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走親訪友可以不出門?憑什麼邊加班可以邊陪娃?憑什麼玩手機可以不用看手機?憑什麼?憑智慧。
12月21日,在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釋出會上,這一系列的“憑什麼”追問直接叩擊智慧家庭生活的未來場景,而更震撼的是,華為告訴我們,這不是未來,而是現在。在這次釋出會上,華為釋出了全新更新的智能家居戰略和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推動産業從“數字家庭”向“智慧家庭”進化,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可成長的高品質未來家庭生活體驗,将在明年3月正式商用。

智慧家居是近幾年來特别火的賽道,更是提升智慧生活的必經通道,是以,諸多企業紛紛殺入,不僅家電企業早已布局其中,華為在智慧家居領域也有着自己的戰略規劃。早在2019年3月AWE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宣布:“華為生态IoT戰略全面更新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為行業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統” ,全面涵蓋家庭、辦公、運動、娛樂、出行五大場景。
從通訊進入手機,再從手機、平闆、智慧屏産品一步步進入智慧家居領域,直到今天的智慧全場景戰略,華為打造智慧生活的遠景非常清晰。但打造智慧家居就要做全屋智能嗎?屋,屋宇、房屋,從華為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來看,如智能主機方案将裝置進行融合,嵌在牆内,這已經開始涉及建築地産領域。
将家居智能更新到全屋智能,這對華為而言,顯然是進入了一個“離華為更遠”的領域,推進起來必然難度更大,華為為什麼要這麼做?華為重構全屋智能對智慧家居行業将帶來怎樣的影響和變革?華為智能家居戰略未來會走向何方?
從智能單品到全屋智能,華為重在解決痛點
智能家居其實已經初步進入消費者的生活當中,比如寰寰姐的朋友就在其别墅安裝了監控系統,六個攝像頭覆寫了庭院裡的六個視角,他能在手機上随時看到監控裡的實時動态。但在裝修工程裡,這是一個安防廠家來裝的,而整個房子的空調、電視則又是另外的廠家,就算他還安裝了電動窗簾,但這卻需要另一個遙控器才能控制。
這位朋友雖然投入不小,讓家庭看起來智能了很多,很高大上有排面,但實際生活在其中,不同的智能系統互相割裂,無法高效協同進行智慧關聯。他在裝修之前設想的是,用手機控制一切,這是此前他看到的智慧家庭未來場景。但真正運作起來,他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目前的智能家居領域都是獨立運作的單品智能和單系統智能。
不隻這些,據朋友講,就那個六個攝像頭的安防系統就已經一堆線纜,有線連接配接的布線極為複雜,甚至他在院子種花還挖到了連接配接對講系統的線纜,而無線方式的手機攝像頭監控經常掉鍊子,“院門口的那個監控更經常停止更新,罷工,出了問題都不知道怎麼弄”。
如何解決“連接配接和協同”兩大難題,正是今天智慧家居領域的瓶頸“牆”。
如華為消費者業務IoT産品線總裁支浩在會後的采訪中表示,全屋智能華為兩三年前已經立項,以解決傳統家庭智能網絡面臨的組網複雜、安裝調試成本高、維護困難、人員素質要求高四大挑戰。
華為消費者業務IoT産品線總裁支浩
基于雲、晶片、網絡及AI等技術,華為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包含1個主機、2張網絡和N個硬體,通過網絡融合和裝置融合的一體化家庭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可以實作全屋智能硬體及聲光水電等系統的智慧互聯與協同,推動家居從單品智能、單系統智能走向全屋一體化智能,尤其是華為推出的全屋智能主機有高內建、子產品化、智慧化、可擴充的特點。
當下來看,全屋智能的确是消費者所需,也是行業痛點所在,華為提供了連接配接和協同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但這一技術層面的硬核能力能打破聲、光、水、電系統不同産業互相割裂的藩籬嗎?
