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1917年,張勳以“調停府院之争”為名,率5千辮子軍進京。随即發動清皇室複辟運動,宣布溥儀複位,并恢複宣統年号。

然而,共和是人心所向。張勳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各路軍閥更是紛紛出兵征讨。

在這種情況下,辮子軍一觸即潰。張勳倉皇中隻能逃到荷蘭使館避禍,才在龍椅上坐了12天的溥儀,也不得不宣布退位。

段祺瑞在掌握政權後,對颠覆共和的張勳簽發了通緝令。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張勳)

可是為什麼,最終北洋軍閥不但沒有追究張勳的責任,他的晚年過得還極盡奢靡呢?

這是因為有一個人發揮了作用。

這個人就是張勳的夫人曹琴。

說起來,曹琴和張勳同病相憐,都是貧苦無依的孤兒。

張勳年少時,缺乏管束,有偷雞摸狗的惡習,在鄉裡惡名在外。

人窮又有惡習,這是很難讨到媳婦的。

是以活到28歲,張勳還是光棍一條。

不過,張勳窮,曹琴更窮。她的奶奶已經無力撫養她了,為了給她找條活路,她奶奶便将她許配給了張勳。

張勳沒費幾個錢便娶了個才13歲的小媳婦,這可是交上了大運。

張勳覺得自己時來運轉,該好好出去搏一搏。是以新婚不久,他便告别了曹琴,到長沙當兵去了。

沒想到他這一去,人生就發生了大逆轉。

張勳很有膽識,為人坦率直爽講義氣。再加上他還有幾分小機靈,是以他很快得到了賞識,當兵不久便被提拔為參将。

1895年,袁世凱督練新軍。聽聞張勳有勇武之名,于是将他招至麾下,先後任命他為工程營管帶和行營中軍。

庚子之亂,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場浩劫,可對張勳來說,他卻得了實惠。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慈禧)

原來,八國聯軍進京後,慈禧帶着光緒倉皇出逃。

在慈禧的授意下,李鴻章和列強簽下《辛醜條約》。獲得了極大的利益的列強,才答應不追究慈禧的責任,并退出了北京城。

既然列強走了,慈禧也該起駕回銮了。

這時,一向善于政治投機的袁世凱,立即奉上數十萬兩白銀作為路費,還命張勳率領一支隊伍為慈禧保駕護航。

張勳一路上盡職盡責,唯恐有點閃失。以至他痔瘡發作,血把褲子染濕,都不肯休息。

這個事被李蓮英巧妙地說給了慈禧聽後,慈禧大為感動。

再加上她看張勳做事穩重老成,是以在回到京城後,便提拔張勳為禦前侍衛,讓他負責自己和光緒的安保工作。

直到此時,張勳才将久居鄉下的曹琴接到京城,夫妻團聚。

此時,夫妻二人已經分居了11年之久。

曹琴雖說是鄉野出身,在做了随軍家屬後,她對丈夫卻能提供很多幫助。

當時張勳奉命駐軍于南京,但糧食補給和軍械等,都由在北京留守的曹琴負責排程。

除此外,曹琴在理财上很有天賦。

張勳多年的積蓄被她用于多種投資。由于她眼光準,她的投資獲利頗豐,是以張勳從不是缺錢的主。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張勳的辮子軍)

民國建立後,張勳自覺“在前清受恩深重”,一直不贊成共和。并多次表示,他必須效忠清皇室。

在北洋政府鼓勵大家剪辮子的時候,張勳抵死不剪,還不許自己率領的武衛前軍剪辮子。是以,張勳的辮子軍在北洋軍閥中,便成了一道特立獨行的風景。

曹琴在投資理财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共和是天下大勢所趨。是以她多次勸說張勳,希望他能順應時代潮流,擁戴共和。

無奈,張勳執意要對清皇室效忠,是以曹琴也就也隻能作罷。

1915年,袁世凱複辟失敗後,氣病交加,很快就送了性命。

此時的北洋政府也是亂作一團。雖然黎元洪是袁世凱指定的接班人,可是實權卻都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的手中。

由于二人觀點相左,沖突也越來越尖銳。但兩人的勢力旗鼓相當,誰也無法把誰排擠掉,是以這時候拉外援就成了關鍵。

張勳有兵權,又是影響力很強的老北洋軍閥。是以黎元洪給他寫信,召他入京調停。

對于張勳而言,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知道,北洋政府建立後,張勳一直不甘心,早在他駐紮徐州時,便一直在做複辟的準備。

是以,張勳得到黎元洪的召令後,迅速率領5000辮子軍進了北京城。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張勳複辟舊照)

據《複辟始末記》記載,張勳率領辮子軍進京後,曹琴聽聞了消息,立刻追到京城,對他苦口婆心的勸說,請他回徐州,但張勳執意不肯。

無奈之下,曹琴見張勳和康有為等人經常密謀到深夜。由于放心不下,她便命仆役婢女常常執役于張勳和康有為前。明說是供他們差遣用,實則是監聽他們都說了什麼話。

結果,這話自然讓曹琴心驚肉跳。等張勳進入内室後,她便率領張勳最寵愛的小妾和孩子們跪在張勳面前,痛哭不止,哀求他傳回徐州。

但是,不論曹琴怎麼哭求,張勳卻依舊不肯改變主意。甚至還當着小妾和孩子們的面,對她大聲訓斥。

曹琴見無法扭轉張勳的想法,隻得悄悄找來堂侄,給了他一支30萬的銀票,命他前往廣州,将銀票交給孫文,用于支援革命。

曹琴不愧很有政治眼光。她這一舉動,不光是為張勳铤而走險買單,也是為子孫後代留了一條生路。

果然,張勳複辟很快就因各路軍閥的讨伐而失敗。

張勳犯了複辟之罪,為何晚年還能生活奢靡,原來有人幫了他

(段祺瑞)

由于有曹琴支援革命的這一舉措,段祺瑞執掌政權後,雖然發了全國通緝張勳的指令,但由于孫文卻從中斡旋,他還是以“時世多艱,人才難得”的理由,請求赦免張勳他的罪行。

此後,張勳便一直在天津做寓公。由于他很有影響力,張作霖等人曾多次請他出山,但都被他謝絕了。

之是以如此,張勳是看得明白,出山沒用,再無可能複辟清王朝了。更重要的是,他名下的資産有6千多萬。另外以他的名義開設的錢莊、金鋪、電影院、銀行、工廠等更是多達70多家,這些投資每年獲利豐厚,足以讓他過上極盡奢靡的生活了。

而這些投資,張勳不過是個挂名,真正負責的人,正是與他同甘共苦的夫人曹琴。

正因如此,張勳事事離不開曹琴這位賢内助,對她 “事之若母,家庭事無大小,俱一一問過”。

(參考資料:《複辟始末記》《北洋風雲人物:張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