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toutiao-origin="h2">故鄉 你在何方</h1>
文|王玉芹
伴随着村子最後一座房屋的轟然倒下,昔日魂牽夢繞的故鄉被夷為平地。
數日後,那破爛不堪的碎石瓦礫被一馬平川、整齊的黃土地所替代。
而今,一望無際的麥田裡勃勃生機,仿佛還能聽到小麥生長而發出的竊竊私語。隻有村東的“東普天河”和村南的“扁擔河”依舊還唱着歡樂的歌兒!也隻有這兩條兒時嬉戲的小河,尚能給尋找故鄉的我指出老家的大體方位。奶奶爺爺還長眠在家鄉的故土裡。每當想到這些,淚水便模糊了雙眼----------故鄉,你在何方?
離開故鄉來到縣城雖已四十餘年,離開後也未曾在老屋居住過。但是每逢上墳的日子總是要到老院子裡轉上幾圈,順便看看那棵給我兒時帶來甜蜜回憶的大棗樹,是否還是那樣茂盛而亭亭玉立?南院那幾棵自生的洋槐樹,是否還堅守在那裡?迎接我們的到來?
人往往隻有到此時,心裡才覺得異常踏實,這才是我的根。

老屋和我同齡,我和奶奶在這裡度過了幸福而快樂的童年。 冬天,每當夜幕降臨,周圍顯得格外甯靜,偶爾能聽到幾聲狗叫。晚飯後,奶奶吹滅那一盞隻有豆粒大火苗的煤油燈,屋裡就瞬間變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我們依偎在奶奶的身旁,聽奶奶講那些民間流傳的小故事。奶奶沒有文化,她講的故事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卻蘊含着很深的哲理。她的言傳身教使我們受益匪淺,也讓我們漸漸懂得了勤儉、純樸、善良、感恩。
夏天,我們借着皎潔的月光,在庭院中間放一個用蘆葦編制的草苫子,在上面鋪一床褥子,躺在上面乘涼的同時,凝視着夜空的繁星,盯着那顆最亮的星星。突然出現的一顆流星讓我們興奮不已。奶奶的蒲扇給我們驅趕蚊子的同時也帶來絲絲涼意,不知不覺中我們便進入甜美的夢鄉。
我的童年雖然在物質極度貧乏的農村度過,可這農村卻有着一種說不出的美與快樂。童年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趣事常常把我帶入美好的回憶裡。童年的遊戲是一道永駐心田的風景!我們在一起玩玻璃球、踢毽子、捉迷藏、老鷹捉小雞、抽陀螺等等。遊戲的種類美不勝數,而且玩具大都是我們親手制作。這些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昔日,走在故鄉的大街上,曾經體會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意境和滋味。而如今的兒童,你們又在何方?
故鄉的小河曾留下我們下水摸魚發出的歡笑聲,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也曾留下我們腳踏的足迹,承載着希望和夢想的白楊樹已成了我永久的記憶。兒時經常割草的村西“西下凹”和村北“管道壕”依舊躺在那裡,它仍然是我們向往的好去處。村中的葦子灣曾經是我們尋找“谷笛”、“牛角”等美味野果的“天堂”,是我們逮螞蚱、捉螳螂的好去處,它早已填平而不複存在,村後和奶奶艱難挑水的甜水井也早已被自來水替代……
這一幕幕的情景,時常出現在我的夢萦裡。而我們的後代,又有誰可曾記住自己的故鄉,我想,也隻有再在《村志》裡尋覓吧。
鄉愁,濃郁的鄉愁,耳畔中又想起了餘光中的《鄉愁》……
(作者:王玉芹,女,中共黨員,山東禹城市某國企退休幹部,喜歡拍打文字,感悟人生!)
壹點号河南王豫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