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晝夜雙線并行,現代昆劇《瞿秋白》上演

作者:資訊新報
晝夜雙線并行,現代昆劇《瞿秋白》上演

10月30号晚上,昆劇《瞿秋白》在江蘇大劇院正式演出,這是省昆劇院創排的第三部昆曲現代戲作品,通過昆曲細膩的聲腔、流動的舞台排程,建構了一個義無反顧的無産階級革命者形象。

晝夜雙線并行,現代昆劇《瞿秋白》上演

1935年二月,瞿秋白被捕,囚于長汀……原創現代昆劇《瞿秋白》的故事從這裡開始,由《溯源》《秉志》《镌心》《取義》四折組成,每一折又分為晝夜兩部分,晝對應了瞿秋白走向死亡的人生曆程,夜是對他内心的探究。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院長羅周介紹,為呈現好瞿秋白,選擇了最能打動讀者的情感點,“瞿秋白全劇裡頭幾乎所有的細節都是真實的,在具體的文詞寫作上,既要能和瞿秋白的人物和他所處的時代的語言氣質相吻合,又要始終保有昆曲的優美。最後感覺是一個皎潔如雪的心靈,照亮了整個舞台,也照亮了我們所有閱聽人。”

晝夜雙線并行,現代昆劇《瞿秋白》上演

慷慨高歌《國際歌》、八角亭前從容留影、談笑自若……晝的部分,瞿秋白高尚純淨的人格在舞台上光芒閃耀,瞿秋白的扮演者、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施夏明說,為了把握好人物,展現出一個在生命最後時刻依舊通達從容的無産階級革命者形象,他們學習了大量史料文獻,“在他的身上有書生氣,但同時他又是堅定地信仰着共産主義事業,也甘願為此而抛棄他生命當中最不舍的部分。我們也想僅以此劇把秋白先生對于共産主義事業的信仰傳達于世。”

晝夜雙線并行,現代昆劇《瞿秋白》上演

“夜”的部分以似真似幻的方式寫了瞿秋白與母親、摯友、夫妻的三次訣别,親情、友情、愛情集中在瞿秋白身上,讓人感覺到他堅守的革命信仰,浸潤在這所有的情感中。瞿秋白夫妻楊之華的扮演者單雯說:“最後楊之華說了一句話,就算是死在一起,也是幸福的,從這句話能看出他們倆堅韌不拔的精神。”

昆曲走入現代生活,表達戲曲現代性的追索,這樣的嘗試,《瞿秋白》已是第三次,前兩年的《當年梅郎》《眷江城》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受到觀衆認可。不過對于紅色題材的創作,依舊難度不小。施夏明說:“借鑒一點話劇式的表演方式,但是同時又要保證它的本核是昆曲,守正創新的基礎上,我們在探索,在舞台上實踐着。”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顧倩穎 編輯/國正)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