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庫全書》修了10年,編修者們喝了10年酸梅湯,引出一個古玩鋪酸梅湯和古玩鋪修《四庫全書》修出了信遠齋賣酸梅湯掙了錢,進軍古玩行富不過三代

作者:怡樂兒
《四庫全書》修了10年,編修者們喝了10年酸梅湯,引出一個古玩鋪酸梅湯和古玩鋪修《四庫全書》修出了信遠齋賣酸梅湯掙了錢,進軍古玩行富不過三代

如今甭管吃火鍋還是燒烤,都會點上一大紮酸梅湯來解辣解膩,可你知道這酸梅湯還和古玩鋪有瓜葛嗎?今兒個的故事就從琉璃廠上的兩家店說起,一家是賣酸梅湯的,一家是古玩鋪。

論古齋于同治元年(1862)開業,于民國三十一年(1942)歇業,在琉璃廠開設80年。自開張經營至民國六年(1917),這55年是蒸蒸日上,逐漸成為琉璃廠鑒定、經營書畫的最大、最權威的古玩鋪,而後逐漸衰退。

那這論古齋和我們今天要說的信遠齋,有什麼關系呢?

話說,這論古齋開在東琉璃廠西頭進口不遠路北,而信遠齋在路南。有人說,信遠齋是論古齋蕭掌櫃開的蜜果店,也有人說,論古齋是信遠齋東家開的古玩店,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乾隆開館纂修《四庫全書》時,紀曉岚率領着一批清朝的“進階知識分子”,苦幹了10年。琉璃廠是紀曉岚他們常去必去的地方,因為書的源頭在那裡。衡水縣一位姓蕭的來到北京琉璃廠擺攤賣茶水,伺候過往行人。有一位翰林見賣茶水的殷勤,給他出主意賣酸梅湯,并傳給他宮廷制作酸梅湯的秘方,從此租房制作。修《四庫全書》10年,以紀曉岚為首的編修者們也喝了10年的酸梅湯。

《四庫全書》修了10年,編修者們喝了10年酸梅湯,引出一個古玩鋪酸梅湯和古玩鋪修《四庫全書》修出了信遠齋賣酸梅湯掙了錢,進軍古玩行富不過三代

光是能喝到宮廷秘方制作的酸梅湯,達官貴人、文人學士還不滿足,要一年四季都能嘗到宮廷風味。于是,他們将宮裡制作果脯、蜜餞如桃脯、杏脯、沙果脯、蘋果脯、金絲棗、蜜餞紅果、蜜餞海棠、蜜餞杏幹、冰糖葫蘆、冰糖梨糕、冰糖核桃、秋梨膏等的秘方,逐漸傳抄出來,由信遠齋制作,供他們食用。

《四庫全書》修了10年,編修者們喝了10年酸梅湯,引出一個古玩鋪酸梅湯和古玩鋪修《四庫全書》修出了信遠齋賣酸梅湯掙了錢,進軍古玩行富不過三代

清末兩代帝師翁同龢曾為信遠齋題為“信風開到途糜徑,遠浦芬來蘭慧香”的詞句。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朱益藩對信遠齋的蜜果脯和酸梅湯非常欣賞,曾題寫“信遠齋蜜果店”匾額,懸挂在門楣之上。在文人墨客、社會名流中,信遠齋也享有很高聲譽,梅蘭芳、尚小雲、馬連良經常親臨光顧。

北平解放初期,信遠齋這個字号曾一度消失,1955年北京市政府重新組織人力,請回老師傅(包括有業務能力的蕭家後人),恢複了老字号,産品遠銷中國香港、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後因裝置及衛生條件達不到出口要求,又曾一度消失。1984年,在改革開放的年月,北京信遠齋食品廠和信遠齋蜜果店相繼恢複營業。

衡水縣蕭家于道光年代在琉璃廠賣酸梅湯、果脯、蜜餞發了财,蕭老頭将兒子接來北京讀書,盼着兒子考上舉人、進士,改變蕭家門風。蕭秉彜長大了,但他的八股文作不好,鄉試未中,舉人沒當上,于是終日吟詩作畫。蕭家制作、銷售酸梅湯賺的錢,他拿來買書畫,日子久了,便跟他父親商量開了家字畫店。

同治元年(1862),信遠齋蕭掌櫃請道光進士劉溎年書寫“論古齋藏畫處”六字匾額,在信遠齋對門的鋪面房前挂了出來。有信遠齋的主顧們的捧場支援,論古齋門庭若市,論古齋逐漸成為文人學者逛琉璃廠的“一景觀”,人們稱之為“藝苑畫廊”。

蕭秉彜經營論古齋到光緒十六年(1890)便去世了。他生有五子,長子蕭維邦學書畫鑒定、經營,三子在信遠齋做蜜果生意。蕭維邦經營論古齋的時間最長,從1890年至1921年前後。

蕭維邦到了民國初年已年老,由他五弟雲章協助經營論古齋。到了民國六年(1917),蕭家已是幾十口子的大家庭,兄弟五人要分家。1921年蕭維邦去世,1924年蕭雲章也去世了,論古齋由蕭雲章之子蕭少雲經營,但蕭少雲鑒别字畫的眼力不強,經驗不足,不敢做大生意。論古齋自宣統離開故宮時起,就開始坐吃山空,由于貨底厚,吃了18年,直到太平洋戰争爆發的第二年(1942)才歇業倒閉。

歇業清理貨底,請同行人看貨,拍賣貨底。有一塊雞血石方章在門面上擺了多年,表面呈黑色,被同行看到了,便說“少雲!這塊黑石圖章勻給我吧。”蕭少雲答應一聲,“你拿去”。結果經過人家精心細磨黑石圖章的皮表,呈現出藕粉地上幾塊鮮紅的雞血色。這塊石章在貨架上擺了幾十年,經日曬變黑,琢磨後又重制原貌,身價倍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