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作者:包不同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中国平安再次交出了一份颇有含金量的答卷。

10月27日,中国平安公布了三季报,里头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

2021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87.37亿元,同比增长9.2%,年化营运ROE为20.3%;

截至9月末,个人客户数超2.25亿,较年初增长3.1%;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8774万,占比提升至39.0%。

在疫情黑天鹅反复扑腾的日子里,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做强金融主业的同时,平安还在探索新的边界。

今年以来,在"打造有温度的金融"理念下,平安着力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融合,不断完善医疗生态圈。

平安的这条“第二增长曲线”,开始加速上扬。

1

平安的“进化”

最近,平安有了新动作。

10月28日,中国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挂牌成立。

这是平安在高端健康管理领域的重要布局。据了解,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将分别依托北大国际医院和平安龙华医院等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全闭环健康管理服务。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平安(深圳)高端健康管理中心揭牌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主攻金融的平安,为什么做起了健康管理中心?

其实很好理解。在过去,人们买保险如健康险、寿险等,初衷往往是希望在自己生病时拿到保险金。但在国家推行健康战略的背景下,险企开始扭转人们对保险的理念:

从治病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

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保险单不再是一张冷冰冰的合同,而是从生效日起就能得到的一种呵护。

而平安,正是“保险+健康”模式的先行者。据了解,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致力打造行业最佳健康产品与服务场景,提供包括高端体检、健康咨询、健康风险干预、慢病管理、营养运动指导、心理和睡眠健康、绿色就医通道等综合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同时融合保险规划、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大健康保险生态服务。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的落地,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此之前,平安已经全面布局医疗生态圈战略,例如平安健康持续升级、收购方正集团、将北大医疗资源尽数收入麾下。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平安的医疗生态圈,已经渐成气候。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平安整体医疗板块已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赋能超4.3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112万名医生、服务322万慢病患者。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在这个基础之上,平安的医疗生态圈,还在不断进化。

2

中国版“联合健康”,重塑估值体系

平安的“进化”,与时代变化是同频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

无论是传统标准还是新标准,本次统计数据都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保险+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未来趋势。这一点,在国外已经得到了验证。从美国医疗机构排行榜和世界500强排行榜看,排行靠前的机构,都是"保险+健康管理"模式的公司。

在这其中,联合健康 (UNH.US)更是佼佼者。这家成立于1974年的企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健康险保险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571.1亿美元,总营运利润高达224.1亿美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股价,10年时间涨了近10倍,目前市值超过4200亿美元。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联合健康 (UNH.US)K线图,来源富途牛牛

“长牛”的背后,正在于联合健康用"保险+医疗"的HMO模式(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维护组织)成功打造出了一个商业闭环。

而如今的平安,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最接近、甚至有望超越联合健康的险企。

中国平安,有这样的底气。用平安联席CEO陈心颖的话来说,平安医疗生态圈有四点独特的优势:

1、经验优势(30年的健康管理经验)

2、科技优势(截至2021年9月末,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5423项,累计达36835项)

3、庞大的客群基础(超2亿金融客户,在商保方面有近6500万人寿保险用户,健康险保费规模国内排名第一)

4、全球领先的资源优势(连接线下4000多家医院,包括1100多家海外顶尖的医疗机构)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之上,平安集团还在不断构筑医疗生态圈,让“保险+健康”战略落到实处。

在客户全周期健康管理上,平安升级新重疾险“平安臻享RUN”服务计划,可以对客户进行持续健康和亚健康管理,提供慢病管理、疾病管理等场景下全方位陪伴式服务。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在养老领域,平安的高端综合康养社区“颐年城”打造集全景医疗、智慧社区、精细养护、乐享生活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助力未来养老问题的解决。

在构建医疗生态圈上,平安将医疗管理机构、用户、服务、支付、科技端等医疗产业各环节参与者形成闭环……

在这个模式下,不久的将来,平安的保险业务,尤其是寿险,将和医疗生态圈深度融合。从过去出险理赔,到如今把健康管理嵌入保单设计,平安与客户的接触不再只是从出险开始,而是从健康时候的身体管理开始,对用户进行全周期的服务,有效解决了与用户低频互动的行业痛点。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时至今日,借助集团的医疗生态圈优势,平安人寿已经为客户覆盖了1500家以上的三甲医院,大概有超过3万个主任级医生为他们提供服务。

经由“保险+医疗健康”的模式,平安形成了一个良性链路:

健康管理做的越好,收上来的保费风险就更低。

随着平安的战略深化、医疗生态圈的不断完善,业务的联动效应和运营模式将会产生强烈的正向反馈,最终有望为平安打开更大的估值空间。

正如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先生所说——

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3

医疗反哺金融,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平安的医疗生态圈,无疑是站在“平安集团”这个巨人的肩膀之上的。

例如,目前平安集团旗下有医疗产品库、疾病库、处方治疗库、个人健康库、医疗资源库等5大库,产生的模型和成果,加上平安健康自有的近12亿就诊数据、400万专业的问题答案库,以及AI覆盖2000+种常见病的诊疗,为平安健康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

技术之外,还有客户积淀、生态协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反过来看,医疗生态圈对整个平安集团的反哺,同样充满想象。

在平安集团2021年的中报里,这种迹象已经显现。在获客和客户留存方面,平安超2.23亿个人客户中,有近62%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2个,客均AUM达4.1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6倍!

从业绩上来看,仅平安健康的医疗服务就贡献收入10.67亿元,同比增长50.6%。

医疗生态圈破风而来!平安的第二增长曲线,开始上扬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2020年,我国保费收入为8千亿,预计在2025年达到2万亿。其中,政策鼓励商保提升健康管理部分,可达保费20%。对平安来说,医疗健康触角的延伸,无疑是天然的优势。

这些优势,将帮助平安在HMO模式的探索上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一个打通用户、患者、医院、医生、保险、医药、支付等各方大数据孤岛的闭环,正在形成。

不难想象,医疗生态圈开启的第二曲线,将把平安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4

结语

我们身处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

变局的中心,赫然是四个大字: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除了物质上的追求,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含义,而“全民健康”,必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早在2019年6月,高层就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回过头来看,平安在健康医疗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就是想要打造一个比联合健康更强大、更适配本土环境的“中国版联合健康”。

在“全民健康”这条道路上,平安无疑是一个践行者和开拓者。

“东亚病夫”的屈辱帽子,中国人已经摘下很久了。但它一直在提醒着我们,健康,关乎一个民族的命运。

这个命运,需要更多像平安这样的捍卫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