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作者:张着急不着急

大家好,我是张着急不着急,我又回来了,在前面几期呢,我和大家聊到了很多的音乐故事,那么今天呢,我们来聊一点儿不一样的,有人说,别卖关子,赶紧的,好好好我马上揭晓。

作为德云铁粉的我,今天我们要聊的呢,就是现在最火的相声天团,大声告诉我他们是,对啦,就是我们的 — 德云社。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今天带大家回顾一下德云社中各位角儿们在相声中唱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曲和快板书。

好!那我们开始吧!

Top 1《探清水河》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张云雷(前)和搭档杨九郎(后)

“桃叶儿那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在其位的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说起《探清水河》,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哪位角儿,哈哈,是不是辫儿哥哥张云雷,可是我想到咱们的郭德纲老师,嘿嘿。

《探清水河》原本是北京小曲,在当时是流行于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村的叙事歌,讲述了清末民初发生在火器营村的一个类似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过去北京有打磨厂,主要是主营印刷的一些小作坊,《探清水河》堪比近代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

Top 2《送情郎》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岳云鹏(前)和搭档孙越(后)

“小妹妹送我的郎啊,送到了大门东啊,偏赶上这个老天爷下雨又刮风啊,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儿好啊”每当我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啊,我的脑海里,就在自动脑补岳云鹏唱这首小曲的画面。

《送情郎》原来是一首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的民歌,描述的本是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表明了情人之间分离的伤情,其旋律源于我国古代的《孟姜女调》,发源于江苏苏州,后传入山东,东北,安徽等地,目前苏州民歌中尚存有原始版本,黄梅戏中也存在同名版本,《送情郎》作为一首民间歌曲口口相传, 经不同艺人的加工与演绎,歌词略有不同。《送情郎》是一个传统的相声节目,后来传入东北二人转,后来又回归相声。东北二人转的送情郎分为了江南版和江北版,江南版的调子近似于相声的。近年来,送情郎广为流行,在德云社的相声中经常演唱,一般在相声最后结束返场时唱。现在普遍流行版本有郭德纲,岳云鹏,闫学晶等艺人演唱的版本。

Top 3快板书《同仁堂》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郭德纲(左) 高峰(中) 于谦(右)

“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先生这个好比甩手自在王,药王爷就在当中坐,十大名医列两旁”。这是我会的第一段快板书,我最早是在郭德纲,于谦,高峰老师的群口相声《数来宝》中听到的

众所周知,同仁堂自古以来就是药铺,那么快板书《同仁堂》中,也是全本描写了上百种药材,其中有一段“有几味草药您先尝,先轧这个牛黄与狗宝,再轧槟榔与麝香。”这短短的几句中就描写了几味药材。但是提到快板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快板界的三大流派“王高李”,这三大派分别是王凤山,高凤山,李润杰,这三大派也是各有各的特点,高派的板亮,声音响,王派的板较碎,李派的板中中正正;快板书《同仁堂》就是高派的代表作。那么我们的“相声皇后”于谦老师作为高派传人,也自然会在表演中表演《同仁堂》。

Top4 《破鞋漏脚尖》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张鹤伦(左)和搭档郎鹤焱(右)

“哎哟我的天儿 破鞋漏脚尖儿 老师让俺交学费 俺说等两天”,这首小曲是德云社相声演员张鹤伦的一首歪唱,已经在多个场合进行过表演,成为了除《探清水河》《送情郎》之外,各位德云男孩,德云女孩口中经常哼哼的小曲儿。

Top 5《大实话》

盘点那些耳熟能详的德云小曲

德云社全体演员

“说天亲,天可不算亲,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听到小曲里的这一句,想必各位德云粉丝们都不会陌生,这就是郭德纲老师经常带领徒弟们唱的《大实话》;

《大实话》,这首小曲是德云社创始人之一张文顺所作。早年间,在郭德纲定期开办北京相声大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实话》都作为德云社的“社歌”,在每一场德云社演出的最后作为保留节目出现,《大实话》的曲词大致分为两个长短版本,长版(全本)当年由张文顺先生进行“量活”,但是在张文顺先生去世后,再无全本大实话;短版由于谦老师进行“量活”,其中过一次修改,这个修改后的版本在2010年9月12日的中秋节(纲丝节)演出上,即2010年夏秋之交的风波过后德云社的首次复演后出现。

好啦,今天的这一期,就到这儿了,下期想听啥,评论区告诉我!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