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文|格瓦拉同志

金國滅掉遼朝後,旋即派大軍南下,僅用了兩年時間,便滅掉北宋王朝,并制造了讓中原漢人不堪回首的“靖康之恥”。其實,當時有一位名将曾給宋欽宗提出過兩條計策,如果皇帝能夠采納其中一條,很可能會避免亡國被俘的屈辱結局。這個差點挽救帝國的人物,正是有“北宋最後軍神”之稱的種(音同蟲)師道。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種師道畫像

種師道,原名種建中,因為避諱宋徽宗“建中靖國”的年号,是以改名為種師極,後被徽宗賜名為“師道”。種師道身世顯赫,是大儒種放的從曾孫,祖父種世衡、父親種谔皆是令西夏聞風喪膽的名将,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受到宋徽宗的提拔,改以武職鎮守甯夏、甘肅一帶。種師道防守西部邊疆長達十餘載,多次擊敗西夏的入侵,并奪取軍事要塞臧底城,由此名震天下,常被譽為西軍第一名将。

由于戰功卓著,種師道屢獲拔擢,在徽宗朝官至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應道軍承宣使,深受朝廷的倚重。說段題外話,《水浒傳》中魯智深、薛永、湯隆等人提到的“老鐘經略相公”,正是種師道,其中“經略相公”是對他擔任泾原經略安撫使時的尊稱。之是以稱種師道為“老鐘”,是因為他的弟弟種師中同樣也是鎮守西北邊疆的名将,時人為區分種氏兄弟,便稱呼種師道為“老鐘”,種師中為“小種”。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宋徽宗畫像

宋徽宗在位晚期,跟金朝訂立“海上盟約”,相約共同夾擊遼朝。利用遼朝疲于應對金軍進攻的良機,宋徽宗在宣和四年(1222年)五月、十月兩度派大宦官童貫率軍北伐,并以種師道随行。然而,由于童貫的瞎指揮,20萬宋軍兩度被殘遼打得丢盔卸甲,可謂丢盡臉面。事後,童貫和奸相王黼把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卸在種師道身上,責令他以右衛将軍身份緻仕。

宋朝兩次北伐均遭遇慘敗的現實,讓當時還是盟友的金朝看盡笑話,心中除了嘲笑譏諷外,難免會滋生出入侵中原的野心。果不其然,就在宋遼大戰3年後(1125年),已經徹底滅亡遼朝的金朝,便以宋朝“違規接納降人、擅開邊釁”為借口,分兵兩路南侵。消息傳到開封後,宋徽宗因為不想做亡國君,便把皇位傳給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時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靖康之變要圖

宋欽宗上台後,将救亡圖存當做頭等要事來抓,是以起用抵抗派大臣李綱、種師道等抵禦金兵,并号召天下舉兵“勤王”。當時,75歲高齡的種師道正隐居在南山豹林谷,得到指令後立刻東行趕到舊部姚平仲處,帶上後者的步騎七千人一齊北行。行軍途中,種師道命人四處張貼告示,聲稱種少保率領西兵百萬前來,金兵畏懼不敢攔截,種師道由此安全進入京城。

宋欽宗對種師道寄予厚望,在召見他的當天,便任命這位老将為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負責統領各地的勤王部隊。在此之前,宋欽宗聽從奸相李邦彥的建議,已經同意向金朝割地、賠款,但種師道卻建議皇帝拖延交納賠款、土地,等到金軍心生懈怠、準備北返時,可在黃河一帶攔截他們的歸路,将其一舉殲滅。然而,宋欽宗因為渴望早日結束戰争,竟然否決了這項建議。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姚平仲倉皇逃跑

由于各路勤王軍并未到齊,是以種師道出于統一行動的需要,禁止将士們擅自出戰。然而,争功心切的姚平仲卻對上司的指令置若罔聞,竟然率敢死隊趁夜劫營,結果被金兵打得大敗。姚平仲潰敗逃跑後,勤王軍士氣一落千丈,而宋欽宗也在李邦彥的挑唆下,将李綱、種師道等人罷職。幸好有大批太學生與京城百姓到皇宮前請願,宋欽宗才恢複李綱、種師道的職務。

金軍統帥完顔宗望、完顔宗翰聽到李綱、種師道複職的消息後,不敢繼續圍攻開封,在得到宋朝正式的割地、賠款承諾後,便帶着身為人質的肅王趙樞退兵北返。此時,種師道再申前議,勸說宋欽宗乘金兵渡黃河時襲擊,但再一次遭到拒絕。種師道見皇帝執拗如此,便悲憤地說道:“他日必為國患。”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李綱雕像

金軍撤離開封後,猛攻宋朝在山西的軍事要地太原,李綱前去救援,卻被打得大敗。無奈,宋欽宗隻好改派種師道為主将,率軍救援太原。在行至河陽時,種師道遇到金朝使者王汭,通過察言觀色判斷金兵一定會大舉南下,是以立即上疏請求皇帝離開無險可守的都城,前往易守難攻的長安避難。然而,李邦彥等人卻污蔑種師道此舉是畏敵怯戰,頭腦糊塗的宋欽宗聽信讒言,不僅拒絕老将軍的建議,并且将他重新召回京城。

由于得不到強有力的救援,太原城最終陷落,由完顔宗望、完顔宗翰率領的金兵再度南下,兵鋒直指開封。面對洶洶而來的金兵,被吓破膽的宋欽宗決定跟金朝再次議和,而為了展示“誠意”,還下令解散各路勤王軍,并将李綱貶出京城。種師道在奉召回京的途中得知這些消息,因悲憤交加而患上重病,進入開封後還沒來得及晉見宋欽宗便去世,終年76歲,時在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

北宋最後的軍神,兩次獻計給宋欽宗,若被采納可避免“靖康之恥”

宋欽宗畫像

就在種師道去世1個月後,金兵很輕易地便攻破宣化門,開封随即陷落。緊接着,史上極其著名的“靖康之恥”發生,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内,皇族男女、後宮嫔妃、王公大臣等3000多人被抓捕,随後一股腦被送往金朝都城上京會甯府,而北宋王朝由此滅亡。據《東都事略》記載,當宋徽宗父子被押赴金營時,懊悔不已的宋欽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種師道言,以至于此!”

參考書目

王稱(南宋):《東都事略》,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無名氏(南宋):《大宋宣和遺事》,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4年版。

脫脫(元):《宋史》,中華書局1985年版。

脫脫(元):《金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畢沅(清):《續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99年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