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作者:日常惡魔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黃材水庫。

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文/姜峰

伫立熟樂田,秋天的陽光灑滿原野,那棵古老的銀杏樹呈現讓人炫目的金黃,飄灑的落葉,鋪成一地錦繡。

遠處,大沩山、芙蓉山、侯家山,扶王山,巍然聳立,蜿蜒起伏;滔滔沩江,跨越遠古,流經夏商周,見證炭河裡古國的繁華;流經秦漢、唐宋、元明清,見證這片古老大地的烽火和甯靜,見證一個家族的風雨和安詳。沩水流淌,猶如生命的繁衍和律動,孕育生生不息的沩楚文化。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我仿佛走了一千多年,不知經曆了多少朝代,又回到了這裡。但是,更遠的、更遠的夢不斷襲來,那是三千多年前的青銅魅影,那是四羊方尊的精緻典雅,那是大銅铙之聲的古樸蒼勁,那是青羊公主的高貴華美,那是炭河裡文明的璀璨光芒。

1938年4月,黃材月山村的姜景舒、姜景橋、姜喜橋三兄弟山上種蕃薯,“叮當”一聲,竟然挖出了後來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四羊方尊。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1959年的某一天,黃材寨子山村一位姜姓農民上山開荒種地,一鋤挖到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發現的、帶着神秘笑容的、四面人面頭像的商代青銅方鼎。

1963年5月17日,一次洪水之後,黃材公社寨子大隊炭河裡生産隊的會計姜伏宗經過沩水支流的塅溪河,撈出個綠幽幽的罐子,裡面裝滿玉管和玉珠,這個罐子竟然是一隻商代的青銅獸面紋提梁卣。

1983年,黃材月山村一位姜姓村民種蕃薯,在離四羊方尊發現地僅兩百米的地方又挖出了一件重達221.5公斤、目前世界上最重的、譽為“中國铙王”的商代象紋大銅铙。

......

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黃材及其周圍,先後出土了1500多件商周青銅器,其中300多件造型獨特、紋飾精美、鑄造工藝精湛商周青銅器,價值連城。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獸面紋瓿(内貯224件銅斧)、“癸”卣(内有環、玦、管等玉器320餘件)、“戈”卣(内有珠、管等玉器1170餘件)、雲紋铙(伴出環、玦、虎、魚等精美玉器)、象紋大銅铙(重221.5公斤)等等。甯鄉以“青銅器之鄉”享譽海内外,被稱為“中國南方青銅文化中心”。

2003—2004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對黃材鎮栗山村炭河裡考古發掘,深藏于這塊甯靜土地下的3000多年前的古城遺址,豁然袒露于人們的視野中。“地上一無所有,地下氣象萬千”,這裡有一片二萬三千平方米的商周時期古城,甯鄉炭河裡古城被評為“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今天姜姓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如栗山村、月山村、黃材村、青羊村等,正是發現青銅器最多的地方,很多青銅寶貝也正是姜姓人所發現。而一千多年前,姜姓始祖姜德厚奉旨移民,所居住的黃材盆地的栗山下熟樂田,也正是炭河裡古城遺址附近。

這是曆史巧合?還是另有其因?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有學者研究認為,黃材是蚩尤九黎和蚩尤部落的發祥地;堯舜禹和夏、商、周時期,黃材是三苗方國的都邑。蚩尤姓姜,而按照《苗族古歌》記載,苗族的先祖是三苗,其始祖是姜央。

中國亞太經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洞庭湖區的龍文化》《洞庭湖區——文明的起源》的作者楊青認為,黃材九牯洞發現的石桌、石凳、石斧、石刀、石柱、石筍等,是一萬多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是神農氏炎帝居住過的地方,石器時代,黃材有個栗山國,後有青羊國,無論炎帝,還是栗山國、青羊國的國王,都姓姜。栗山村、青羊村之名保留至今。

于是,有了姜德厚移民黃材的另一個版本。

曆史上,禦史大夫的官職是不好當的。作為監察官,正直的禦史大夫看到大臣為所欲為,肯定要去彈劾,看到皇帝的錯誤要指出來,但往往得罪人,也得罪皇帝,搞不好就會被免職甚至被殺。漢景帝時候的禦史大夫晁錯就是無辜被殺的。唐代魏征也當過監察禦史,算是當得最好的,因為碰上了一個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但有時唐太宗也恨他恨得牙癢癢,非要殺了這個匹夫不可。姜德厚的七世祖姜公輔也曾任谏議大夫,還位居宰相,因為嫉惡如仇,愛提意見,而被貶到福建泉州和江西吉州。

後唐,這樣一個動亂年代,作為禦史大夫的姜德厚,性格耿直,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眼裡容不得沙子。他多次向貪圖享樂的皇帝李存勖進谏。魏征時的皇帝李世民認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李存勖不是李世民,皇帝李存勖當庭對姜德厚的進谏進行訓斥。姜德厚想辭官回老家江西,但皇帝又不肯,讓他去偏遠的湖南,也帶有貶谪的意思,但皇帝畢竟還是顧念姜的好,下了一紙诏書,這才有了“銜诏移民”。

