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鄉淪陷罹難史·困獸猶鬥之戰敗

作者:弘福齊天623

1945年3月30日,由從第一一五師團抽調的6個步兵中隊作為基幹兵力組成的第六獨立警備隊在新鄉編成,編入第十二軍序列,就地駐防于豫北的汲縣、淇縣等地。其主要任務是警備維護豫北地區以新鄉為中心的平漢、道清、新汴鐵路的安全運作。

第六獨立警備隊(通稱号‘至毅’)沒有配置重型武器,野戰能力低于獨立步兵旅團。下轄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一大隊(大隊長堀源明大尉,駐紮開封)、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二大隊(大隊長江崎博夫大尉,駐紮新鄉)、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三大隊(大隊長澤田敏雄大尉,駐紮蘭封)、獨立警備第三十四大隊(大隊長白川好春少佐,駐紮修武)、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五大隊(大隊長高橋幹男大尉,駐紮鄭州)、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六大隊(大隊長有角光凖少佐,駐紮焦作)、作業隊(隊長嶋田隆中尉,駐紮汲縣)。司令官飯田雅雄少将(1945年3月9日就職),警備隊司令部設在通豐面粉廠相鄰的今新鄉第116廠院内。

“老河口作戰”結束後,日軍随即于4月9日又發動了旨在奪取中美聯合航空隊芷江空軍基地的“芷江會戰”(中國方面稱為“湘西會戰”、“雪峰山會戰”),此戰是抗戰期間中國革命軍22次大型會戰中少有的中日對攻戰。中日雙方投入了各自的精銳部隊以強碰強,從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激烈厮殺兩個月之久,最終以10萬日軍兵敗如山倒的慘敗而結束,指揮此戰的日軍總指揮正是入侵新鄉的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的坂西一良。

“芷江會戰勝利佳音,可視為對日戰争轉折之暗示。”(《美國紐約時報》)亦系日軍自掘墳墓,中國軍隊對他們敲響了敗亡的喪鐘!

此時駐紮新鄉的日軍困獸猶鬥,獨立警備步兵第三十二大隊于5月3日至7日、5月28日至6月2日、7月6日至8日,分别對滑縣、鶴壁、輝縣進行了“讨伐”,以確定所轄地區及鐵路沿線的安全,使鐵路正常運作,但中國共産黨太行軍區于1月至4月發動的“道清戰役”已使日軍的占領區日漸縮小,其所謂的“肅清”戰一如秋後的螞蚱,倍感煎熬成了倭獸們無法擺脫的噩夢。

日軍的焦慮、悲觀之情因時下戰局的發展而表現出來。據曾經在新鄉飛機場執勤的哈裡斯(日本名平柳)戰後回憶錄載:“一開始看到十幾架戰鬥機整齊地休整着翅膀,感到非常安心。然而,仔細一看,那十幾架飛機中真正的隻有兩架……的确,從遠處看和真的一模一樣,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玩具,它在竹子的骨架上釘上木闆,然後上色……這樣的話日本就赢不了了。我越是吃驚,越覺得無情……”

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北韓北部,9日零時後,蘇聯紅軍在4000多公裡長的戰線上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總進攻。9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發表了“對日寇最後一戰”的聲明。同日,美軍向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10日,日本政府通過中立國瑞士,向中美英蘇四國發出乞降照會。11日零時至下午6時,朱德總司令連發七道關于受降及配合蘇軍作戰等指令。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5年8月10日下達的反攻部署的訓示:“冀魯豫軍區主力相機奪取開封、新鄉、歸德及沿線城市”,“所有平漢、津浦、隴海、道清沿線的部隊,均應積極破壞鐵路……”。

由太行軍區第七、第八軍分區8個團組成的道清支隊向道清鐵路新鄉至博愛段進擊,于17日占領博愛縣城,19日攻克輝縣,切斷了道清路西段。8月20日,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攻克延津,全殲守城僞軍1500餘人。次日,該部乘勝攻克陽武,切斷新開鐵路。第二縱隊22日攻克封丘縣城,僞軍2000餘人和日軍1個小隊被全殲。9月1日,第一縱隊解放長垣縣城,3日,又攻取新鄉南部僞據點荊樓,5日攻取新鄉東部之東、西楊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當日随即即以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名義電令日本侵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立即“通令所屬日軍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并派代表至玉山接受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之指令”、“軍事行動停止後,日軍可暫保有其武裝及裝備,保持現有态勢,并維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聽候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之指令。”

“日軍可暫保有其武裝及裝備,保持現有态勢,并維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此指令無異于為虎作伥!岡村甯次一方面電令下屬即刻停止軍事行動,同時又訓示軍隊“停戰交涉未有行動之前,敵若來攻,為了自衛可采取戰鬥行動。”

“日軍投降時,駐汲縣日寇為了掩蓋其罪惡活動,将為其服務的九名中國勞工(差役、廚師等)秘密處死,處死的方法極為殘忍,日寇首先逼着勞工自己挖一個大坑跳進去,然後将他們活埋。日寇臨撤走前,焚燒了所有的檔案。”(《衛輝文史資料·日寇在汲縣罪行錄》)

曆史掩蓋不了!垂死掙紮終将被正義勝利的車輪碾壓粉碎。

9月2日上午9時,日本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軍“密蘇裡号”軍艦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争也勝利結束。

9月9日9時正,岡村甯次在南京日軍投降儀式上正式簽字。同日,蔣介石把中國戰區劃分為16個受降區,全部安排國民黨将領及其所屬軍隊受降,并任命了受降長官,分别接受日軍投降。

新鄉淪陷罹難史·困獸猶鬥之戰敗
新鄉淪陷罹難史·困獸猶鬥之戰敗
新鄉淪陷罹難史·困獸猶鬥之戰敗
新鄉淪陷罹難史·困獸猶鬥之戰敗

新鄉地區歸第十一受降區(第一戰區)。1945年9月11日釋出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公報(第八号)》稱:“第一戰區長官胡宗南為受降主官。日軍投降部隊為:第一一〇師(團)、第十警備隊,集中鄭州,第四警備隊集中開封,第六警備隊集中新鄉。日軍代表投降部隊長為第十二軍長鷹森孝。辦理投降地點在鄭州。”在新鄉集中的第6獨立警備隊,擔任城防及汴新路警備。據《昭和二十年的中國派遣軍》(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載:“在河南地區集結的部隊、人員有第十二軍司令部、第一一〇、第一一五師團、騎兵第四旅團、獨立混成第九十二旅,第六、第十、第十三、第十四獨立警備隊及其他,共計72740人(内患者約2460名),僑民約760名。”“本地區的各部隊,在9月上旬集結在洛陽、鄭州、新鄉、開封、郾城、許昌附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