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窦文濤在《圓桌派》裡面,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他有一個親戚,在小區裡經常能見到一個保安,算是點頭之交。

他有時候會給保安分享一些東西,而保安也會幫忙拎東西;

不出意外的話,這樣的關系或許會一直保持這樣有距離感的點頭之交。

但平靜被打破了。

有一天,保安跟他的親戚說,自己的妻子從鄉下來了,但是沒地方住。

是以保安就提出,能不能暫時在這個親戚家借住一晚上。

這一幕,讓親戚當時就愣住了,最後委婉拒絕。

窦文濤說,這就是“假熟關系”中的典型沖突。

你說關系不熟吧,你确實認識這個人,也能經常見面;

你說關系熟吧,你對他提出的要求又十分反感,可在他眼裡又認為是合理的。

于是,沖突就産生了。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反感家裡來客人?

看到這個問題,其實作在很多人跟親戚之間的關系,都處于“假熟關系”。

看似有親戚感情,實際上彼此之間并沒有多少交集。

要不是有一點兒血緣關系,可能連鄰居和普通朋友都比不上。

當代人對于走親訪友的态度是:

讨厭别人來自己家做客,也不喜歡去别人家串門,彼此保持着不遠不近的關系剛剛好。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種。

-01

虛假的感情:關系不熟,裝作挺熟

網上有人總結了年輕人反感走親戚的原因:

來往不多,管的挺多;

能力不行,口氣挺大;

關系不熟,裝作挺熟。

網友們讨論最多的,就是與親戚們之間“虛假”的對話。

你是學會計的,親戚問你:

“會不會算賬?幫我算個賬吧。”

你是學計算機的,親戚說:

“你會不會修手機?會不會修電腦?幫我個忙吧。”

你是學教育的,親戚說:

“那你看看,能不能幫我給我家孩子輔導一下功課?”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如果你的學曆不高,工作一般,收入不高。

這時,親戚又變成了另外一副嘴臉:

“哎,學這個專業有什麼用啊。”

“看樣子你這個學校也不怎麼樣,我孩子才高中畢業,賺錢都比你多”

“買房了嗎?買車了嗎?有對象嗎?我孩子有車有房,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你過得好,親戚希望在你身上不勞而獲;

你過得不好,有些親戚莫名的優越感,就想要踩你一腳。

這樣虛假的親戚關系,又如何不讓年輕人反感呢?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02

讨厭沒有邊界感的人,打擾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我一個好朋友給我打電話抱怨。

他說家裡來了一群“讨人厭”的親戚。

我問他:發生什麼事情了?

他說:

幾個關系不怎麼熟的親戚,來到他的城市玩,就想到去他家串門。

他尋思着:串門也沒什麼,反正很快就會走的。

沒想到,這個親戚帶來了一大家子人,兩輛車,大人孩子一共9口。

朋友下樓去接的時候,當時就傻眼了。

他隻認識其中的4個人,其餘的都是親戚家的小輩,并不認識。

朋友跟他妻子兩個人下樓迎接,愣在原地幾秒鐘。

最後不情願地帶着一群人上樓。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正常情況下,這麼多人來了,坐坐喝杯茶走不就得了?

結果到了午飯點,對方依舊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朋友就在飯店訂了十幾個菜,打算叫親戚們過去吃。

結果他們說:

“開車太累了,叫菜在家裡吃吧。”

朋友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他家100平的房子,十多個人擠在客廳裡,你能想象到多麼壓抑嗎?

吃完飯,對方還沒有要走的意思。

更可怕的是什麼?

幾個親戚甚至提出:“能不能留下幾個人,在你家裡借住一晚上。”

朋友當時就火了,直接拒絕。

如果不拒絕,他很難想象到會發生什麼事情。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讓人讨厭的,并不是某一個親戚,而是“缺乏邊界感”的這類人。

去别人家做客,沒有分寸感,不懂得察言觀色。

吃完飯了,還不走;

主人在廚房裡忙碌,他們就坐在客廳聊天;

主人收拾衛生,他們依舊坐着。

總之,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已經給對方的生活造成了影響。

現在年輕人住在樓房裡的多。

本就百十平的房子,一家三四口人住剛剛好。

可如果家裡來了一群親戚,連坐的位置都沒有。

你說,誰還願意走親戚串門?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03

更在意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被人窺視

對于當下的社會,家隻能是家,不是社交的場所。

家是具備隐私的,私密的場所。

隻有關系足夠好,足夠親密的人,才能夠進入别人的家。

除此之外,大多數人都不歡迎别人來家裡做客。

同樣的道理,他們也不喜歡去别人家串門。

“我不會給你們帶去困擾,不會打擾你們的正常生活;但我的要求也很簡單,你們别來打擾我。”

想到了我的一次經曆。

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我去外地出差沒回家,書房也沒有上鎖。

結果我回家之後,發現書櫃上少了一些檔案,還少了一部手機。

問清楚父母才知道,是親戚家的一個孩子,把我的書和手機拿走了。

雖然那部手機是閑置的,但裡面有我的一些檔案;

雖然書對我的影響不大,但拿走也應該跟我說一聲。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自己的私人空間被窺視了。

你們懂那種感覺嗎?

當下的人之是以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本質上是不希望自己的私密空間,被别人打擾、窺視。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04

又麻煩又累,還要戴着面具強顔歡笑

别人來你家做客,你要招待對方,要端茶倒水,要陪着對方聊天。

可你本來想的是: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帶着家人和孩子開車出去逛逛,吃一頓美食。

但客人的“不請自來”,打亂了你所有的計劃。

你們的關系本不熟悉,但為了給對方足夠多的尊重,你必須要強顔歡笑。

沒什麼話題,卻硬找話題聊;

沒什麼共同的圈子和交集,卻聊着漫無目的地合作。

虛情假意,尴尬中帶着一絲焦慮。

讨厭别人來家裡做客,也不喜歡去人家串門,其實是這些心理

老一輩的社交環境與當下的社交模式,是完全割裂的。

生活環境不同,所處的年代不同,生活所需要的側重點不同,都導緻兩代人的社交觀有差異。

六七十年代的人,更喜歡走親戚,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時間都在與人閑聊中度過。

而當下的人,有更豐富的生活方式,且更愛獨處,是以他們真的很不喜歡串門。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走親戚”這件事?

你反感别人來家裡做客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