唐代開始,黃材塅溪和沩水流域,陸陸續續發現青銅器。姜德厚飽讀史書,博古通今,他知道唐代宰相裴休支援下修建的沩山密印禅寺,在那安度晚年并安葬在此;更知道青羊鎮的來曆,黃材的古老曆史。蚩尤部落在黃材,三苗都邑在黃材,栗山國、青羊國在黃材,但在曆史戰争的煙雲中消失了。

南方的遠古文明已經無文字記載。著名曆史學家周谷城認為,中華文明起源于長江流域,隻是人類曆史上,農耕文明的地區由于自然條件更優越,往往被遊牧民族所打敗。湖南大學杜鋼建教授認為世界文明起源于大湘西(大西南),中南大學黃石教授認為,中華文明起源于南方(湖南),湖南出土了最早的現代形态的人類牙齒化石(道縣福岩洞)、世界最早的栽培稻稻種(道縣玉蟾岩)、陶器(道縣玉蟾岩)、稻田(澧縣城頭山)、宗教祭祀場所(懷化洪江高廟),也出土了衆多的人類早期青銅器(甯鄉黃材)。一萬年前、五千年前、三千年前,甯鄉黃材,這裡到底有過怎麼樣的文明?曆史,在這片土地上,做過一個什麼樣的繁華之夢?已經找不到有依據的文字。但是,從這裡不斷發現的三十萬年前人類使用過的石核,一萬年前人類使用的石刀、石斧、石凳,五千年前人類使用的陶缸、陶罐、大量陶片,三千年前使用的四羊方尊之類的精湛青銅器,三千多年前規模宏大的炭河裡古城,等等,無不訴說這裡曾經的古老,曾經的繁華,曾經的輝煌。2004年發掘的炭河裡古城,堆積了多層遠古曆史文化層,沩水的一次次泛濫,一次次把曆史淹沒。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一座繁華的都邑,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中外曆史上還是很多的。如柏拉圖《對話錄》提到的阿特蘭提斯島;希臘詩人荷馬的史詩《伊裡亞特》記載的特洛伊;南美洲墨西哥的瑪雅古城;高棉的吳哥窟;《史記》裡記載的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國;唐代皇帝讓李白寫回信的那個渤海國,等等。而黃材的青銅文明和炭河裡文明似乎比這些古城曆史還要早。

千古興亡多少事,金戈鐵馬、戰争烽火,遠古的蚩尤部落、三苗人、栗山國、青羊國人被迫四處遷徙,從黃材出發,一路往西,往北、往南,不知散落于何處,以至于秦漢後,在黃材連一個後裔也難找到了。

中年的姜德厚移民黃材、定居黃材,就是來尋根的,就是來尋覓遠古曆史的。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其中有兩大始祖都姓姜,而他們都在黃材留下過足迹。也許,那時的炭河裡古城還有一點點痕迹,不像今天發掘時這樣上面全是耕地。他把家安在了炭河裡古城不遠的熟樂田。

熟樂田,沩水和塅溪相彙的這片平原,美麗而富饒。塅溪水往上連接配接塅溪峽谷,連接配接青羊山古老的香榧樹。沩水往下,連接配接湘江、長江而彙入大海。沩水和塅溪流域正是古老的炭河裡文明的發源地。姜姓後裔就沿着這片古老的兩水流域而發展,而生存,而繁衍開來,去尋根,去追尋姜姓遠祖的蹤迹,去尋找遠古曆史的碎片。

專欄丨姜峰:時空隧道——千古春秋家國夢(10)

青銅器博物館。

尋覓遠古的炭河裡文明,也許,這才是姜姓始祖移民黃材的真實意圖。

2013年12月,規劃面積達1198畝的“炭河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規劃獲國家通過,成為甯鄉唯一納入國家重點支援的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項目,“姜公廟”舊址在規劃範圍之内。2015年後,炭河裡青銅博物館、炭河裡古城相繼建成,2017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

有着千年曆史文化的“姜公廟”也應恢複其原貌,成為炭河裡古城核心區的一部分,輻射周邊沙田紅色文化區,沩山佛教文化區,巷子口狀元文化區、湖湘理學文化區,千佛洞及月山香榧樹自然景觀區等所有景區,打造成為長沙西部曆史文化旅遊的亮點。

“高峽出平湖”,1958年,截斷沩水,修建黃材水庫,讓躁動的沩江變得安靜而溫柔。青羊湖,碧波蕩漾,悠悠沩水,流過甯靜的炭河裡原野,流過古老的姜公橋,流過晨曦和晚霞,流過春天的花海,流過冬天的冰雪,流向夢想的遠方。

姜水,渭水,天水,贛水,沩水,流淌在五千年的漫長歲月;流向黃河、長江,奔入波濤洶湧的大海,融入這個古老的民族,一個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裡。(文中圖檔皆為作者提供)

(完)

姜峰,本名:姜太軍,甯鄉市黃材鎮人,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當過高校教師,副教授,現任湖南省農情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