

看到故人有這樣的兒子,甚至能和自己打對台戲,兩人心裡不知道有多羨慕嫉妒恨。

看看曹操劉備在孫權這個年紀的時候在幹嘛?孫策死時,孫權虛歲19。

孫策死後,江東是個什麼情況呢?孫權他不姓劉,他不是皇帝,他家不過是在他哥從袁術那借了幾千兵前兩年剛剛打下了江東,殺了很多本地人,所有的世家大族、豪族武裝、各地大員早就等着你孫家玩完,瓜分你們家的事業。孫策是被暗殺的,老孫家早就壓不住底下的暗流湧動了。

而孫權這個19歲乳臭未幹的小屁孩剛剛接過名義上的共主之位,廬陵太守孫輔直接通敵曹操,從兄孫暠在會稽奪權,廬江太守李術扛起反孫家的大旗,反叛。孫權剛一繼位,江東5個郡,就已經有3個郡脫離了孫權的統治了。而當時孫權的内部又是一個什麼環境呢?當時的軍政大佬們沒人把孫權放在眼裡,朝廷裡以張昭為首的文臣早就奪了孫權的實質權力了,而當地的世家豪族都是私兵,孫權根本調不動,這些人不來打孫權就不錯了,當地的豪族武裝驕橫到孫權的指令根本不聽。

當時孫權處境之艱難,局勢之險惡,常人是無法體會的。而孫權硬生生的守住了孫家的事業,重新奪回了全部的江東,并且在赤壁之戰前,通過扶持各類新勢力和各種政治鬥争,重新奪回了文武兩方面的權力,既壓制了文臣,又控制了豪族武裝,并且重新擴大了整個江東的地盤,還拿下了山越等少數民族,實作了對整個江南的大開發,從孫權開始,中國的江南地區的重要性開始确立,也為後來的西晉南逃到東晉提供了環境。

父兄創業以贻子弟固難,子弟能承父兄之業尤難。

曹操劉備孫堅——曹昂劉封孫策——曹丕劉禅孫權

這才是橫向對比。

生子當如孫仲謀,為何孫權不讨喜?孫權并非一無是處

辛棄疾寫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的時候。

姜維大喊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時候。

許允向曹芳谏言的時候。

心裡肯定都在想,特麼的,要是自家老大有當年十八歲孫權的三分英雄氣,我就能反殺了。

跳出同時代,孫權就可以化身吳大帝随便戲耍小肚雞腸好大喜功又是個短命鬼的曹丕,更别提劉禅這種下限安樂公。曹操要真有孫權這個級别的兒子,那曹子桓隻能安心去當他的文青怨婦詩人了,司馬懿的烏龜神功也沒了用武之處,鼈死諸葛丞相之後大魏一統的幾乎是必然的。

還是那句話,看跟誰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