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年的小曲兒

作者:梅靜
童年的小曲兒

兒時念唱的小曲兒,内容多是和夏天有關的。

奶奶的蒲扇一搖,孩子們眨巴着眼就有了困意,不用孩子請求,奶奶就搬出念叨了無數遍的小曲兒:“好涼快,好涼快,大豆米飯就鹹菜;好熱乎,好熱乎,大豆米飯就豆腐。”小曲兒有一種魔力,就是再怎麼聽也不厭倦,現在看來,除了它通俗易懂的原因,還在于内容有生活氣息,不空洞,其實它們也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小詩,押着韻腳,讀起來琅琅上口。

小曲兒内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每一個場景都能在小曲兒裡找到,孩子坐在小闆凳上,央求奶奶講個小曲兒,奶奶不用動腦筋看着小闆凳張口就來了:“闆凳闆凳摞摞,裡頭住着哥哥,哥哥出來買菜,裡頭住着奶奶,奶奶出來燒香,裡頭住着姑娘,姑娘出來磕頭,裡頭住着黃鼬,黃鼬出來拉雞,裡頭住着騷魚兒,騷魚兒出來下蛋,噼啪,兩半,你一半,俺一半,留下一半做菜飯,做不中,點着燈,點不着,薅你婆婆老白毛。”這樣的小曲兒算是長一點的,但孩子們都背得過,想背不過都難,一句推着一句出來,符合孩子們天生喜歡逗趣的心理,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生靈與人物,也都是熟悉的,和那個煤油燈時代的生活場景很相近,那時候比較高貴的小闆凳四個腿之間是有薄闆擋着的,好奇的小孩子會覺得空洞洞的闆凳裡真的很神秘。

孩子們不午睡,大中午的就跑到村南橋上玩,奶奶心疼孩子累了,或想讓孩子休息了,也是用講小曲兒的方式讓孩子安靜一會兒,孩子盤腳坐在地上,奶奶說:你想聽個啥曲兒?孩子看見楊樹葉子嘩啦啦響,也是不用動腦子就想讓講個楊樹葉子的曲兒,奶奶也不用想,張口就來:楊嘎嘎葉,水裡漂,誰和姐姐一般高?我和姐姐一般高。姐姐騎着大紅馬,我就騎着樹柯杈,姐姐戴着金墜墜,我就戴着麥穗穗,姐姐抱着金娃娃,我就抱着癞蛤蟆,扔到井裡它不死,扔到河裡它咕呱。

舊時人家的孩子們多,人們也有重男輕女的傳統意識,像這曲兒聽起來就很新穎,雖有“我”的小小失意,但更多的是為姐姐能得到大人的呵護而感到欣慰。

一首首小曲兒能流傳下來,都有正能量和樂趣在其中,像這首黎明時分的曲兒:“更更更,天明了,老鼠上了棚了,雀兒也吃了米了,大姐二姐都該起了,大姐起來掃院子,二姐起來拐線子,三姐起來擀面子,誰來了,張姐夫,帶着一眼赤馬糊,我說給他摳了吧,他就留着回家糊窗戶。”在小曲兒中,一幅農家清晨的庭院畫躍然紙上,看孩子們多勤快,默默地做着自己該做的事,平淡中突然轉折,氣氛熱鬧起來,是張姐夫來了,張姐夫一定起了早,連臉也沒顧上洗,眼角還帶着眼屎,一進門就開起玩笑來,這和舊時親友相見互相作揖是不相符的,這樣的表達更與人們見面喜歡熱熱鬧鬧的天性接近,與生活坦坦蕩蕩的本真接近。

小曲兒裡寫的更多的是晚上,“星星,挎着一籃子燒餅,你去哪兒?我去看看俺公公。吃的什麼飯哎?喝的涼水,餾的冰淩。吃飽了嗎?吃了個響飽,餓得腰疼。”夏夜滿天星,在房上歇夜的時候最适合講這樣的小曲兒了,念在嘴裡就有了清涼意,小曲兒裡有很孝順的媳婦,有很好笑的對話,聽起來是那麼幽默。

走親戚的場景在小曲兒裡是很多的,有歌頌也有鞭撻,像這首小曲兒就批評了嫂子的不懂事:椿樹椿,槐樹槐,槐樹底下打涼台,人家的閨女都來了,俺那閨女還不來,瞅瞅不來,瞅瞅不來,一瞅,來了,騎着驢兒,拿着鞭,穿着小鞋露着尖,爹爹看見抱包袱,嫂嫂看見扭一扭,你甭扭,你甭瞅,俺當天來哩當天走,不吃你家飯,不喝你家酒。

從小曲兒裡可看出父母對嫁出去的閨女是多麼想念,而不懂事的嫂嫂就不一樣了,看見了扭一扭表示不歡迎,閨女也不用低三下四啊,騎着驢兒來,從打扮也可看出在婆家的生活很不錯,既然不歡迎就不住了,看看父母安好就放心了。想想小曲兒是很教育人的,如果正好有嫂嫂那樣心理的人讀到它,一定會臉紅了。

“拉鋸,扯鋸,姥娘門啊唱大戲,叫誰去,叫俺去,去的時候沒啥拿,門仡佬裡有個大西瓜,打開,紅瓤,黑籽,撥拉撥拉小妮兒。”就是不出門,大人和孩子在炕上說着小曲兒也不覺得無聊,拉着孩子的手,像拉鋸一樣互動着,孩子很開心地笑着。在很小的時候,姥娘家就以詩與遠方的形象種在了素樸的心裡,小曲兒裡的“我”多是以“俺”表達出來的,真是純樸極了,不用雕飾,不必僞裝,展現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孩子們多了,大人就用另外的小曲兒和孩子互動:“盤,盤,盤腳年,腳年整,烙月餅,月餅花,二百八,一群小妮兒都蜷下。”孩子們圍成圈盤腿而坐,小手在小腳上拍着,在奶聲奶氣的呼喊裡分外開心,這小曲兒有的隻押個韻腳,沒有内容,孩子同樣喜歡它,莫名地喜歡。

小曲兒裡有果實:“小蔓菁,是紅哩”;有蔬菜:“白菜,心裡黃”;有小動物:“小白雞,窩裡卧”......小時候,孩子們就是在背小曲兒的氛圍裡長大的,他們可能不會背古詩,但哪一首小曲兒不是詩呢,它教孩子們做怎樣的人,教孩子們在小曲兒裡感受生活,在小曲兒裡暢想與向往,在小曲兒裡學會仁慈與悲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