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北京還有一個喝的東西叫信遠齋酸梅湯,孩子們的最愛。

老北京還有一個喝的東西叫信遠齋酸梅湯,孩子們的最愛。

​北京信遠齋的前身是信遠齋蜜果店,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原址在東琉璃廠,創辦人姓蕭,清光緒翰林、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朱益藩對信遠齋的蜜果脯和酸梅湯非常欣賞,曾題寫“信遠齋蜜果店”匾額,懸挂在門楣之上。夏季經營清涼飲料酸梅湯,風味獨特的酸梅湯、酸梅鹵、酸梅糕,在文人墨客、社會名流中享有很高聲譽,梅蘭芳、尚小雲、馬連良等經常親臨光顧。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榮獲超等獎狀。信遠齋的酸梅湯一般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壇内,瓷壇周圍有天然冰鎮着,瓷壇和天然冰裝在木箱之中,木箱内釘一層白鐵皮,外塗有大柒。該店制作食品的原料,挑選極為嚴格。如酸梅湯、酸梅糕,選用浙江、福建和廣東出産的優質烏梅,尤以浙江吉安生産的圓形、核小、肉厚的烏梅為上品;輔料選用金黃色的冰糖和杭州張長豐或張豐裕兩家生産的糖桂花。白糖選用“頭層”綿白糖。生産中,制作酸梅湯的配料很講究,要根據氣溫靈活掌握,天熱時就要酸一點,天涼時就要甜一點。其方法是:定溫、浸漬,過濾、加熱,适當放入桂花、冰糖等輔料。酸梅湯要求色澤金黃,幽香四溢,清涼爽口,飲後挂碗(碗内附着一層湯汁)。小時候宅門裡面講究用蓋碗盛酸梅湯底下用潮白河的冰再冰鎮着,三伏天喝一碗比現在的可樂雪碧好喝多了。為什麼說北京人幹什麼都講究,那是因為北京人的吃穿用度幾乎都是在百年老号裡面解決的,是以品質信譽百年不變。

老北京還有一個喝的東西叫信遠齋酸梅湯,孩子們的最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