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電聚能的專利牆。
研發中心。
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紅網時刻記者 陸繼華 長沙報道
“有了電,真友善。”在現代社會中,像蜘蛛網一般的電網遍布在地球上的每一個空間,我們的生活也由此變得更加便利,社會也是以飛速發展。在龐大的電網系統中,哪個角落出現故障,對電力勞工來說,快速查找“病因”,并檢修恢複,是一件既辛苦又費時的事兒。不過,如果在電網系統的配電線路上,安裝上長沙恒電聚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配網故障定位裝置,在背景電腦上就能精準地找到故障發生的位置,為檢修節省大量的時間。
坐落于長沙經開區的長沙恒電聚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金5000萬,是一家創新型電子及計算機軟硬體産品研發及生産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緻力于智能配用電技術與裝置的研究、開發、生産與服務。
“有想法就要去實作,有夢想就要去追求,希望能在電力智能化和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目标中做出自己的貢獻。”聽起恒電聚能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陽武說起創業經曆,總能讓人精神為之振奮。1997年,陽武大學畢業後進入國網長沙電力公司,這在當時來說,這是一份讓很多人羨慕的職業。可陽武總是有點“不安分”,工作兩後就毅然離職去讀碩士,畢業後就職于北京東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通信核心網的研發,而後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後來回到湖南進入長沙威勝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盡管每一份職業都很“香”,但陽武總感覺有點過于平靜,在電力行業工作十多年的經曆,加上自己不斷豐富的知識儲備,讓他能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行業的“痛點”在哪兒,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于是在2017年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第一期籌集了資金500萬元,在長沙經開區創辦長沙恒電聚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讓電網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智慧。”這是恒電聚能的企業願景,也是陽武這一群創業“小夥伴們”的情懷所在。盡管企業的創業過程也充滿着困難與荊棘,但這個以技術創新為發展驅動力的“小巨人”,成長迅速。創立4年以來,公司已擁有專利20項,其中有3項發明專利,還聚集了一個高素質的研究開發團隊,團隊中包含一位博導、兩位博士、6位碩士,50%的員工具有大學以上學曆。公司也是以獲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長沙市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長沙市納稅信用A級機關等數十項榮譽。目前公司主要産品“配電網故障定位裝置”,年銷售額就達到5000萬元。
“‘基于多級保護的實用化智能配電網解決方案’和‘智能台區用電解決方案’是恒電聚能逐漸要打造的兩個系統級的解決方案,産品都圍繞這兩個方案來開發。”陽武向記者介紹,今年研發的“智能有序充電系統”就是‘智能台區用電解決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服務于居民小區和工業園區的電動汽車,具有“有序”和“集約”兩個主要特點,在小區無需進行電力擴容的基礎上,解決私家電動汽車的充電難題,實作電動車主的“無感”充電,為電動汽車推廣和“碳中和”做出貢獻。在公司樓下的充電車位上,記者用微信掃一掃樁上的二維碼,輸入充電金額和密碼,充電就開始了,非常友善和快捷。據悉,恒電聚能上個月已經通過五部門的聯合驗收,進入了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營運服務商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