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作者:亭安讀書

在曲折波詭的五胡十六國時期,西北涼州範圍在不同時期,相繼建立了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這五個“涼政權”。前涼覆滅之後,西北經曆短暫的氐秦統治後,後、西、南、北涼又紛紛建立。

但基本處于河西走廊這一關鍵要地的“四涼”,再加一隴西鮮卑建立的西秦政權,不可避免地又在十六國亂世之中,有争端摩擦和合作相助的經曆。那麼,前涼之後,後、西、南、北涼之間的恩怨糾葛是如何的?前涼覆滅之後的西北涼州局勢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涼州疆域示意圖

<h1 class="pgc-h-center-line">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h1>

前涼政權的建立,得益于中原喪亂,涼州地處西北,中原勢力無力控制。等到前涼被前秦所滅,及至淝水之戰後,北方再度陷入混亂,關中由羌族姚苌的後秦控制,而後秦又無力徹底統禦西北,于是西北再度陷入政權紛立的局面。

最先割據西北的,便是由氐人呂光建立的後涼政權。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涼示意圖

呂光為前秦苻堅帳下大将,當初靠着擊敗猛将張蚝,是以名聲大振,受苻堅重用。等到苻堅統一北方之後,想要征服西域,便派呂光率精兵前往西域。等到呂光平定西域傳回時,苻堅打敗淝水之戰,前秦内部傾頹,北方再次陷入混亂,于是呂光擊敗前秦涼州刺史梁熙,趁機占據涼州,建立了後涼政權。

但與前涼能迅速穩定涼州局勢不同,呂光在苻堅被殺,自稱涼州牧、酒泉公等,建立後涼政權以後,就面臨着西北各地的叛亂頻生的局面。呂光先後讨平前秦州鎮長官梁熙,前涼宗室張大豫,以前的部将彭晃、徐昊,地方官員康甯,羌人彭奚念等勢力的叛亂之後,西秦、南涼、北涼等政權,也紛紛開始建立,成為後涼在西北統治的挑戰者。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h1 class="pgc-h-center-line">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h1>

隴西鮮卑的西秦政權,在淝水之戰後便由乞伏國仁建立。

乞伏國仁的父輩為前秦鎮守隴右勇士川,等到其父親乞伏司繁死後,乞伏國仁代替鎮守勇士川。等到苻堅攻打東晉時,讓乞伏國仁做前鋒率部出征。但其叔父當時在隴西反叛,苻堅便派乞伏國仁回軍讨伐,乞伏國仁的叔父在路上迎接他,随後乞伏國仁自稱大單于、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政權。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西秦及周邊示意圖

乞伏國仁死後,其弟乞伏乾歸接掌其部衆,遷徙到金城,并與當時前秦苻登結交。後秦姚興攻打苻登之時,苻登向乞伏乾歸請求援助,乞伏乾歸曾經派出兩萬兵力馳援,足見當時西秦國勢狀況。

但西秦占據隴西、巴西等地,成為後涼政權東南方的卧榻之敵,于是,呂光派出呂方和呂寶攻打西秦,但卻被乞伏乾歸擊敗,呂寶戰死。呂光大怒,想要率領十萬大軍攻打乞伏乾歸,乞伏乾歸的部下貴周等人,勸乞伏乾歸投降,于是乞伏乾歸向呂光稱藩,并且派自己的兒子乞伏勃勃做質子。可是沒過多久,乞伏乾歸便後悔,殺掉了貴周等人。

很快,乞伏乾歸的從弟乞伏轲殚與其弟乞伏益州不和,乞伏轲殚投奔後涼呂光,呂光于是又派軍攻打乞伏乾歸。397年,呂光讓他的兒子呂簒領兵,又以呂延做前鋒,乞伏乾歸的部将勸他東逃,但乞伏乾歸拒絕,利用反間計引誘呂延率軍冒進,乞伏乾歸趁機大敗後涼大軍。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涼與西秦争鋒之時,河西鮮卑、盧水胡,也伺機割據一方,是以西北新的争端又起。

<h1 class="pgc-h-center-line">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h1>

河西鮮卑經曆西晉末期秦涼之變失敗後,實力受損嚴重,直到十六國前期,實力逐漸得到恢複。等到後涼建立後,呂光任河西鮮卑首領秃發烏孤為益州牧、左賢王。秃發烏孤拒絕接受任命,于397年起兵反叛,自稱大單于、西平王,建立南涼政權。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南涼及周邊示意圖

呂光派大将窦苟攻打秃發烏孤,秃發烏孤大敗窦苟,嶺南等地羌胡紛紛歸附南涼。不久之後,呂光的将領楊軌、王乞基、李鸾又來歸附。呂光後改稱武威王,将都城從西平遷到樂都。後秃發烏孤派人前去與西秦和親,等到399年,後涼太子呂紹和呂簒率軍攻打西秦乞伏乾歸時,秃發烏孤派其弟秃發利鹿孤,和楊軌率軍前去營救。其國力強盛一時。

