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發生的軍情大事可謂不少,比如英國要"賣老佛爺的航母"、印度從美國人手裡買了艦炮,俄羅斯研制了跟"終結者"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戰鬥機器人等等。但是,與周五北京下的那場大雪而言,這些根本都不叫事兒!作為一個80後的"北京土著",長大成人後就沒怎麼見過北京下雪,想想也是醉了。既然2019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那怎麼着也得寫點兒和"雪"字有關的武器裝備。思前想後,就寫一篇關于"北境雪國"加拿大,在二戰時制造的一款名為"雪克斯頓"的自行火炮的故事吧。怎麼樣?"雪"字是不是挺多的。

加拿大研制的"雪克斯頓"自行火炮
對于喜歡冰雪項目的人來說,素有"北境雪國"之稱的加拿大可謂是一個旅遊勝地,該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頂級的滑雪場,設施和雪道甚至比阿爾卑斯山還全面。而就是如今這樣一個旅遊勝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盟軍而言可以說是"出人、出錢、出裝備"。因為隸屬英聯邦國家,早在戰争爆發前,英國就将部分軍工産業前往了加拿大,使得該國的軍工産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事實證明,英國的這一舉措非常具有遠見。由于和工業強大、資源豐富的美國本土接壤,加拿大可以在無視外界封鎖的情況下,大量生産軍工産品,有力的支援了盟軍的反法西斯戰争。
在整個二戰期間,加拿大研發、生産了衆多坦克裝甲車輛。比如"公羊"中型坦克、"灰熊"中型坦克、"袋鼠"裝甲運兵車等等,"雪克斯頓"自行火炮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盟軍中比較出名的戰場支援類武器。"雪克斯頓"是英文"Sexton"的音譯,該英文的正常翻譯過來應該叫做"教堂司事",指的是負責看管教堂及其周邊設施、敲鐘等的人。是以,有些資料也會把"雪克斯頓"自行火炮稱之為"教堂司事"自行火炮,這些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雪克斯頓"自行火炮總産量超過2000輛
"雪克斯頓"自行火炮共有兩種型号,其中,采用底盤的是"雪克斯頓I"型自行火炮。而采用底盤的則是"雪克斯頓II"型自行火炮。這兩款自行火炮一共生産了2150輛。由于I型與II型的底盤相差不大,且I型的生産數量非常少(僅生産100餘輛),在一般情況下,對這兩款自行火炮一般不會加以區分,統稱為"雪克斯頓"自行火炮。這裡簡單說一下,"雪克斯頓"之是以會采用M4的底盤,是因為該坦克在二戰中産量極大,變形車也非常多,加拿大生産的許多坦克裝甲車輛都是以M4中型坦克為基礎進行研發的。是以"雪克斯頓"自行火炮自然就采取了"拿來主義",直接使用M4中型坦克的底盤進行制造。
儲存至今的英國25磅炮
作為一輛自行火炮,全車的重點自然在那門主炮上。"雪克斯頓"自行火炮安裝了一門著名的英國25磅炮,該炮在二戰中對于英軍來講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幾乎哪裡有英軍,哪裡就有25磅炮的身影。英國25磅炮的實際口徑為87.63毫米,也有資料簡稱為88毫米,作為一門榴彈炮,其最大射程為12250米。有意思的是,為了進行反坦克作戰,英軍還為25磅炮研制了9公斤重的同口徑實心穿甲彈。雖然25磅炮身管較短,在精度和穿深上無法與長身管的專業反坦克炮相比較,但架不住炮彈品質大,僅僅依靠炮彈本身産生的巨大動能,就能摧毀德軍的III号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日本的各種"輕戰車"就更不用多說了。
停放在博物館中的"雪克斯頓"自行火炮
從諾曼底登陸到魯爾戰役,"雪克斯頓"自行火炮可以說陪伴盟軍征戰了大半個歐洲,這也是為什麼盟軍稱其為"第一流的炮車"的原因。盡管它的性能并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甚至連底盤都是"山寨"來得。但它皮實耐用、可靠性高,加之火炮威力大,能夠出色的完成戰場火力支援任務,是以深受盟軍官兵的喜愛。二戰結束後,"雪克斯頓"自行火炮依舊在英軍中繼續服役,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退役。而在其他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南非、澳洲等,"雪克斯頓"自行火炮甚至服役到上個世紀60、70年代才退役。從中不難看出,盟軍當時其為"第一流的炮車"絕對是實至名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