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序入秋冬,溫差變化大,許多長者在秋冬會出現「夜咳」情形,影響睡眠與生活,75歲的陳爺爺就是1個例子,每到秋冬就咳嗽咳不停,經常半夜咳醒,影響睡眠品質,白天精神不繼。
求助各醫療院所确定無肺部疾病後,陳爺爺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林亞萱醫師評估陳爺爺他是因為天氣轉涼、氣候幹燥引起的幹咳,除了以藥物調理身體,也教導病人回家自制可以達到潤肺效果的「梨子潤肺湯」,1個禮拜後,陳爺爺的咳嗽症狀明顯改善,獲得良好睡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秋冬躁氣傷肺 中醫根據不同的咳嗽症狀對症下藥</h1>
林亞萱醫師指出,年輕時有抽煙習慣或工作環境粉塵較多者易有慢性咳嗽,而秋天幹燥度上升,支氣管會因幹燥收縮,進而加劇症狀。以中醫角度來說,秋天的躁氣最傷肺,是以體質陰虛、氣虛、肝火旺、肝郁氣結者除了食欲不濟、容易疲倦外,也特别容易出現呼吸道不适的咳嗽症狀;而胃食道逆流、腸胃功能欠佳者,也是咳嗽的常見族群。
當病人因惱人的咳嗽來到中醫診間,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咳嗽類型,排除肺癌等肺部疾病,以及可能造成咳嗽的藥物副作用,之後才會視病人的體質與症狀開立藥物、調理身體。
舉例而言,若病人是膿痰、風熱型感冒,醫師會開立感冒類藥物;若是腸胃欠佳造成的幹咳,則會施以健胃整腸的藥物;然而,若确定是因氣候變化造成的幹咳、夜咳時,便可透過自制的「梨子潤肺湯」養肺、潤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帶皮煮從涼性轉為溫補 梨子潤肺湯止咳潤肺</h1>
林亞萱醫師表示,梨子容易取得,但性寒涼,若直接食用,一旦過量就會造成咳嗽,但烹煮後會轉為溫補的效果。而務必要連皮一起烹煮、食用,才能達到止咳潤肺之效;另外,加入适量的麥門冬、大棗或紅棗、白木耳、百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效果更加顯著。
梨子潤肺湯作法:
基本食材:帶皮梨子1顆、麥門冬5g、大棗或紅棗2-3顆、百合5g、枸杞5g、冰糖、适量(依個人甜度調整,可用蜂蜜代替)、白木耳适量、水(依梨子大小增減,1碗為200c.c.)
作法:梨子洗淨切片不切皮,與麥門冬、百合、撥開的大棗或紅棗一起放入水中,煮滾後加入白木耳、冰糖,轉中火再煮10分入味即可食用。若希望口味濃郁或長者、牙口不好者可多煮5-10分鐘,使食材較軟爛。
林亞萱醫師說明,晚秋開始,天氣變幹燥時,有幹咳情形者便可以自制「梨子潤肺湯」,于午餐、晚餐或運動後口幹舌燥時飲用。但這隻是「食療」的保健方式,提醒群眾在飲用前,仍要确認自己有無肺部或腸胃疾病,并于日常生活中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注意保暖,如此才能有效緩解不适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