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6月份的福建長汀已經非常炎熱,這一年是1935年,瞿秋白用力擡起手上沉重的刑具,他努力保持着微笑,他決定要以自己的生命和敵人鬥争到底,他看着眼前對他施以暴行的劊子手們,這群人中就有他曾經在黃埔教過的學生宋希濂。

瞿秋白的笑容裡充滿着對反動派敵人的輕視,宋希濂表情則顯得很糾結,他慢慢俯下身說道:“老師!我一向很尊敬你!如果你能招供,我立刻就放了你!”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瞿秋白先生的照片

瞿秋白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污,他笑着搖搖頭說道:“我很愛惜自己的名譽,比鳥兒愛惜自己的翅膀更厲害,你既然是我的學生,你應該了解我!怎麼樣?酷刑用過了,現在來軟的了嗎?”

此時一名國民黨特務大聲說道:“宋師長!不用跟他廢話,讓我繼續對他用刑吧!”

宋希濂臉色一沉,猛地給了這名特務一個大嘴巴,這名特務吓得立刻不敢說話,宋希濂大聲說道:“你知道眼前的這位先生是誰嗎?他就是曾經黃埔軍校的教官瞿秋白,是我的老師,也是胡宗南、黃維他們的老師!你們竟然敢對他用刑!你們可以直接殺了他,但是不可以羞辱他!”

瞿秋白笑着說道:“難為你宋希濂還記得我是你的老師!其實你也不用提起,從你跟随蔣介石開始,我就已經沒有你這個學生了!”

宋希濂并沒有在意瞿秋白的話,他說道:“老師!我今天來是為你送行的,上峰已經下令,要槍決你!你最後還有什麼心願嗎?”

瞿秋白笑容不減,他伸手指了指監獄裡的包袱說道:“這個包袱裡有我的妻子為我做的新衣服,這件衣服是她一針一線親手做出來的,我想穿上這件衣服赴死,我怕她下輩子找不到我!”

瞿秋白的話讓宋希濂有些動容,随後瞿秋白換上了妻子為他做的新衣服,在幾名劊子手的跟随下坦然向刑場走去。

宋希濂一路上閉口不言,學生要親手殺害自己曾經的老師,真的是聳人聽聞,大逆不道!時任國民黨第36師師長的宋希濂剛剛接到蔣介石的電報,蔣介石的指令是立刻處決瞿秋白。

一年前瞿秋白身體不好,回到上海養病,之後又輾轉回到瑞金,此時毛主席等中央上司做出了長征的決定,瞿秋白本意是跟随大部隊參加長征,但是由于他的肺結核病剛剛好轉,毛主席建議他暫時留下養傷,等病情好轉以後再與大家彙合。

瞿秋白不久後前往香港,等到他途經福建長汀縣時,因為叛徒的出賣,被反動派敵人抓捕。而前來負責審訊他的人正是宋希濂。

在前往刑場的路上,瞿秋白路過了中山公園,宋希濂在此處準備了行刑前的酒菜,瞿秋白坦然坐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一天的天氣很好,晴空萬裡,瞿秋白看着樹上的鳥兒叽叽喳喳地叫着,他對宋希濂說道:“你看今天的鳥叫得多麼歡樂,連鳥兒都喜歡自由,何況是人呢?但是在大義和生命面前,我依舊選擇大義,你的酒菜我享用了,上路吧!”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生與死的距離究竟有多遠?也許隻在一念之間,如果是你面臨和瞿秋白一樣的選擇,你是願意苟且而活,還是願意為自己的信仰而死呢?瞿秋白選擇了為自己的信仰而犧牲,這是無比悲壯的事情。

有些人活着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依舊活着,瞿秋白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

吃完酒菜後,瞿秋白繼續面帶微笑前行,他的笑容直擊反動派敵人的内心,就像一把利劍穿透了黎明前的黑暗。

長汀縣西門外面的羅漢嶺是一處絕地,這裡寸土不生,是一處懸崖峭壁,宋希濂選擇在此地殺害瞿秋白。

瞿秋白不怕死,但是他此時心裡有遺憾,他沒能再見見自己溫柔的妻子楊之華,瞿秋白摸摸身上妻子剛做的新衣服,他輕輕地對自己說道:“之華!今日一别便是永遠!希望你不要太過傷悲,我已經穿上你做的新衣,下輩子你記得找到我!”

鐵漢柔情令人動容!抵達羅漢嶺以後,瞿秋白盤着雙腿席地而坐,他不願意背過身去,他要直面死亡,真正的勇士從來都是不怕死亡的,瞿秋白就是這樣的人!

宋希濂上前問道:“老師!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學生可以代為轉達。”

瞿秋白笑着搖搖頭說道:“此地甚好,是赴死的好地方,你開槍吧!”

