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童年的小曲儿

作者:梅静
童年的小曲儿

儿时念唱的小曲儿,内容多是和夏天有关的。

奶奶的蒲扇一摇,孩子们眨巴着眼就有了困意,不用孩子请求,奶奶就搬出念叨了无数遍的小曲儿:“好凉快,好凉快,大豆米饭就咸菜;好热乎,好热乎,大豆米饭就豆腐。”小曲儿有一种魔力,就是再怎么听也不厌倦,现在看来,除了它通俗易懂的原因,还在于内容有生活气息,不空洞,其实它们也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押着韵脚,读起来琅琅上口。

小曲儿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每一个场景都能在小曲儿里找到,孩子坐在小板凳上,央求奶奶讲个小曲儿,奶奶不用动脑筋看着小板凳张口就来了:“板凳板凳摞摞,里头住着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头住着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住着姑娘,姑娘出来磕头,里头住着黄鼬,黄鼬出来拉鸡,里头住着骚鱼儿,骚鱼儿出来下蛋,噼啪,两半,你一半,俺一半,留下一半做菜饭,做不中,点着灯,点不着,薅你婆婆老白毛。”这样的小曲儿算是长一点的,但孩子们都背得过,想背不过都难,一句推着一句出来,符合孩子们天生喜欢逗趣的心理,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生灵与人物,也都是熟悉的,和那个煤油灯时代的生活场景很相近,那时候比较高贵的小板凳四个腿之间是有薄板挡着的,好奇的小孩子会觉得空洞洞的板凳里真的很神秘。

孩子们不午睡,大中午的就跑到村南桥上玩,奶奶心疼孩子累了,或想让孩子休息了,也是用讲小曲儿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孩子盘脚坐在地上,奶奶说:你想听个啥曲儿?孩子看见杨树叶子哗啦啦响,也是不用动脑子就想让讲个杨树叶子的曲儿,奶奶也不用想,张口就来:杨嘎嘎叶,水里漂,谁和姐姐一般高?我和姐姐一般高。姐姐骑着大红马,我就骑着树柯杈,姐姐戴着金坠坠,我就戴着麦穗穗,姐姐抱着金娃娃,我就抱着癞蛤蟆,扔到井里它不死,扔到河里它咕呱。

旧时人家的孩子们多,人们也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像这曲儿听起来就很新颖,虽有“我”的小小失意,但更多的是为姐姐能得到大人的呵护而感到欣慰。

一首首小曲儿能流传下来,都有正能量和乐趣在其中,像这首黎明时分的曲儿:“更更更,天明了,老鼠上了棚了,雀儿也吃了米了,大姐二姐都该起了,大姐起来扫院子,二姐起来拐线子,三姐起来擀面子,谁来了,张姐夫,带着一眼赤马糊,我说给他抠了吧,他就留着回家糊窗户。”在小曲儿中,一幅农家清晨的庭院画跃然纸上,看孩子们多勤快,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平淡中突然转折,气氛热闹起来,是张姐夫来了,张姐夫一定起了早,连脸也没顾上洗,眼角还带着眼屎,一进门就开起玩笑来,这和旧时亲友相见互相作揖是不相符的,这样的表达更与人们见面喜欢热热闹闹的天性接近,与生活坦坦荡荡的本真接近。

小曲儿里写的更多的是晚上,“星星,挎着一篮子烧饼,你去哪儿?我去看看俺公公。吃的什么饭哎?喝的凉水,馏的冰凌。吃饱了吗?吃了个响饱,饿得腰疼。”夏夜满天星,在房上歇夜的时候最适合讲这样的小曲儿了,念在嘴里就有了清凉意,小曲儿里有很孝顺的媳妇,有很好笑的对话,听起来是那么幽默。

走亲戚的场景在小曲儿里是很多的,有歌颂也有鞭挞,像这首小曲儿就批评了嫂子的不懂事:椿树椿,槐树槐,槐树底下打凉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那闺女还不来,瞅瞅不来,瞅瞅不来,一瞅,来了,骑着驴儿,拿着鞭,穿着小鞋露着尖,爹爹看见抱包袱,嫂嫂看见扭一扭,你甭扭,你甭瞅,俺当天来哩当天走,不吃你家饭,不喝你家酒。

从小曲儿里可看出父母对嫁出去的闺女是多么想念,而不懂事的嫂嫂就不一样了,看见了扭一扭表示不欢迎,闺女也不用低三下四啊,骑着驴儿来,从打扮也可看出在婆家的生活很不错,既然不欢迎就不住了,看看父母安好就放心了。想想小曲儿是很教育人的,如果正好有嫂嫂那样心理的人读到它,一定会脸红了。

“拉锯,扯锯,姥娘门啊唱大戏,叫谁去,叫俺去,去的时候没啥拿,门仡佬里有个大西瓜,打开,红瓤,黑籽,拨拉拨拉小妮儿。”就是不出门,大人和孩子在炕上说着小曲儿也不觉得无聊,拉着孩子的手,像拉锯一样互动着,孩子很开心地笑着。在很小的时候,姥娘家就以诗与远方的形象种在了素朴的心里,小曲儿里的“我”多是以“俺”表达出来的,真是纯朴极了,不用雕饰,不必伪装,展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孩子们多了,大人就用另外的小曲儿和孩子互动:“盘,盘,盘脚年,脚年整,烙月饼,月饼花,二百八,一群小妮儿都蜷下。”孩子们围成圈盘腿而坐,小手在小脚上拍着,在奶声奶气的呼喊里分外开心,这小曲儿有的只押个韵脚,没有内容,孩子同样喜欢它,莫名地喜欢。

小曲儿里有果实:“小蔓菁,是红哩”;有蔬菜:“小白菜,心里黄”;有小动物:“小白鸡,窝里卧”......小时候,孩子们就是在背小曲儿的氛围里长大的,他们可能不会背古诗,但哪一首小曲儿不是诗呢,它教孩子们做怎样的人,教孩子们在小曲儿里感受生活,在小曲儿里畅想与向往,在小曲儿里学会仁慈与悲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