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曆史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羅斯福新政

曆史角-九年級世界曆史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羅斯福新政

雯論注:快接近尾聲了~

第十一子產品: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講:羅斯福新政知識要點及習題提煉:

一、從繁榮到危機:

1、經濟繁榮:20世界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産業迅猛發展。(敲黑闆知識點:新興産業迅猛發展得益于生産技術的革新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廣泛應用。)

2、經濟大危機: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沖突,即生産的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沖突。

(2)直接原因:市場供需沖突。

(3)實質:生産相對過剩。

(4)爆發: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價格突然暴跌,危機開始。

(5)表現:工業生産下降、貿易銳減、物價暴漲、銀行破産、失業人數劇增。

(6)特點:

①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②大危機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和除蘇聯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遭遇的規模最大、曆時最長、影響最深刻的經濟危機。

(7)影響:使人民生活惡化,生産遭到嚴重破壞,引發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

二、羅斯福新政:

1、時間:1933年。

2、目的: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扭轉經濟形勢。

3、特點:國家幹預。

4、羅斯福新政“新”的展現:

(1)新的理論和新的政策:從主張放任經濟發展的自由主義到倡導國家幹預的凱恩斯主義。

(2)新的特點:盡量避免國有化形式,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同時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勞工和小生産者的措施,以緩和階級沖突。

(3)新的起點:是對生産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把美國的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推向美國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二戰後,這種模式被普遍采用,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5、主要内容:

(1)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複銀行信用。

(2)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和調整中心措施:

①通過《全國工業複興法》,制定公平競争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

②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确定最低工資标準,限制工時。

③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範圍内維護勞工合法權益。

(3)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産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産量,穩定農産品價格。

(4)推行“以工代赈”: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

(5)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①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②建立應急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

6、評價:

(1)曆史意義:

①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複蘇,工業生産有所恢複,就業人數逐漸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複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産生了深遠影響。

(2)局限性: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沖突。

世界曆史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羅斯福新政

7、羅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與雄厚的經濟實力,使政府有能力幹預國家經濟。

(2)獨立戰争以來形成的民主傳統為其成功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鑒了當時社會主義蘇聯計劃經濟的成功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