秃發烏孤死後,其弟秃發利鹿孤繼位。400年,後秦姚碩德率軍攻打西秦,乞伏乾歸率軍抵抗,被秦軍擊敗,于是率軍逃往金城。秃發利鹿孤派其弟秃發傉檀,率軍前去營救,将其安置在晉興。

後秦撤軍之後,南羌梁弋等人派使者招攬乞伏乾歸,乞伏乾歸于是便想要反叛。但事情洩露,秃發利鹿孤派其弟秃發突雷鎮守扪玉嶺,以此戒備乞伏乾歸作亂。乞伏乾歸擔心被秃發利鹿孤所殺,于是便把自己的兒子乞伏熾磐兄弟,送給秃發利鹿孤做質子,自己逃到長安投降了後秦。後秦姚興十分高興,又任命乞伏乾歸為河州刺史、歸義侯,讓他傳回苑川,繼續統領他的部衆。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當初397年,後涼呂光派其子呂簒讨伐西秦乞伏乾歸,西平太守沮渠羅仇一同前往。等到呂簒被乞伏乾歸擊敗之後,呂光将罪責歸咎于沮渠羅仇,于是将其處死。沮渠羅仇之侄沮渠蒙遜,因而聚衆起兵反叛後涼。

沮渠蒙遜的兄長沮渠男成,聽聞沮渠蒙遜起兵後,也起兵反叛,率軍進攻建康。沮渠男成後推舉建康太守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建立北涼政權。沮渠蒙遜也前來投奔段業。398年,段業派沮渠蒙遜攻打後涼,攻占西郡。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北涼及周邊示意圖

399年,後涼呂光派兩個兒子呂紹、呂簒攻打北涼,段業擔憂于是向南涼秃發烏孤求救,秃發烏孤派其弟秃發利鹿孤和楊軌前去解救。後段業接受沮渠蒙遜建立,堅守不出,呂紹、呂簒隻好撤軍。

同年十二月,後涼呂光病逝,太子呂紹繼位,呂簒又起兵篡立。400年,呂簒出兵攻打南涼,秃發利鹿孤派其弟秃發傉檀率軍抵抗,大敗後涼大軍。呂簒還不甘心,于是又出兵北涼,攻打張掖、建康,結果秃發傉檀趁機率軍偷襲後涼都城姑臧,呂簒隻好率軍傳回。

401年,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涼州牧、張掖公,掌控北涼。

(在很多資料當中,沮渠蒙遜殺段業,才算是北涼政權的開端。在此不做特意區分。)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h1 class="pgc-h-center-line">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h1>

後涼呂簒出兵南涼、北涼無果後,從此一蹶不振沉迷酒色。401年二月時,呂超殺呂簒,擁立其兄呂隆即天王位。呂隆繼位後,大肆殺戮,後涼百姓人心惶惶。魏興人焦郎聯系後秦姚碩德,姚碩德率軍攻打後涼,當時投降後秦的乞伏乾歸也率軍出征。

南涼秃發利鹿孤不願與姚碩德交戰,将軍隊龜縮于城中給姚碩德讓路,于是姚碩德大軍直抵後涼都城姑臧。九月,後涼國主呂隆投降,向姚碩德投降,後秦姚興任命呂隆為涼州刺史、建康公,繼續鎮守姑臧。403年,南涼秃發傉檀和北涼沮渠蒙遜,頻繁攻打呂隆,呂隆于是率領一萬戶東遷,後涼覆滅。

400年,北涼的晉昌太守唐瑤反叛,擁立李暠為秦涼二州牧、涼公,建立西涼政權,定都敦煌。401年,沮渠蒙遜殺段業後,李暠拉攏段業的舊部,與沮渠蒙遜對峙。後涼覆滅後,西涼占據了原本後涼政權的西部疆域。由此,西涼、北涼之間的對峙顯而易見。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西涼及周邊示意圖

後秦姚碩德攻破後涼都城姑臧後,震懾西北涼州全境。西涼李暠、南涼秃發利鹿孤、北涼沮渠蒙遜都對後秦表示臣服。于是,後秦姚興任命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為鎮西大将軍、沙州刺史、西海侯;任命南涼國主秃發傉檀,為車騎将軍、廣武公;任命西涼國主李暠,為安西将軍、高昌侯。

<h1 class="pgc-h-center-line">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h1>

402年,南涼秃發利鹿孤去世,其弟秃發傉檀繼位,遷都樂都。404年,秃發傉檀向姚興求涼州,姚興不許。406年,秃發傉檀率軍攻打北涼沮渠蒙遜,傳回後獻牛羊給姚興,姚興覺得秃發傉檀衷心,便任命秃發傉檀為涼州刺史,讓其鎮守姑臧。408年,姚興之子姚弼率軍讨伐叛亂,到達姑臧,秃發傉檀擔心被攻擊,于是固守城池派軍擊敗姚弼,之後又向姚興請罪。

