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穆宗是個怎樣的皇帝?曆史是怎樣評價他的

作者:小瑤周遊世界

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hòu),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明世宗與杜康妃之子,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很少得到父愛。

少年裕王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封為裕王,與莊敬太子、景恭王同一天受冊封。不久,莊敬太子死去,世宗因裕王年長并且有才能,被定為皇位的繼承人,然而,朝中内外猜忌懷疑,經常有人談論此事,世宗于是指令裕王前往封國。剛滿16歲的朱載垕就藩裕王,在裕王邸生活了13年,使朱載垕較多地接觸到社會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種沖突和危機,特别是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南倭北虜”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憂外患使他更加關心朝局。

成為儲君

本來他可安心當王爺,但命運總是變幻莫測的,他的兩位長兄先後早死,他成為儲君。最終即位為皇帝。作為一個王爺,他能夠比普通老百姓與皇宮中的人更多的了解民間疾苦,更多的針砭時弊,對嚴嵩亂政,外憂内患有更清楚的認識,對他登基後的作為有很大影響。

施行新政

明穆宗是個怎樣的皇帝?曆史是怎樣評價他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明世宗駕崩,裕王朱載垕即位,改元隆慶,是為明穆宗。明穆宗立即糾正其父的弊政,之前以言獲罪的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撫恤并錄用其後,方士全部付有司論罪,以前的道教儀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賦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賦;又停止明世宗為博孝名強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興獻王)明堂配享之禮(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為此導緻明太宗廟号被改為明成祖)。

庚戌之變

朱載垕在位期間發生了“庚戌之變”,這是蒙古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入侵。蒙古騎兵從山西方向,土蠻部隊從盧龍、灤河方向進逼北京,隆慶皇帝急調邊兵放棄防地,入衛京師。不過蒙古人并沒有進攻北京,隻是大肆擄掠了一番而歸,不過此次事件也着實吓了隆慶皇帝一跳,從此他更加關心北部邊防,又調戚繼光、王崇古、譚綸加強長城沿線防禦,同時開展互市貿易,使北方漢、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北部邊境出現了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甯景象,自此以後再也沒有爆發蒙古大規模入侵的事件。隆慶時期這些作為都是超過前朝的。

藍月傳奇

美女陪玩

熱血傳奇

套裝贈送

開關議和

重用徐階、李春芳、高拱等内閣輔臣,緻力于解決困擾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虜”問題,采納内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是為隆慶議和,并有俺答封貢。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隆慶新政是明穆宗統治時期所出現的承平時期。明穆宗力行節儉,信用内閣輔臣,并不加以掣肘,但也不能制止内閣輔臣之間的傾軋,這也與其本人仁厚而平庸的性格有關。

死于女色

穆宗同明朝諸多皇帝同樣縱情聲色。由于縱欲過度,加上長期服食春藥,他的身體沒幾年就每況日下,難以支撐。隆慶六年(1572年)閏三月,宮中傳出了朱載垕病危的消息。在休養了兩個月之後,他又上朝視事,卻又突然頭暈目眩,支援不住而回宮。他自知病情不輕,急召高拱、張居正及高儀三人接受顧命,吩咐由太子繼位,後病逝在乾清宮。終年三十六歲,後被谥為莊皇帝,廟号穆宗,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明穆宗是個怎樣的皇帝?曆史是怎樣評價他的

評價

他的一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女人,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無能。萬曆二年(1574),張居正主持修纂《穆宗實錄》,對剛剛過世的穆宗有極高的評價:“上(穆宗)即位,承之以寬厚,躬修玄默,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務在屬任大臣,引大體,不煩苛,無為自化,好靜自正,故六年之間,海内翕然,稱太平天子雲。”相比較而言,穆宗的性格确實是正德以後曆代皇帝中最謙和的。

在他之前,是終日沉迷于道教而略有些變态的嘉靖皇帝;在他之後,是一個在偏激、厭世及對官僚政治的輕蔑中度過30年歲月的萬曆皇帝。是以,隻有明靜、寬仁的隆慶帝,才讓大臣們有足夠的空間來施展抱負。隆慶一朝,隻有六年。但是,其間人才輩出,徐階、張居正、高拱,都是人中豪傑。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