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暑解渴酸梅湯

作者:遊魚的宇宙

“底須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解涼。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瓯冰水和梅湯。”吟誦清代郝懿行的這首《都門竹枝詞》,仿佛再現了老北京的街頭巷尾,那插着月牙戟表示天亮熬制的賣酸梅湯攤子,攤主不停地敲着小銅碗吆喝出售酸梅湯的場面;而購買者大有望湯自解渴,聞聲自清涼之感,喝上這酸溜溜、甜絲絲、涼冰冰的酸梅湯,頓覺清涼解渴,暑氣全消。

消暑解渴酸梅湯

酸梅湯是以烏梅為主要原料,配以冰糖、桂花、甘草、玫瑰等輔料,在銅鍋或砂鍋内熬制後冰鎮而成的。所謂烏梅,就是選取未成熟的梅子(青梅),經熏烤幹制後變為烏色的幹制品。《本草綱目》載烏梅“氣味酸,溫,平,澀,無毒”,有下氣、除熱煩滿、安心神、止肢體痛等多種藥用功效。現代科學證明,烏梅的營養在于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礦物質,它雖然入口是酸的,甚至酸得令人發抖,但同糖類搭配,再加上水與冰的組合,會達到酸甜平衡、刺激味蕾、除熱送涼、愉悅身心的目的。

消暑解渴酸梅湯

中國人飲用酸梅湯的曆史悠久,南宋《武林舊事》述及杭州食肆所賣的“鹵梅水”,就比較接近于酸梅湯。《水浒傳》在寫到西門慶遇潘金蓮後,不知所措,去王婆茶坊摸底細。“王婆出來道:‘大官人,吃個梅湯?’西門慶道:‘最好,多加些酸。’王婆做了梅湯,雙手遞與西門慶。”《紅樓夢》裡也提到酸梅湯:一日,寶玉被其父賈政一頓闆子打得“臀上作痛,如針挑刀挖一般”之後,吃不了也喝不下,就在周圍的人紛紛着急的時候,襲人說寶玉“隻嚷幹渴,要吃酸梅湯”。

消暑解渴酸梅湯

将酸梅湯做出名的,要算“中華老字号”北京的信遠齋和九龍齋。信遠齋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開業,原址在東琉璃廠文明胡同口外,現在北京昌平工業園區建設有大工廠。其酸梅湯“選料精,配料重”,用的是清宮禦茶房的配方,并在熬制時經常聘請清宮官吏品嘗,征求他們的意見加以改進和提高,故有“宮廷異寶”之譽。

消暑解渴酸梅湯

九龍齋也開店于清乾隆年間,經過三次搬遷,最後遷到前門大街。《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載:京中制梅湯者,“向以琉璃廠信遠齋及前門大街九龍齋最負盛名”。清道光年間進士方浚頤的《春明雜記》也贊道:“止渴梅湯冰鎮久,馳名無過九條龍。”除歇業了一段時間外,每到夏天,這個店的酸梅湯每天清晨熬制晾涼後,裝在大青花瓷罐内,周圍用冰塊圍着,賣時用木提子提。

消暑解渴酸梅湯

酸梅湯要想做得好喝,關鍵是要控制好烏梅、糖料和水(冰)的比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酸甜比。太酸了會刺牙,太甜了會膩口,水(冰)多了又會沖淡其固有的風味。隻有甜中帶酸,酸中帶甜,再加上适量的香料提味,才恰到好處。梁實秋《雅舍談吃》談到信遠齋熬制酸梅湯的成功秘訣道:“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是以味濃而酽。入口冰涼,甜酸适度,含在嘴裡如品純醪,舍不得下咽。”這是知味之談。

消暑解渴酸梅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