402年,西秦乞伏乾歸之子乞伏熾磐自南涼逃到後秦,姚興任命其為興晉太守。姚興擔心乞伏乾歸傳回西北成為禍患,便将其留在長安。407年,乞伏熾磐傳回西北。乞伏熾磐召集一萬七千部衆,攻克枹罕,派人告訴乞伏乾歸,乞伏乾歸于是逃到苑川,聚集三萬部衆。409年,乞伏乾歸複稱秦王,恢複西秦,但還稱藩于後秦。412年,乞伏乾歸被弑殺,乞伏熾磐即位。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405年,西涼李暠為了應對北涼,遷都酒泉。南涼秃發傉檀為了借道,與北涼通使交好。不久之後,北涼沮渠蒙遜侵犯西涼邊郡,擄掠三千戶而去,李暠大怒率軍追擊,将沮渠蒙遜擄掠的人口奪回。但為了停戰,李暠後與沮渠蒙遜鼎立盟約。410年,北涼沮渠蒙遜違背盟約,又來侵犯西涼,李暠派太子李歆大敗沮渠蒙遜。

410年,南涼秃發傉檀派軍攻打北涼,擄掠一千多戶而回。沮渠蒙遜十分生氣,率領五千騎兵攻打南涼,大勝而回。秃發傉檀又率軍進攻沮渠蒙遜,結果大敗而回。411年,沮渠蒙遜圍攻南涼姑臧城,秃發傉檀向沮渠蒙遜求和,并派自己的兒子秃發他和司隸校尉敬歸做人質。沮渠蒙遜又遷徙南涼八千戶回去,結果其中有人反叛,秃發傉檀擔心被沮渠蒙遜消滅,遷都到樂都。

沮渠蒙遜率軍攻打樂都,秃發傉檀又送兒子秃發安周做人質,向沮渠蒙遜求和,于是沮渠蒙遜撤軍。不久之後,秃發傉檀又率軍攻打北涼,沮渠蒙遜又率大軍圍攻樂都,秃發傉檀又送了一個兒子秃發染幹給沮渠蒙遜做人質,沮渠蒙遜又撤兵。

414年,秃發傉檀率軍攻打鮮卑乙弗部,西秦乞伏熾磐趁機攻占樂都,秃發傉檀投降西秦,南涼政權覆滅。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417年,西涼君主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即位。當時北涼沮渠蒙遜想要圖謀西涼,便用計引誘李歆進攻,沮渠蒙遜率三萬大軍埋伏,被李歆發覺撤軍,沮渠蒙遜率軍追擊,結果李歆大敗沮渠蒙遜。420年,沮渠蒙遜再次用計,假稱自己率軍攻打西秦,李歆中計率軍進攻北涼,這次西涼大敗,李歆也被沮渠蒙遜所殺。李歆死後,其弟李恂又即位,421年沮渠蒙遜攻破敦煌,李恂自殺,西涼滅亡。

428年,西秦國主乞伏熾磐病逝,其子乞伏暮末即位,北涼沮渠蒙遜趁機攻打西秦,不果。430年,乞伏暮末向北魏求援,北魏将大夏政權占據的平涼、安定封給乞伏暮末。乞伏暮末率部東遷,大夏國主赫連勃勃聽聞西秦來襲,率軍抵抗乞伏暮末,乞伏暮末隻好固守南安,原本的西秦國土也被吐谷渾占據。431年,赫連勃勃之子赫連定攻打西秦大将姚獻,又派赫連韋進攻南安城,乞伏暮末出城投降,西秦覆滅。

433年,沮渠蒙遜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繼位。沮渠牧犍将自己的姐姐興甯公主,送給北魏和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任命沮渠牧犍,為涼州刺史、河西王。437年,北魏拓跋焘将妹妹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犍。439年,沮渠牧犍與嫂子李氏通奸,李氏毒害武威公主,于是拓跋焘率軍攻打北涼,沮渠牧犍投降,被送到北魏都城平陽。之後,沮渠牧犍之弟沮渠無諱、沮渠安周相繼即位,不過勢力大衰,460年柔然破高昌,北涼覆滅。

後、西、南、北涼恩怨始末,前涼覆滅後的西北涼州局勢演變過程一、淝水之後,呂光建後涼二、西秦與後涼關系發展三、後涼、南涼、北涼相争四、後涼覆滅,南、北、西涼歸降後秦五、西北涼政權的終結結束語

<h1 class="pgc-h-center-line">結束語</h1>

自淝水之戰後,後涼建立到北涼被柔然所滅,前後共計七十餘年事件,西北經曆後涼、南涼、北涼、西涼、西秦數個政權的紛争,以及外部後秦、大夏、北魏等勢力的攻伐,最終全部歸于拓跋魏之手。

後涼政權經曆呂光時的短暫鼎盛期,在呂光死後便迅速走向衰落;南涼、西涼經曆短暫的強盛期,就迅速被周圍的強敵吞沒;北涼在“四涼”政權當中存續最久,但也逐漸因中原局勢再歸為穩定,進而失去了繼續存續的機會。

西北局勢的變化,始于十六國最開始時的前涼,終于十六國最後時的北涼覆滅,見證了十六國到北朝的曆史演進。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侵删)

整理不易,歡迎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