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作者:包不同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中國平安再次交出了一份頗有含金量的答卷。

10月27日,中國平安公布了三季報,裡頭的資料令人眼前一亮:

2021年前三季度,集團實作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187.37億元,同比增長9.2%,年化營運ROE為20.3%;

截至9月末,個人客戶數超2.25億,較年初增長3.1%;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個人客戶數8774萬,占比提升至39.0%。

在疫情黑天鵝反複撲騰的日子裡,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持續做強金融主業的同時,平安還在探索新的邊界。

今年以來,在"打造有溫度的金融"理念下,平安着力推動"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融合,不斷完善醫療生态圈。

平安的這條“第二增長曲線”,開始加速上揚。

1

平安的“進化”

最近,平安有了新動作。

10月28日,中國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兩地同步挂牌成立。

這是平安在高端健康管理領域的重要布局。據了解,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将分别依托北大國際醫院和平安龍華醫院等醫療資源,為客戶提供預防、醫療、康複等全閉環健康管理服務。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平安(深圳)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揭牌

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主攻金融的平安,為什麼做起了健康管理中心?

其實很好了解。在過去,人們買保險如健康險、壽險等,初衷往往是希望在自己生病時拿到保險金。但在國家推行健康戰略的背景下,險企開始扭轉人們對保險的理念:

從治病為中心轉向健康為中心。

這也意味着,從此以後,保險單不再是一張冷冰冰的合同,而是從生效日起就能得到的一種呵護。

而平安,正是“保險+健康”模式的先行者。據了解,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緻力打造行業最佳健康産品與服務場景,提供包括高端體檢、健康咨詢、健康風險幹預、慢病管理、營養運動指導、心理和睡眠健康、綠色就醫通道等綜合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同時融合保險規劃、保險支付等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大健康保險生态服務。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的落地,有着裡程碑式的意義。

在此之前,平安已經全面布局醫療生态圈戰略,例如平安健康持續更新、收購方正集團、将北大醫療資源盡數收入麾下。這一系列動作背後,平安的醫療生态圈,已經漸成氣候。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平安整體醫療闆塊已累計服務187個城市,賦能超4.3萬家醫療機構,惠及約112萬名醫生、服務322萬慢病患者。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在這個基礎之上,平安的醫療生态圈,還在不斷進化。

2

中國版“聯合健康”,重塑估值體系

平安的“進化”,與時代變化是同頻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

聯合國的傳統标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新标準是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7%)

無論是傳統标準還是新标準,本次統計資料都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随着社會老齡化的加深,“保險+健康”已經成為一個未來趨勢。這一點,在國外已經得到了驗證。從美國醫療機構排行榜和世界500強排行榜看,排行靠前的機構,都是"保險+健康管理"模式的公司。

在這其中,聯合健康 (UNH.US)更是佼佼者。這家成立于1974年的企業,是美國規模最大的商業健康險保險公司,2020年實作營收2571.1億美元,總營運利潤高達224.1億美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股價,10年時間漲了近10倍,目前市值超過4200億美元。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聯合健康 (UNH.US)K線圖,來源富途牛牛

“長牛”的背後,正在于聯合健康用"保險+醫療"的HMO模式(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維護組織)成功打造出了一個商業閉環。

而如今的平安,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最接近、甚至有望超越聯合健康的險企。

中國平安,有這樣的底氣。用平安聯席CEO陳心穎的話來說,平安醫療生态圈有四點獨特的優勢:

1、經驗優勢(30年的健康管理經驗)

2、科技優勢(截至2021年9月末,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5423項,累計達36835項)

3、龐大的客群基礎(超2億金融客戶,在商保方面有近6500萬人壽保險使用者,健康險保費規模國内排名第一)

4、全球領先的資源優勢(連接配接線下4000多家醫院,包括1100多家海外頂尖的醫療機構)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之上,平安集團還在不斷構築醫療生态圈,讓“保險+健康”戰略落到實處。

在客戶全周期健康管理上,平安更新新重疾險“平安臻享RUN”服務計劃,可以對客戶進行持續健康和亞健康管理,提供慢病管理、疾病管理等場景下全方位陪伴式服務。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在養老領域,平安的高端綜合康養社群“頤年城”打造集全景醫療、智慧社群、精細養護、樂享生活為一體的醫養結合綜合體項目,助力未來養老問題的解決。

在建構醫療生态圈上,平安将醫療管理機構、使用者、服務、支付、科技端等醫療産業各環節參與者形成閉環……

在這個模式下,不久的将來,平安的保險業務,尤其是壽險,将和醫療生态圈深度融合。從過去出險理賠,到如今把健康管理嵌入保單設計,平安與客戶的接觸不再隻是從出險開始,而是從健康時候的身體管理開始,對使用者進行全周期的服務,有效解決了與使用者低頻互動的行業痛點。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時至今日,借助集團的醫療生态圈優勢,平安人壽已經為客戶覆寫了1500家以上的三甲醫院,大概有超過3萬個主任級醫生為他們提供服務。

經由“保險+醫療健康”的模式,平安形成了一個良性鍊路:

健康管理做的越好,收上來的保費風險就更低。

随着平安的戰略深化、醫療生态圈的不斷完善,業務的關聯效應和營運模式将會産生強烈的正向回報,最終有望為平安打開更大的估值空間。

正如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先生所說——

金融是平安的現在時,醫療是平安的未來時。

3

醫療反哺金融,開啟第二增長曲線

平安的醫療生态圈,無疑是站在“平安集團”這個巨人的肩膀之上的。

例如,目前平安集團旗下有醫療産品庫、疾病庫、處方治療庫、個人健康庫、醫療資源庫等5大庫,産生的模型和成果,加上平安健康自有的近12億就診資料、400萬專業的問題答案庫,以及AI覆寫2000+種常見病的診療,為平安健康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助力。

技術之外,還有客戶積澱、生态協同、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援。

反過來看,醫療生态圈對整個平安集團的反哺,同樣充滿想象。

在平安集團2021年的中報裡,這種迹象已經顯現。在獲客和客戶留存方面,平安超2.23億個人客戶中,有近62%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生态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達3.2個,客均AUM達4.1萬元,分别為不使用醫療生态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2.6倍!

從業績上來看,僅平安健康的醫療服務就貢獻收入10.67億元,同比增長50.6%。

醫療生态圈破風而來!平安的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上揚

這還隻是剛剛開始。2020年,我國保費收入為8千億,預計在2025年達到2萬億。其中,政策鼓勵商保提升健康管理部分,可達保費20%。對平安來說,醫療健康觸角的延伸,無疑是天然的優勢。

這些優勢,将幫助平安在HMO模式的探索上領先于國内其他企業。一個打通使用者、患者、醫院、醫生、保險、醫藥、支付等各方大資料孤島的閉環,正在形成。

不難想象,醫療生态圈開啟的第二曲線,将把平安帶入一個新的時代。

4

結語

我們身處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之中。

變局的中心,赫然是四個大字: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除了物質上的追求,還應該有更廣泛的含義,而“全民健康”,必定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早在2019年6月,高層就釋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戰略明确指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标志。

回過頭來看,平安在健康醫療領域的一系列布局,就是想要打造一個比聯合健康更強大、更适配本土環境的“中國版聯合健康”。

在“全民健康”這條道路上,平安無疑是一個踐行者和開拓者。

“東亞病夫”的屈辱帽子,中國人已經摘下很久了。但它一直在提醒着我們,健康,關乎一個民族的命運。

這個命運,需要更多像平安這樣的捍衛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