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傳》真正厲害的人拼的永遠是胸襟

曹刿是本文的主角,魯莊公隻是配角。和魯莊公相比,曹刿的謀略處處技高一籌。

最難能可貴的是魯莊公能采納曹刿的計謀,而且還虛心請教。

如果沒有賢明的魯莊公的配合,曹刿的計謀隻能是紙上談兵,這樣的話魯國也就不可能在長勺之戰中以勝利者的身份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 : “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刿曰 :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 : “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 : “小慧未遍,民弗從也。” 公曰 : “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 :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 “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 : “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注釋

曹刿 (gui) : 魯國人,一作曹沫。

肉食者 : 肉食者,指做官有俸祿的人。

間 : 參與。

犧牲玉帛 : 指祭神用的牛、 羊、豬及寶玉、綢帛。

孚 : 信服。

以 : 憑借。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曹刿曰 : “ 未可。” 齊人三鼓,曹刿曰 : “ 可矣。”

齊師敗績。公将馳之。曹刿曰 : “ 未可。” 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 : “ 可矣。” 遂逐齊師。

乘 : 乘戰車。

馳 : 驅車追趕。

轍 : 車輪行過的痕迹。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 : “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 : 已勝。

再 : 第二次。

靡 : 倒下。

評析

文章重在表現曹刿的 “ 遠謀 ”。第一段通過與魯莊公的一問一答,來凸顯決定戰争勝負的主要條件是人心向背,刻畫了曹刿 “ 取信于民 ” 的戰略思想。

第二段曹刿指揮魯軍進行反攻、 追擊和最後取得勝利的過程,他将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刻畫得淋漓盡緻。

第三段描寫為什麼取得勝利,突出了曹刿善于把握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戰略思想。

曹刿一而再地否定魯莊公的小慧、小信,是因為他把國君愛民如子看成是戰勝敵人的最根本原因。

他在戰鬥中後發制人,為的是 “ 彼竭我盈 ” 。他不輕率地下達追擊齊軍的指令,是因為擔心中了敵人的埋伏。

至于文章一開始設定的懸念,也就是曹刿為什麼要以平民身份主動求見魯莊公,并且還說 “ 肉食者鄙 ,” 全文結束以後讀者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曹刿心懷宏圖壯志,有其超人的智慧,是以才毛遂自薦,并且俯視朝廷群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