四大重構更新家庭“新基建”,解決智慧家居行業割裂現狀
在智慧全場景戰略下,華為早已不再隻是推出産品和方案,而是以智慧生活的長遠目标為核心。這次華為推出的全屋智能ALL IN ONE解決方案,依托互動、計算機連接配接産品組合,是一個全屋互聯、全屋協同,聯合生态夥伴,提供智慧化家庭基礎設施的全方位建設方案,完成了對組網、生态、體驗、管道的四大重構,實作全屋智能從技術、産品及商業端到端的閉環。
有電線之處,就能進行全屋組網,華為創新的中頻帶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PLC-IoT不隻重構了智能家居的組網方式,更是颠覆。華為與PLC -IoT 、WiFi 6+等技術為代表的全屋組網能力覆寫窄帶控制和寬帶傳輸兩個方面,是業界首個利用PLC窄帶技術實作家庭自動化控制網絡的廠商。通過電力網和窄帶通訊網合一,部署成本、管線成本大幅度降低,并能實作對裝置的統一管理,進行網絡融合,尤其是華為的智能主機方案則将裝置進行融合,嵌在牆内,不占用住房面積,以往幾個機櫃才能處理的全屋資料,華為一個盒子就可以解決。這對智能家居行業而言,無異于一次全面革新和蝶變更新。
想要将家庭寬窄帶的2張網建好,需要強大的行業整合能力,集合跨領域、跨行業、跨品類的夥伴力量,是以華為在全屋智能方案中同樣注重生态的重構。支浩表示,華為已經聯合42個合作夥伴建立了PLC-IoT标準,通過電力線與控制線的融合完成了家庭海量硬體的互聯互通,建立了從基礎設施、服務商到管道端到端的生态體系,并促進PLC全屋互聯的标準化。
憑什麼邊加班可以邊陪娃?從華為一系列的“憑什麼”中就能看出華為的全屋智能方案重在場景體驗,尤其是家庭智能主機,就是一台家庭超級計算機,如同智慧大腦一樣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不斷自主學習、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重構了智能家居體驗。此外,華為還對方舟實驗室2.0進行全面更新,讓全屋智能解決方案落地,不僅溫度、燈光、通風都會根據環境變化而自動調節,同時還能體驗到極具未來感的聲光關聯、家庭燈光秀等。未來不但是華為管道、夥伴的樣闆點,也是面向消費者的體驗視窗。支浩表示,華為全屋智能主機開放了鴻蒙1萬+API,未來可以共建10萬+家庭場景。
如寰寰姐朋友所面臨的裝修遭遇,傳統的管道大多隻具備銷售單品的能力,而全屋智能的解決方案要根據戶型做方案設計,還要進行安裝調試及售後運維。是以,重構管道必然是華為全屋智能方案中的重要一環。目前,華為已經對手機管道進行更新賦能,使其具備銷售全屋整體解決方案的銷售與服務能力。
在這次釋出會上,華為請來了多家地産行業巨頭,華為SMART HOME聯合地産界共創科技人居新體驗,率先進入前裝市場,而在後裝市場,華為也與居然之家等裝修公司合作。這就保證消費者無論是新房購買還是舊房改造,既能在地産和家裝管道得以滿足需求,也能在華為零售店面購買全屋智能,享受一站式的定制化服務。
顯而易見,重構管道走進“屋”的領域,對華為的挑戰非常之大。但華為所推出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并沒有局限于技術和産品層面的更新,更重在生态、管道方面進行重構,進而讓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有效地真正落地,以新基建帶給消費者在智慧生活領域的“科幻式更新”。
融合産業,智能家居牽引萬物物聯的未來
億歐智庫根據Statista資料并測算得出, 2020年智能市場規模約為4354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8000億元。而從2019年中國各細分市場規模看,家電原始市場規模大、智能化發展早且滲透率高,是以在智能家居市場中規模最大,達2822億元;智能連接配接控制和智能家庭安防市場規模分别位于二、三位,為364億元和186億元,智能家庭娛樂和智能光感市場規模分别為180億元和99億元,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場規模最小,為78億元。
這份報告既傳遞出了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之大,同時也指出在智能家居領域仍存在着家電、連接配接控制和安防、娛樂與光感等不同細分市場,也充分說明了在智能家居領域裡不同行業的互相“獨立”。
華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推出,正是要打破這樣的行業獨立,不僅讓網絡與裝置之間的“割裂”得以融合,更通過在技術、産品及商業端方面的整合賦能能力,讓智能家居行業生态、管道得以深度融合與更新,以創新賦能智能家居産業鍊蝶變,對整個行業都有重要意義。
這次釋出會上,華為還推出了面向“年輕潮流”消費人群的智慧屏S系列,主打120Hz鴻鹄畫質、1300萬AI慧眼、鴻蒙分布式跨屏,同時搭載全新鴻蒙OS系統,新增分布式遊戲、智能屏K歌、遠端看家等功能。“華為智慧屏作為家庭的IoT控制中心、智慧互動中心、跨屏體驗中心、和影音娛樂中心,我們将持續更新。華為智慧屏,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餘承東在釋出會上如此說到。
支浩在采訪中更進一步表示,華為立志做中國最大的智慧屏廠,對這個産業産生真正的影響。最大的智慧屏玩家,事實上也就是最大的智能家居玩家,華為的目标很清晰了。
1995年,比爾蓋茨在著作《未來之路》中最先提出物聯網的概念,“萬物互聯互通”成為人們對未來科技的新幻想。伴随着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這個幻想照進了現實,物聯網逐漸影響到各行各業,開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智能家居便是家庭環境下物聯網的重點應用領域。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華為集公司之力殺入其中,不僅提出了關涉建築層面的、對自己挑戰更大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還通過對組網、生态、體驗、管道的四大重構推動智能家居行業的全新變革。更重要的是,華為通過全屋智能方案帶動智慧家居戰略的更新,讓華為更深地走進了物聯網的未來。
以智能家居牽引萬物物聯的未來,這正是華為深謀遠慮的的宏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