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小小的年紀,怎麼就學會撒謊了:
“家裡的糖果怎麼都沒有了呢?”
“是螞蟻搬走了。”
“你怎麼把玩具弄壞了呢?”
“是小熊弄壞的。”
但不要把孩子的不誠實當作洪水猛獸。
相反地,家長要了解孩子謊言背後的真相,并對孩子形成積極引導。
孩子撒謊原因大揭秘
避免被責怪
沒有害怕就沒有謊言。
沒有一個孩子天然願意說謊,其中小部分可能出自本能,大部分應該是孩子依自己的經驗所做出的判斷。
是以,你要反思的是:
是不是平時對待孩子有些嚴厲?
以前對待孩子“過失”是否有處理不當?
分不清想象和現實
如果你走進小孩子的世界,你就會明白他們心中所想。
3-5歲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是意象(圖像)式的。
這個時期他們内在的一些感受是直接以畫面的形式在心中呈現的,他們分不清楚心理現實和客觀現實。
當孩子弄壞玩具時,他是害怕的。對于讓我們害怕的東西,人最直接的本能反應就是逃開。
當家長問孩子是誰弄壞時,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否認,想找一個“背鍋俠”,并會在他們腦海中形成他人犯錯的經過。
因為分不清心理和現實,他們便會認為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是以當家長不相信時,他們也會覺得委屈。
應對孩子說謊小妙招
其實沒有統一的答案告訴你該怎麼辦。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不同境遇下,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但有一個共同的要點:父母要先hold住“你撒謊了,你做了壞事”的評判,先去了解孩子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試着了解孩子的心理
多觀察孩子
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發生了什麼,呵護她的脆弱,給予支援和力量,這是在鑄建責任和擔當的地基。
比如孩子說“東西是被小熊弄壞的”,你也可以通過小熊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告訴小熊“不要害怕,小熊媽媽很擔心它,讓它出來繼續玩耍吧”。
不随意給孩子貼标簽
即使你的孩子對你撒了謊,也别輕易将孩子的撒謊與人性、品質畫等号。
不要給孩子貼“小騙子”“謊話精”等标簽。
這樣的标簽不僅會傷害孩子,還有可能讓孩子“破罐子破摔”,說更多的謊話。
生活中,這樣的事太多了。你肯定見過或聽過,甚至正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讓一個小孩子去實作一個成年人都不能完全做到的事,不是太強人所難了嘛!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老師
當我們對孩子的謊言着急上火時,要自省自己是否也曾對孩子說過謊話呢?
因為不想出門,是以說“遊樂園關門了”。
因為不想買玩具,是以說“買不起”。
要求孩子百分百誠實,卻允許自己有小小的謊言,以這樣的雙重标準教育孩子,就不能怪孩子“屢教不改”了。
不要責罵孩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有愛、受尊重的家庭裡,那麼孩子面對錯事的第一反應便不是逃避。
如果孩子說出實話,可以給孩子一個抱抱或者親親,告訴孩子,父母會喜歡誠實的孩子,希望他繼續做個誠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