多麼動人的豪言壯語,“此地甚好,是赴死的好地方!”這句話讓人動容,也名垂千古!

宋希濂對着瞿秋白深深鞠躬,随後反而是宋希濂轉過身去,他用手一揮,幾名劊子手開槍了,子彈穿過瞿秋白的胸膛,始終不變的是他臉上一直有的笑容,鮮血染紅了瞿秋白的衣服,也染紅了羅漢嶺的地,更染紅了革命的道路。

這一年瞿秋白年僅36歲,這一年他的妻子楊之華才34歲,女兒瞿獨伊才14歲!

不久後反動派敵人公布了瞿秋白被殺害的消息,楊之華此時身在上海從事革命工作,當瞿秋白犧牲的消息傳來以後,楊之華悲痛欲絕,幾次哭得暈了過去,14歲的瞿獨伊也傷心到了極點。

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愛情故事曾經被拍成電影《秋之白華》,我有幸看過全劇,當時就被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感動到流淚。

瞿秋白浪漫且富有深愛,楊之華則知性、溫柔,兩人的相遇本就是天作之合,如果這世界上有一種愛情可以被稱之為恰到好處,那一定是瞿秋白和楊之華之間的愛情。

他們相知相愛,在革命道路上結伴而行,瞿秋白曾動情地對楊志華說道:“你是我今生最佳的靈魂伴侶!”

楊之華也溫柔一笑,他看着瞿秋白說道:“靈魂存不存在誰也不知道!但是從你嘴裡說出來的一切我都深信不疑,因為你是我的摯愛!”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瞿秋白和妻子楊之華的合照

多麼動人的情話,可惜1935年以後楊之華再也聽不到瞿秋白說的那些動人的話語了,這是楊之華最痛苦的事情。

瞿秋白被捕的時候,魯迅先生是極為悲痛的,魯迅将瞿秋白當做最好的朋友,最貼心的知己,一生傲骨的魯迅罵過郭沫若,罵過林語堂,和冰心吵過架,民國時期的大師級人物基本都被魯迅怒怼過,但是他卻将瞿秋白引為知己,可見瞿秋白的文學素養和個人品德是很高的。

瞿秋白犧牲以後,魯迅先生放聲大哭,他捶足頓胸地說道:“我痛失人生一知己,從此再也沒有人有資格為我的書作序了,如果讓我見到殺害瞿秋白的兇手,就算打不過,我也要上去咬下他一塊肉!”

是啊!瞿秋白的才華就連毛主席都贊不絕口,瞿秋白的俄文很好,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少俄國經典文學都是瞿秋白翻譯過來的,他還将俄文的《國際歌》翻譯過來重新譜曲,抗戰勝利的時候,周總理、任弼時、朱德、劉少奇四人摟在一起唱的《國際歌》,就是出自瞿秋白之手。

瞿秋白成為黨中央上司人之一的時候,毛主席當時還是湖南省黨代表,在黨的一大召開的時候,瞿秋白認識了毛主席,當時毛主席提出說:“我們重視勞工階級力量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農民的力量,農民可以成為我們革命最重要的力量!”

瞿秋白對毛主席的這個理論很感興趣,他們單獨讨論了很久,瞿秋白認為毛主席的話有醍醐灌頂的作用,可以為後面的革命提供理論支援。

大革命失敗後,瞿秋白痛定思痛,他和毛主席互相寫了很多信交流經驗,當時毛主席提出:“武裝奪取政權,槍杆子裡出政權!”瞿秋白認為這才是我黨革命的最正确的方法。

瞿秋白犧牲後,毛主席傷心不已,他是在長征的路上聽說了這個噩耗,當時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幾位上司人都默默流淚,他們圍在一堆篝火前面悼念了瞿秋白同志。

朱德傷心了很久之後說道:“瞿秋白是真英雄,先生千古!”

後來楊之華将瞿秋白生前的文章全部整理起來編成了《瞿秋白文集》,1950年的時候,毛主席讀完《瞿秋白文集》後淚流滿面,他緻電楊之華說道:“我要為瞿秋白同志的這本書題詞作序!”

毛主席為《瞿秋白文集》所題的詞充分肯定了瞿秋白奮鬥的一生,毛主席寫道:

“瞿秋白

在革命困難的年月裡堅持了英雄的立場,甯願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願屈服。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儲存下來的思想,将永遠活着,不會死去。

在那個年代瞿秋白對楊之華的愛是隐忍在心的,因為當時楊之華離婚才不久,并帶着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瞿秋白的繼女瞿獨伊。

當時的瞿秋白是單身,他的第一段婚姻很幸福,妻子叫王劍虹,和著名的女作家丁玲是摯友,因為瞿秋白和王劍虹都熱愛文學,因為兩人有說不完的話,他們認識半年後便結婚,婚後的生活十分美滿,可惜的是僅僅7個月以後,王劍虹便患上了結核病,那個年代,結核病基本是不治之症,王劍虹是以去世,瞿秋白傷心了很久,就将自己的心房緊閉,不願意再談戀愛,直到他遇見了楊之華。

