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則天和二張
武則天最著名的男寵還是張昌宗兄弟倆。
697年,經過太平公主推薦,方二十出頭,美貌年輕的張昌宗入了宮。
張昌宗和薛懷義不同,出身高貴,他的爺爺張行成是唐高宗李治時期的宰相,是以他通曉韻律,文采斐然。
進宮沒多久,張昌宗就得到了武則天的寵幸。
張昌宗又向武則天推薦了哥哥張易之,武則天立即召見,也喜歡上了。
《舊唐書》載張易之“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詞”。
張昌宗和張易之的長相很相似,而容貌比哥哥更美。
兄弟二人又特别會倒騰,修飾打扮,衣着華麗,極力整治得逗人憐愛。
真是一對玉人,又極會說話,整個把武則天給迷住了。
這時候,張氏哥倆不過20出頭,而武則天已經74歲了。
這畫面,有點不敢想。
二張
召見張昌宗當天,武則天就任命他為雲麾将軍,行使左千牛中郎将職務。沒幾天,又把張昌宗提升為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後來又提升為正三品的右散騎常侍。
張易之來了,立即封為從四品的司衛少卿,賜給住宅一處,絹帛五百段,大量的男仆女婢、駱駝、牛馬供他使用。
這哥倆升官比坐火箭都要快。
就這樣,張家兄弟進宮任職不到半月,權勢就震驚了天下。
以武則天侄兒武三思為首的武家各兄弟搶着上門,讨好巴結,親自替他牽馬遞鞭,稱張易之為"五郎",張昌宗為"六郎"。
武則天每當宴飲聚會,那麼張易之、張昌宗和武家兄弟就一同侍候。
武則天很羨慕傳說中的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王子喬,傳說這位王子喬擅長吹笙,後來成仙了,乘着白鶴。
武則天侄子武三思是個超級馬屁精,就對姑媽說:“六郎太美了,已非凡世所能有,他一定是王子喬轉世。"
武則天聽了侄兒的話很開心,就讓張昌宗穿上羽衣、吹着洞箫、乘上假鶴,在庭院來回飛翔,好像是仙人騎鶴升天的樣子。
這邊在飛,那邊的侍從文人則以此為題,搶着吟詩贊美。
為了讓張氏兄弟有在内殿和後宮厮混的名分,武則天便诏令張昌宗就在宮中撰寫文章,帶着李峤、張說、宋之問、富家谟、徐彥伯等二十六人撰述《三教珠英》。
不久武則天又任命張昌宗為司仆卿、張易之為麟台監,權勢更加顯赫。
王子喬
武則天三兒子皇太子李顯、四兒子相王李旦請求封張昌宗為王。
武則天不同意,改任他為春官侍郎,封他為邺國公,張易之為恒國公。
為什麼武家兄弟和李家兄弟争相拍張家兩兄弟的馬屁?
因為他們都希望張家兄弟能為自己吹吹枕邊風,李顯李旦希望老媽把皇位傳給兒子,保住李氏江山,武三思等人則希望姑媽把皇位傳給武家。
在和武則天相處的八年時間裡,張易之和張昌宗深得武則天的恩寵,專權亂政 ,朝廷百官無不懼之。
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女兒李仙蕙和女婿武延基私下悄悄議論張易之兄弟,二張知道後将此事告訴武則天,武則天聽後雷霆震怒,下令處死了這三人。
為了張家兄弟,不惜殺死自己的親孫子、孫女、侄孫三人,武則天真是沒了人性。
可惜好景不長,神龍元年(705),82歲的武則天病重,大臣崔玄、張柬之等發動政變,率羽林兵迎則天三子李顯(唐中宗)複位,把病榻上的武則天請下了皇帝寶座。
政變中,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倆被誅殺,屍體在天津橋南被公開枭首。
今日仍存張昌宗詩歌數首,可見他的才華,其中以《遊石淙山》最為出色:“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缃绮弄春風。”
而張易之的詩句倒也頗具意境:“千丈松蘿交翠幕,一丘山水當鳴琴。”“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神龍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