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小小的年纪,怎么就学会撒谎了:
“家里的糖果怎么都没有了呢?”
“是蚂蚁搬走了。”
“你怎么把玩具弄坏了呢?”
“是小熊弄坏的。”
但不要把孩子的不诚实当作洪水猛兽。
相反地,家长要了解孩子谎言背后的真相,并对孩子形成积极引导。
孩子撒谎原因大揭秘
避免被责怪
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没有一个孩子天然愿意说谎,其中小部分可能出自本能,大部分应该是孩子依自己的经验所做出的判断。
所以,你要反思的是:
是不是平时对待孩子有些严厉?
以前对待孩子“过失”是否有处理不当?
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如果你走进小孩子的世界,你就会明白他们心中所想。
3-5岁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意象(图像)式的。
这个时期他们内在的一些感受是直接以画面的形式在心中呈现的,他们分不清楚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
当孩子弄坏玩具时,他是害怕的。对于让我们害怕的东西,人最直接的本能反应就是逃开。
当家长问孩子是谁弄坏时,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否认,想找一个“背锅侠”,并会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他人犯错的经过。
因为分不清心理和现实,他们便会认为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当家长不相信时,他们也会觉得委屈。
应对孩子说谎小妙招
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告诉你该怎么办。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不同境遇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但有一个共同的要点:父母要先hold住“你撒谎了,你做了坏事”的评判,先去了解孩子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试着了解孩子的心理
多观察孩子
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发生了什么,呵护她的脆弱,给予支持和力量,这是在铸建责任和担当的地基。
比如孩子说“东西是被小熊弄坏的”,你也可以通过小熊与孩子进行对话,让孩子告诉小熊“不要害怕,小熊妈妈很担心它,让它出来继续玩耍吧”。
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即使你的孩子对你撒了谎,也别轻易将孩子的撒谎与人性、品质画等号。
不要给孩子贴“小骗子”“谎话精”等标签。
这样的标签不仅会伤害孩子,还有可能让孩子“破罐子破摔”,说更多的谎话。
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你肯定见过或听过,甚至正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让一个小孩子去实现一个成年人都不能完全做到的事,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嘛!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对孩子的谎言着急上火时,要自省自己是否也曾对孩子说过谎话呢?
因为不想出门,所以说“游乐园关门了”。
因为不想买玩具,所以说“买不起”。
要求孩子百分百诚实,却允许自己有小小的谎言,以这样的双重标准教育孩子,就不能怪孩子“屡教不改”了。
不要责骂孩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受尊重的家庭里,那么孩子面对错事的第一反应便不是逃避。
如果孩子说出实话,可以给孩子一个抱抱或者亲亲,告诉孩子,父母会喜欢诚实的孩子,希望他继续做个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