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作者:鄧海春

所謂"萬裡江山萬裡塵,一朝天子一朝臣。"目前一任皇帝退位或駕崩後,朝堂上的大臣們便面臨着兩個不得不進行的選擇:是選擇向新上位的皇帝展現自己的忠誠:還是堅守自己對前一任皇帝的感情。對于朝堂上這些早已混成人精的大臣來說,這個選擇其實并不難,大多數的大臣都明白,前一任皇帝不論怎樣已經是過去式了,說話算數的是現在在位的皇帝,要追求更好的政治前途,自然要選擇向當權者表現自己的忠誠。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不過,曆史上也總會有一些與衆不同的大臣,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割舍下對前任皇帝的支援,進而不願向大多數的朝堂之臣一樣,立馬向新任的皇帝表忠心。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位曆史人物就是這樣的一位大臣,當武則天被大臣逼迫退位之後,朝堂上絕大多數的大臣都歡喜不已,而隻有他卻為此痛哭,他就是唐朝的名臣姚崇。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姚崇的才能能得到發掘,應該說武則天确實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當初,武則天看姚崇處理契丹叛亂時極其繁雜的事務,居然能夠做到井井有條,便對姚崇十分欣賞,升了姚崇的官,讓他當了夏官侍郎(兵部侍郎)。僅僅兩年後,姚崇就被升為同鳳閣鸾台平章事(即同平章事),成為了貨真價實的宰相。雖然後來又改為任鳳閣侍郎(中書侍郎)兼相王府長史,但應該說武則天對姚崇的栽培之意是表現的非常明顯的了。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在武則天在位時期,武則天對姚崇可謂恩寵有加。在武則天在位時期,姚崇曆任同平章事、禮部尚書、中書侍郎、兵部侍郎等職位,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最高層的決策圈,可見武則天對姚崇的看重。雖然在武則天晚年時,姚崇因為得罪了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而被貶職,但武則天還是任用了他推薦的刑部侍郎張柬之為宰相。

之後,在神龍元年(705),姚崇推薦的張柬之聯合了朝廷衆臣,發動了神龍政變,唐中宗李顯被擁立為皇帝,複辟了唐朝。姚崇此時也正在首都,他也卷入了這場政變當中。政變成功後,姚崇雖然是政變得利的一方,但卻痛哭流涕。張柬之為此責備姚崇,說他不應該在這樣的日子哭泣,會給他招來禍患。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全4冊 ¥138 購買

姚崇卻說,自己長期侍奉則天皇帝,一時難以接受則天皇帝退位的結果,是以感到悲痛。還說自己參與讨伐奸臣的行列是盡一個臣子應有的本分,而為舊主而哭,則是作為一個臣子的節操,即使獲罪,也不會後悔。姚崇這種不合群的行為終究是沒有得到唐中宗的認可,不久姚崇就又被調任出了京城去各個地方擔任刺史,在中宗一朝,姚崇基本都輾轉于各個地方,未曾回到過京城,基本上算是被一直排除在權力中心以外。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不過,由于唐中宗本人沒有過人的才幹,是以導緻被韋後篡奪了權力,甚至讓韋後滋生了試圖效仿武則天登基為帝的想法,最後竟然被韋後活活毒死。這之後相王的兒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了兵變,将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扶上了皇位。而我們知道,相王李旦是姚崇的老相識了,姚崇在京城為官之時,曾經長期擔任相王李旦的屬官,這樣一來,姚崇便得以傳回京城,被李旦授予了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務,正式回歸了最高決策層,不久又升任中書令,再次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姚崇回歸朝堂後,與唐朝另一位名臣宋璟通力合作,兩人一同對朝政進行了改革,為了革除中宗時期造成弊政,兩人大膽任用才德兼備的大臣,獎賞和懲罰都有明确的标準。這樣一來,朝堂風氣得到非常顯著的改善。但由于李旦繼位後,太平公主一直專權,導緻太平公主和作為太子的李隆基之間的沖突越發尖銳。姚崇和宋璟試圖解決這種困局,便想讓李旦将太平公主的主要支援者們,也就是皇室的諸王的兵權給收回,結果惹怒了太平公主。姚崇又一次被外放到地方為官。

但這一次姚崇并沒有在地方呆很久,因為不久之後李旦看太子和太平公主之間的沖突無法調和,便索性禅位給了李隆基。李隆基繼位後,立馬發動了先天政變,太平公主和她的黨羽都被誅殺,李隆基奪回了大權。此事過後李隆基很快便召見了姚崇,兩人相談甚歡,以至于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天就任命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梁國公,不久之後又回到了中書令的位置。

大唐名相姚崇:武則天被迫退位後,衆臣歡慶唯有他痛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