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回家團聚
是很多人盼了一年的幸福時刻
但來自親戚朋友的“靈魂拷問”
“有沒有結婚對象?”
“大寶都這麼大了
什麼時候給TA生個弟弟妹妹?”
“你工作的行業行情怎麼樣
有沒有漲工資?”
可能會讓人覺得難以招架
這也讓春節成了很多人的心理負擔
是以,春節期間能不能開心地過個好年
很大程度取決于
是否掌握與親朋好友們溝通的技巧
網友們總結出親戚春節常問的問題
主要集中在學習成績、工資獎金
催婚、買房、生孩子等人生大事上
其實,溝通的突破點主要了解
在長輩了解我們之前
我們需要先了解他們
畢竟年輕人具有更強的心理可塑性
我們轉換視角,比他們要容易得多
面對父母及其他長輩的春節必備問題
可以據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轉移注意力法
在拜訪平時喜歡提問的長輩前,我們可以向父母了解一下對方近期情況,主動關心他們的人生大事:身體健康、子孫輩的發展情況。此時,我們就隻需要安靜地做個傾聽者即可,如果還能及時給予正向回報,效果将更佳喔~
真情吐露法
對于職業發展及家庭關系經營都看起來不錯的長輩,我們可以在對方詢問工作情況和有沒有結婚對象時,适時詢問對方過去是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及如何處理職場人際關系,長輩往往會有很多人生經驗向晚輩傳授。如果長輩詢問婚戀狀況,則可以向對方請教如何與異性相處,如何經營長久穩定的親密關系。
“您說的都對”法
當長輩開始發問,要首先對長輩的關心表示感謝。即便心裡面不敢苟同,但為了避免持久戰,一定要盡可能地順着她們說,比如:“嗯嗯”;“沒錯沒錯”;“對象當然是要找的”;“我也覺得是這樣的”;“我懂、我明白、我知道、你們着急都是因為關心我,今年一定努力”;核心宗旨就是要表達你知道他們的苦心。
“苦肉計”
對于喜歡詢問工資收入及職場發展的長輩,我們可以先下手為強,訴苦:由于各種現實因素,導緻工作發展不如人意。率先做出自我檢討和評價,并适時透露獨自一人在外工作和生活的辛酸。這樣長輩估計也不忍心說難聽話,轉而安慰和鼓勵我們。
“裝聾作啞”法
當親戚詢問到一些讓自己感到不适的問題時,與其針鋒相對地弄得氛圍尴尬,不如适時地充耳不聞打哈哈。雖然逃避不是最好辦法,但總好過一言不合傷了感情,一直得不到回應,對方也不會一直自讨沒趣。“選擇性注意”、“間歇性失聰”、“持續性裝聾作啞”,是基本“生存套路”。
其實,春節時面對長輩的各種詢問
我們大可不必過于抵觸
試想一下
一年到頭見不到面
偶爾見到了寒暄幾句
未嘗不是對方關心我們的表現
很多時候親戚們頻頻問這問那
也隻是為了避免無話可說的尴尬
面對正常的關心和詢問
适當進行回應
也是一件增進彼此間感情的機會
“年俗勞動體驗”抖音部分參與活動視訊展示
小夥伴們
江蘇共青團
“迎新年 尋年味”
年俗勞動體驗挑戰沖沖沖
第五關“拜新年,送祝福”開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