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波蒂埃出生于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的一個農民家庭,盡管出生在邁阿密,但他卻是巴哈馬群島凱特島的本土人。自幼家境貧賽的西德尼·波蒂埃隻受過18個月的正規教育。18歲時,西德尼·波蒂埃來到紐約,在上面看到了招聘演員的工作。于是前往應聘,但因為沒有學習過表演而被拒之門外。為此,西德尼·波蒂埃重新找了一份洗碗的工作,掙了足夠的錢後,報考了美國黑人劇院(Negro Theatre)學習表演,并立志成為一名演員

1945年,西德尼·波蒂埃參演了百老彙舞台劇《Lysistrata》,飾演一個有十二句台詞的年輕士兵;幾個月後,西德尼·波蒂埃成為了舞台劇《安娜·盧卡斯塔》的一名臨時演員;同年,參演了電影《那佛羅少年》,這是他首次在電影中亮相。
因受到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的制片人達裡爾·F·紮努克的賞識,他接拍了劇情片《無路可走》,在片中飾演努力救治搶劫犯的“盧瑟·布魯克斯博士”,這是他首部主演的電影。
1958年,與托尼·柯蒂斯聯袂主演了犯罪電影《掙脫鎖鍊》,兩人在片中分飾膚色不同但被鎖鍊鎖在一起的犯人,西德尼·波蒂埃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成為首個獲此提名的黑人演員。
1963年,領銜主演了劇情片《原野百合花》,在片中飾演熱心助人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憑借該角色獲得了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黑人演員 。
2002年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06年,獲得了法國“藝術文學巨匠”獎。2009年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2010年,在紀錄片《百老彙:遠去的黃金年代》中出鏡。2016年獲得了第6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