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然因為氣候原因發生如此慘重的悲劇,怎麼能讓死者的親屬接受?又怎麼能讓公衆不憤怒呢?(圖/馬拉松現場跑友釋出)
文 |《财經》新媒體主筆 十年砍柴
編輯 | 蔣詩舟
昨天真是一個令中國人悲傷的日子。兩位德高望重、功勳卓著的院士袁隆平、吳孟超在下午去世,舉國哀悼。
今天早上,看到一條新聞更加令人震驚。據《人民日報》報道,22日,甘肅一山地馬拉松賽遭遇極端天氣。截至23日早上8點,共搜救接回參賽人員151人,其中8人輕傷,在醫院接受救治。21名參賽人員找到時已失去生命體征。甘肅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
此次參賽人數172人,生還151人。一場體育賽事的傷亡,比前天雲南、青海發生的兩場地震還要多,甚至超過一場普通的戰争。
參加一些體育賽事或野外徒步,有一定的風險,發生參與者傷亡事件并不稀奇。但以往像這類賽事和徒步運動,一般是運動員因劇烈運動誘發疾病引起猝死,或者是一些旅遊深入到人迹罕至、救援條件差的地區遭遇意外。2013年4月15日發生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處的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百餘人受傷,震驚全球,原因是恐怖分子蓄意謀劃、實施。而這次在甘肅景泰,竟然因為氣候原因發生如此慘重的悲劇,怎麼能讓死者的親屬接受?又怎麼能讓公衆不憤怒呢?
有人可能會說“天有不測風雲”,這樣極端天氣的出現,組織者怎麼會事先曉得?組織者是幹什麼的?不僅僅是通過賽事掙錢的,任何賽事最重要的是安全問題,安全必須成為組織者首要考慮并制訂預案的事項。野外大型群體活動的安全,地形和氣候是重要的因素。此次越野賽可能遭遇惡劣天氣,稍微有氣象學常識的組織者都應該事先考慮到。
5月22日2時04分,在青海果洛州瑪多縣(北緯34.59度,東經98.34度)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此次地震震中距西甯市 385公裡,距離蘭州直線距離500多公裡,景泰縣距離蘭州的直線距離不過120多公裡。地震時蘭州、白銀包括景泰縣在内的居民,都感覺到強烈的震感。
地震後往往會發生極端天氣。2012年6月30日5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巴音郭楞蒙自治州和靜縣交界發生6.6級地震,随之就遭遇到極端天氣影響,陣雨不斷,山體滑坡,山洪等自然災害頻發,有人是以遇難。類似的事例已發生不少,5月22日青海瑪多地震發生後,國家氣象局的官網“中國天氣網”很快發出帶有警示性的預告:“震區需注意防範雨夾雪和低溫天氣對救援安置等工作的不利影響。”可能遭遇餘震或震後極端天氣的不僅僅是震中周邊,大自然才不管你人類的行政區劃,甘肅和青海雖屬兩省,但在地質構造上有緊密的關聯,而舉辦百公裡越野賽的白銀處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闆塊的交彙處,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很複雜。當地的行政管理部門對這一點難道心裡沒點數?就算組委會裡沒有專業人士,可以質詢一下專家吧!我的母校蘭州大學的地質、地理、大氣三大學科很強,打個電話找個靠譜的專家咨詢一下,不是什麼難事。
5月22淩晨在600公裡以外的地方發生7.4級地震,當天上午仍然照常舉辦越野賽,這是多麼颟顸、不負責任的組織者才能作出的決定。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想到鄰省的地震和本次賽事有什麼關系;或許他們心存僥幸,想到不會這麼巧吧?可大自然冷酷地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是帶血的。
此次黃河石林百公裡越野賽是第四屆,其宣傳推廣網頁如此招攬參與者:“它跨越千百年,承載着那段記憶與精神,曆經春夏輪轉,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它熱情、火辣、向世人展示它獨特的魅力,它山水相依,環境幽靜,秃黃的巨峰高高聳起,連綿不絕,它就是國家4A級景區——黃河石林。”
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類賽事的種種亂象也由來已久,飽受批評。為什麼各地熱衷舉辦這類賽事,說來說去不過是因為一個“錢”字。舉辦一場馬拉松比賽,場地、裝置等投入不大,卻能拉動區域消費,能夠收取企業的廣告費,提升城市的品牌效應。誘惑之下,地方政府和企業一拍即合,做起了馬拉松賽的生意。年年舉辦,從申辦、籌辦到舉辦賽事形成了一條産業鍊。可承辦賽事的企業,往往一心盯在錢上,而不願意在安全保障、賽事服務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投入;有些企業本身不具備組織越野賽這類有風險賽事的資格和能力,但膽子大,土法上馬。
此次賽事由白銀市委、市政府主辦,景泰縣承辦,具體賽事營運由甘肅晟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賽事挂着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的名頭,在我看來更多的是為之背書。究竟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在該賽事中起了多大的指導、監督作用,我高度懷疑。這一惡性事故的調查已經啟動,不知道能否排除各種幹擾,盡量還原這次賽事決策和舉辦的各個環節的真相。——這是公衆最低的要求了吧,接下來應該是對相關人士行政、司法責任的追究。但不管怎麼調查,如何追責,那些逝去的生命,永遠不能複活,對他們的家庭來說,是天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