楊之華出生于書香門第,家中祖輩都是士紳,是以楊之華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楊之華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她20歲時嫁給了同為士紳門第的沈劍龍,起初兩人感情還算穩定,楊之華還為丈夫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瞿秋白和妻子楊之華、女兒瞿獨伊的合照

後來楊之華跟随沈劍龍前往上海發展,上海的燈紅酒綠使沈劍龍日益堕落,他開始不顧家庭,開始在外面風花雪月,這讓年輕的楊之華感到痛苦,也感覺到了背叛,是以楊之華毅然決然和沈劍龍離婚,她帶着女兒獨自生活。

不久後,作為革命的同志和師生關系,瞿秋白認識了楊之華,楊之華美麗大方,溫柔知性,這些優點深深吸引了瞿秋白,日久生情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詞彙之一,瞿秋白對楊之華就是如此,但是一開始瞿秋白并不敢追求楊之華,他覺得楊之華在感情上受過傷害,可能很難接近。

瞿秋白當時是上海大學社會系主任,楊之華則是上海大學的學生,楊之華經常去聽瞿秋白的課,她對講台上風度翩翩的瞿秋白也很有好感。

愛情的種子一旦在人的心裡埋下,總有一天會發芽成長的!瞿秋白愛上了楊之華,這份感情再怎麼隐忍也無法遏制,某天晚上瞿秋白喝了不少酒,他突然鼓起勇氣想:“楊之華已經離婚,我既然愛上了她,為什麼要顧慮那麼多呢?”

于是瞿秋白鼓起勇氣去和楊之華表白,楊之華溫柔地回答說:“我知道你喝酒了,但是我還是相信你說的是真正的心聲,而不是酒後的胡言亂語!”

瞿秋白問道:“這麼說!你是答應了嗎?”

楊之華害羞地點點頭,瞿秋白開心地像個孩子,他手舞足蹈地往自己的住處走去,臨走之前他還不忘記說一句:“明天我請你看電影!”

是啊!愛情這東西可能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它能讓人面紅耳赤,能讓人笑顔如花!

1923年瞿秋白和楊之華在上海結婚,婚後楊之華将女兒改名為瞿獨伊,瞿秋白對瞿獨伊很好,教她讀書,教她做人,是以在瞿秋白犧牲的時候,14歲的瞿獨伊也傷心地眼淚直流。

其實瞿秋白被抓的時候,國民黨無數大人物都親自來勸降瞿秋白,比如當時擔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的陳立夫,他就多次派人勸降瞿秋白,前往福建長汀的國民黨重量級人物一批又一批,但是瞿秋白堅決維護自己的信仰,都嚴詞拒絕了他們。

陳立夫親自緻電宋希濂,讓瞿秋白接電話,陳立夫說道:“我們可以在很多條件上讓步,隻要你願意歸降,我們可以滿足你的一切要求,無論你要什麼官職,就算我這個秘書長也可以讓給你當!”

瞿秋白在電話裡冷笑說道:“陳秘書長!

我不是顧順章,我是瞿秋白。你認為他這樣做是識時務,我情願做一個不識時務笨拙的人,不願做個出賣靈魂的識時務者!

陳立夫繼續勸說:“蔣委員長很看重你的才華,如果你願意歸降我們,一定可以大展拳腳!”

瞿秋白義正言辭地說道:“

我青年時期已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無從改變。中國共産黨的勝利,就是國家前途的光明。你們那個陣營充斥着腐朽的味道,令人作嘔!

瞿秋白的這句話徹底激怒了陳立夫,陳立夫挂掉電話後便直接找蔣介石彙報說:“瞿秋白這樣的人!我們是沒有辦法讓他歸降的,他不在乎名利,不在乎官職,一心求死而已!”

最終敵人勸降瞿秋白沒有成功,便殘忍地将他殺害了。

時至今日,我再讀瞿秋白先生的文章,總覺得他的聲音屬于那個時代的怒吼之聲,很明顯看出瞿秋白先生的很多文字是為了喚醒那個時代裡沉睡的人們,這是一位革命者的肺腑之言,是一位革命先驅在那個時代的靈魂呐喊。

1935年瞿秋白對劊子手:此地甚好,開槍吧!兇手宋希濂悔恨一生

瞿秋白和魯迅先生的畫像

殺害瞿秋白的宋希濂後來在解放戰争中被我軍俘虜,宋希濂從戰犯改造所出來以後,于1980年前往美國定居,晚年時期的宋希濂開始撰寫自己的回憶錄,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一生最悔恨,最遺憾的事情就是當年殺害了瞿秋白先生!我在此事中造成的罪孽已經無法救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