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1853年2月,包括家屬在内,60餘萬太平軍從武昌出發,浩浩蕩蕩東征。不到一個月時間,太平軍就攻入南京,清軍綠營兵陣亡一萬餘人,八旗兵死傷4000餘人。5月,東王楊秀清做出決策,分别進行北伐、西征,與清朝全面争奪,太平天國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北伐主帥林鳳祥、李開芳,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将,一直充當開路先鋒,武力值沒得說。西征主帥,賴漢英、胡以晃,定都天京之前戰功不多,但地位顯赫,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本文主角賴漢英,太平軍西征主帥,因對楊秀清賞罰不滿,投水自盡而亡,着實可惜了。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賴漢英,祖籍廣東嘉應州,出生在花縣,是客家人。他是賴蓮英的弟弟,天王洪秀全的大舅子,地位顯赫。1847年,洪秀全聽聞馮雲山在桂平紫荊山區混得風生水起,發展了3000多會員,便從花縣跑去廣西尋找馮雲山,共商大事。

拜上帝教在廣西活動,洪秀全、馮雲山影響力很大,引起了清朝的注意。賴蓮英在家裡養育4個孩子,東躲西藏,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為了保護姐姐安全,賴漢英決定帶着賴蓮英去廣西,以免被清軍搜捕。不久,洪氏族人、賴氏族人,在賴漢英的帶領下,從花縣來到桂平。

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賴漢英作為普通将領參戰,逐漸成長。太平軍從武昌東征時,賴漢英可以獨自率領一支軍隊,與羅大綱等悍将一起行動,後攻克南京,改名天京。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攻克天京後,楊秀清又連續奪取揚州、鎮江,鞏固了京師外圍防線。接着,楊秀清決定北伐、西征,與清朝全面作戰。北伐,目标是攻入燕京,将清朝皇帝趕回關外老家,壓力最大。當時,适合挂帥的悍将,也就林鳳祥、李開芳。

林鳳祥、李開芳北伐後,西征主帥的人選就不好定了。韋昌輝、石達開,“首義五王”之一,地位顯赫,麾下兵馬衆多,楊秀清不願意讓他們立功。羅大綱,作戰勇猛無敵,但他不是天地會出身,不信仰拜上帝教,又跟自己有仇,自然也不是人選。

胡以晃,對金田起義貢獻很大,但獨自一個人參加起義,家族背景不行,是以楊秀清讓胡以晃主持西征。此時,洪秀全為了鞏固天王權力,也培養自己的親信,便讓賴漢英一起去。如此,西征主帥是胡以晃、賴漢英,麾下兵馬一萬。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相對北伐而言,西征第一階段的兵力不多,隻有一萬多人,其中很多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戰鬥力一般。但是,清朝八旗、綠營實在太差,戰鬥力堪憂,就是這麼區區一萬新兵,硬是橫掃長江中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西征開始,胡以晃、賴漢英一路高歌猛進,奪取蕪湖、池州、安慶。攻取安慶之後,胡以晃留下來主持防務,安撫城内居民。賴漢英繼續西征,曾天養是先鋒大将,一路所向披靡,相繼拿下彭澤、南康,然後攻打南昌,與湘軍名将江忠源對峙,雙方大戰93天。

南昌之戰,太平軍兵力不足,清軍則源源不斷增援。即便如此,賴漢英還是斬殺了九江鎮總兵馬濟美,湘軍悍将李光寬、李三元、李春富也被打死。不久,羅澤南、李續賓率部增援,曾天養在半路設伏,羅澤南、李續賓狼狽逃竄。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太平軍士氣高昂,江忠源、羅澤南、李續賓等悍将連戰連敗,湘軍便不再輕易出城交戰,而是據守城池,打持久戰。太平天國初期,士兵中兩廣“老兄弟”比重比較大,故而戰鬥力非常強悍。但是,畢竟兵力不足,不到一萬的兵力,想拿下南昌,并非易事。

南昌,江西省會,位于鄱陽湖平原,是“江南大營”的糧台基地,也是清軍作戰物資的中轉站,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清軍不斷增援,前線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太平軍陷入兩線作戰之被動局面。大戰93天後,楊秀清調回賴漢英,讓韋俊等負責西征,奪取九江、湖口。

賴漢英回京後,楊秀清以“無功”為由,想将他處死。但是,賴漢英是洪秀全的大舅子,楊秀清便給一次“情面”,讓他去删書衙工作,整理古籍文獻,不再過問軍務。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賴漢英去删書衙工作,調離軍事崗位,對洪秀全是一種打擊,也是楊秀清有意而為之,明眼人都知道。1854年2月,北伐傳來急報,林鳳祥、李開芳遭遇八旗勁旅圍攻,損失慘重,急需增援。揚州又傳來急報,欽差大臣琦善率2萬八旗、綠營,攻打城池,曾立昌處境艱難。

為了救援北伐軍,楊秀清決定撤出揚州守軍,便派大将曾錦發渡江,想辦法跟守軍取得聯系,然後撤離城池。誰知,清軍水師、步兵、騎兵協調行動,曾錦發渡江時遭遇伏擊,被槍炮打死,揚州危機重重,随時可能陷落。

曾錦發陣亡沙場後,楊秀清又舍不得派出韋昌輝、石達開,便去删書衙找來賴漢英,讓他帶兵渡江,去解救揚州。大将出馬,所向披靡,賴漢英親自操刀,冒着炮火沖鋒,太平軍士氣大漲,突破了清軍防線,成功救出守軍。史載:“漢英親冒矢石,轉鬥轉前,大破清将馮景尼,拔揚州守卒出,全師振旅回京。”

太平軍西征主帥:賴漢英對楊秀清不滿,投水自盡而亡

揚州之戰,守軍安全撤出,賴漢英功不可沒。結果呢?楊秀清封賞衆将,唯獨沒有賞賜賴漢英,因為他是洪秀全的大舅子。史載:“征者不分貴賤,鹹進号曰平胡加一等,而東王以漢英外戚,中心頗以為忌,獨不得封賞。”

立功卻沒有賞賜,賴漢英不滿,在背後埋怨東王,惹惱了楊秀清。史載:“漢英怨怼,聞于東王,東王欲殺之,漢英乘間遁安慶,投水而亡。”此時,楊秀清位高權重,連洪秀全都被威脅“杖責”,賴漢英撞上了槍口。

賴漢英,雖說是洪秀全的大舅子,但天王都自身難保。如此,賴漢英隻能投水自盡,一面殃及家人。有些人則說賴漢英隐居民間,活了95歲,還跟孫先生講述太平天國的故事。那麼,事情可否屬實呢?非也,賴漢英若是不死,在天京事變後依然活動,李秀成在自述中肯定會提到,但李秀成從未提及。

參考書目:《天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