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有10對姐妹花縣城,名字隻有一字之差,有你的家鄉嗎?

1.陽高縣&高陽縣

陽高縣,山西省大同市下轄縣,西漢置高柳縣,金改名白登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稱現名。陽高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北隔長城與内蒙古自治區相鄰,南與渾源、廣靈為界,西與雲州區毗鄰,東與天鎮縣、河北陽原接壤。

高陽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地處華北平原,位于保定市東南部,北靠華北明珠白洋澱與雄安新區安新縣交界,西與清苑區毗鄰,南與蠡縣、肅甯接壤。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高陽縣,屬涿郡。1962年,蠡縣析出,高陽縣恢複原制。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屬保定市。

2.陽曲縣&曲陽縣

陽曲縣,史稱“三晉首邑 ”,屬于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梁地帶。扼晉要沖,太原門戶。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低平。東臨盂縣,西連靜樂縣,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東北與定襄縣交界,東南入壽陽縣毗連。境北系山系橫亘東西,雲中山系縱貫南北,因為并北屏障,号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家必争之地。

曲陽縣,河北省保定市轄縣,位于華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東麓,保定市西南部。東與定州市為鄰,西北與阜平縣交界,南與新樂市相接,西與行唐縣毗連,東北與唐縣相鄰。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于始皇元年(前221年)始置曲陽縣。1961年5月20日,析出、恢複曲陽縣建制。1994年底,保定地、市合并,隸屬保定市。

3.平順縣&順平縣

平順縣,隸屬山西省長治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東部,上古帝喾、唐堯時期,屬冀州;虞舜時期,改屬并州域。 秦代,屬上黨郡。 漢初,襲秦制。武帝時期置刺史治上黨郡,屬并州域,明嘉靖八年(1529年),析黎城縣五裡、潞城縣十六裡、壺關縣十裡共三十一裡置平順縣(明世宗以“剿平逆賊,地方馴順”之意賜名),屬潞安府。

順平縣,隸屬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1993年8月,經國務院準許,完縣改名順平縣。

4.長子縣&子長市

長子縣,隸屬于山西省長治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秦代,秦統一天下後,将天下分作36郡時,署長子縣,屬上黨郡,郡治設在長子。

子長市,陝西省縣級市,由延安市代管,子長禹貢時屬雍州之域,原名安定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紀念民族英雄謝子長改名為子長縣。

5.鄉甯縣&甯鄉市

鄉甯縣,隸屬于山西省臨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臨汾市西部,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因避莊宗祖諱,改昌甯縣為鄉甯縣。

甯鄉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三國時置新陽縣,甯鄉自此開始設郡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以“鄉土安甯”之意置甯鄉縣;2017年12月,甯鄉正式撤縣建市。

6.原平市&平原縣

原平是山西省轄縣級市,由忻州市代管,地處山西省北中部,東臨五台縣,西靠甯武縣,南與忻府區、定襄縣毗鄰,北和代縣、朔州市朔城區接壤。因地形“原隰寬平”得名,古稱崞縣,始置于秦始皇,屬雁門郡。1993年撤縣改市(縣級)。

平原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隸屬德州市,東和東南與臨邑縣、禹城市交界,西和西南與武城、夏津毗連,南與高唐為鄰,北與德城區、陵城區接壤。秦以平原邑置平原縣。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平原郡,郡治設于平原縣。

7.甯江區&江甯區

甯江區,隸屬吉林省松原市,是松原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原市甯江區為古穢貊人世居之地。西漢至北魏,屬夫餘國,1949年,劃歸吉林省,1995年,設立扶餘縣,松原市扶餘區更名甯江區。

江甯區位于南京市東南部,是南京主城八區之一,江甯區是“六代豪華”之地、“十朝京畿”要地,與上元縣同為南京城的母縣,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甯之民善田,龍都之民善藥,善橋之民善陶,陶吳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織,窦村之民善刻”之說及“天下望縣、國中首善之地”之美譽。

8.義安區&安義縣

義安區,安徽省銅陵市轄區,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東接蕪湖市繁昌區、南陵縣,南鄰池州市青陽縣、貴池區,西北隔江與郊區、蕪湖市無為市相望。義安一名始現于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是中國青銅文明發祥地之一,采冶曆史迄今已有三千年。是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江南解放第一縣城。

安義縣,隸屬江西省南昌市,地處江西省西北部,縣域東境與建立區相鄰,南接高安市,西南與奉新縣相連,西北與靖安縣接壤,東北與永修縣毗鄰。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建昌縣安義、南昌、蔔鄰、控鶴、依仁5鄉置縣,以境南安義鄉而得名安義縣

9.陽原縣&原陽縣

陽原縣,隸屬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東接宣化,南連蔚縣,西與山西大同毗鄰,北與懷安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戰國時,屬趙國,置安陽邑,清朝時,屬直隸省宣化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為西甯縣。民國二年,為避免與甘肅省西甯府重名,将西甯縣改為陽原縣。

原陽縣屬河南新鄉市,地處豫北平原,南臨黃河,原陽古稱博浪沙,因張良刺秦于此而聞名于世。秦時始置陽武縣,西漢置原武縣。宋神宗熙甯年間,并原武入陽武,宋哲宗元祐年間複置原武縣。1950年3月,原武、陽武二縣合并為原陽縣(以二縣首字得名)。

10.陽山縣&山陽縣

陽山縣隸屬于廣東省清遠市,位于廣東省西北部、清遠中部,周時屬楚,秦時為長沙郡南境。西漢,漢高祖析長沙郡南部設桂陽郡,置陽山縣,屬荊州桂陽郡。1983年6月,屬廣東省韶關市。1988年2月屬廣東省清遠市。

山陽縣位于陝西省商洛市,屬陝西東南部,地處秦嶺南麓、商洛市南部。西晉置豐陽縣,宋朝置山陽縣,縣城地處商山之南,故名。建縣距今已1700餘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