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甯夏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甯夏第四人民醫院一間隔離病房裡,3歲小病患在護士阿姨的陪伴下看卡通片、玩遊戲。
“孩子年齡小,父母又不在身邊,我們醫護團隊除了治病外,就得擔負起照顧她生活的責任,喂藥喂飯、陪伴玩耍。好在孩子特别乖,除了偶爾想爸媽哭鼻子外,還挺配合的。”甯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兒科醫生王卉說。
截至28日24時,甯夏本輪疫情已報告确診病例26例,其中年紀最大者81歲,最小的僅3歲。所有确診病例均已轉入甯夏第四人民醫院集中隔離治療。

在甯夏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醫護人員正在查房。(受訪者供圖)
“疫情發生後,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我們從甯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甯夏回族自治區中醫研究院等醫院選調呼吸、重症、中醫、院感專業的專家第一時間進駐定點醫院開展治療工作。”甯夏回族自治區新冠肺炎專家救治組組長、甯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周玮說。
由于甯夏本輪疫情病例增長速度遠超去年年初疫情,自治區衛健委已快速為救治團隊補充了“新鮮血液”。目前,整個團隊中,專家組成員從最初的8人增加到20餘人,一線醫生骨幹也已超過50人。
“這次病患感染的均是德爾塔變異株,病毒載量高,傳染性強,病程進展也快,隻要出現39攝氏度以上高燒,肺上病竈很快就散開了,這對醫務人員是很大的考驗。”周玮說。
然而,這些醫務人員基本都是與新冠病毒打交道的“老手”。他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派駐甯夏的救治專家、院感專家的指導下,結合去年救治經驗,對每一例患者都給予了嚴密監測、抗病毒治療聯合中醫辨證治療、基礎疾病治療和心理幹預等治療措施。
“目前所有人病情都比較平穩,絕大部分都是輕型和普通型,隻有首發病例艾某某病情稍重,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後病情已經得到緩解。”周玮說。
醫務人員正在會診。(受訪者供圖)
減少危重症病例、不出現死亡病例是整個治療團隊的目标。周玮告訴記者,去年他帶領團隊對甯夏75例确診病例病情進行了詳細研究,發現要減少危重症病例,一定要在病患往重症發展時就及時有效幹預,一旦發展成重症,難度和付出的代價就成倍增加。
“連續高燒兩天、肺上病竈快速增多以及血氧飽和度或淋巴細胞比值突然降低都是病情發展重要的名額,這時專家組會馬上組織會診,調整治療方案,一般來講很快就能把病情再逆轉過來。”周玮說。
是以,在本輪疫情中,在對所有病患進行嚴密監測的同時,醫務人員還重點關注60歲以上老年病患和低齡病患。比如,針對這名3歲小病患,甯夏抽調5名醫生、5名護士組成救治專班,24小時“線上”。
“孩子10月23日收治入院,當時不僅發燒,還伴有咳嗽、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狀。經過一周的治療,她已經50多個小時沒有發燒了,咳嗽也在好轉,精神狀态也好。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很開心,一定全力以赴,讓她早日治愈出院和父母團聚。”王卉說。
周玮告訴記者,除了現有醫療力量,甯夏衛健部門還儲備了一批專家和一線醫務人員,備齊了包括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人工膜肺(ECMO)等醫療救治所需裝置。
“專家組已做好病例再增加或出現危重症病例的各項準備工作,我們有信心赢得這場與病毒的較量。”周玮說。(記者王磊、艾福梅)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