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開幕式大會在北外灘世界會客廳召開。大會上,包括“上海指數”、《上海手冊》兩大重磅成果釋出。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世界城市日的起源地。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将上海打造成為世界城市日的永久主場,做出更大影響力,展現更多上海元素和上海聲音。“上海指數”綜合名額體系架構和2021版《上海手冊》,正是上海元素和上海聲音的充分展現。
“上海指數”綜合名額體系架構,是全球首個以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治理“五位一體”理念為基礎架構設定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體系,旨在成為科學評估和持續監測全球城市持續發展進步水準的內建性應用工具,評估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進步水準,推廣“以人為本”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
根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等權威國際檔案,基于聯合國人居署提出的《全球城市監測架構》,中方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研發了“上海指數”。該指數可以幫助城市評估和反映其在可持續城市化方面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進而幫助城市确定或調整發展重點,推動全球城市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和《新城市議程》,進而引領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上海指數”,注重展現“人民城市”的理念,由一項綜合指數和若幹主題指數構成。其中,綜合指數衡量城市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總體進步水準。主題指數與城市日主題、城市發展熱點等議題結合,側重對特定領域的評估。
“上海指數”名額體系由核心名額和适應性名額組成。核心名額覆寫全球各類城市,穩定通用于不同發展水準和人口規模的城市。适應性名額則根據城市量級和規模分類測算。綜合指數和主題指數全部由核心名額和适應性名額進行支撐。相關名額重點圍繞權威性、客觀性、科學性、可擷取性和适應性五個标準。名額覆寫教育、交通、基礎設施、就業、社會保障、公衆參與、污染物排放、公共空間、應急響應等領域。
“上海指數”将突顯上海智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提高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話語權做出重要貢獻。
《上海手冊》即《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由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展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編。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展覽局達成的共識,自2011年以來,上海與人居署、國展局按照“五年總編,每年報告”的模式共同修編《上海手冊》。
手冊中英文版于2011年首次釋出,自2016年後出版年度報告,今年是第七次修編,已成為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知識産品和聯合國2030議程與新城市議程的重要工作檔案,也是開展多邊合作的可更新國際檔案,得到了聯合國人居署和國展局的高度重視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每年釋出的手冊,都會圍繞年度主題,遴選經濟、社會、環境、文化和治理等領域的優秀案例進行彙編,中國和上海的相關案例均有入選。
上海是人民城市建設理念首創地、城市治理案例的最佳實踐地。近年來,上海不斷探索超大城市治理這一重大實踐命題,形成了一批全面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準的可複制可推廣經驗,為推動我國城市高品質發展創造了經驗、提供了樣闆,同時也為世界超大城市建設和治理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2021版《上海手冊》是在回顧過去5年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實踐經驗基礎上進行的第三次總體修編,主題為“城市可持續發展:以綠色低碳推動包容性增長”。手冊在呈現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案例的同時,還針對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政策建議,交流近年來城市實踐的新經驗,傳播城市發展的先進理念,以期為城市管理者和相關規劃專業人士提供有益的借鑒。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圖蟲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