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明第45期:較量(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夜深了,皎潔的月色透進禦書房内,均勻地撒在朱元璋的書案邊,兩隻貢燭在書案邊吐吐跳着,将屋子照得雪亮。

從窗前轉過身,朱元璋把目光又落到如畫江山圖上,畫在綢布上的個别地方因為朱元璋不斷撫摸,已經顯出黑色。在他撫摸次數最多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插着小旗子,那是目前大明和蒙古實控區的分界,每一隻旗子都代表着一個衛所。遼東方向,還有十數個紅色的星星用針别成一個弧,如同一根絞索,牢牢地套向金山部。其中一顆大紅星特别顯眼,那是插到敵人後方的蘇策宇。

猶豫片刻,朱元璋從書案上又拿出兩個小紅旗,一隻插在河中,一隻插向了南洋諸島。武安國這小子在奏折裡說得對,沒有永恒的敵人和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萬歲,今天這麼好的興緻”一個溫柔的女聲在門口響起。

“梓潼,進來”朱元璋答應了一聲,收回目光,走向放滿奏折的書案。每天幾百份奏折,真夠人累的,平時還有四輔官幫忙挑揀一下,今天輪值的李善長突然告假,所有的奏折他隻能獨自披閱,一直幹到現在才有些眉目。

馬皇後帶着幾個宮女,輕輕地走了進來,從宮女手中接過一個籃子,裡邊是剛剛熬好的雜糧粥和幾樣小菜。朱元璋貧窮出身,當了皇帝也忘不了這些百姓家吃食,禦膳房做不出正味來,每到秋天,都是馬皇後親自給他熬粥吃。

端起粥,朱元璋趁熱喝了兩口,吩咐宮女退下,拉着馬皇後的手說道:“梓潼,辛苦你了”

“有什麼辛苦,幹點兒雜活,動動手腳,抒筋活血。我聽說今天太師沒來,怕皇上一個人太累,我一個婦道人家,幫不上什麼大忙,伺候皇上吃飽肚子還不是分内的事”

“梓潼,來,坐下,我給你講個有意思的事。咱們那個幹女婿,哎,笑死朕了”朱元璋今天顯然心情甚好,拉着馬皇後一起坐到書案旁。

書案旁除了奏章外還擺着錦衣衛從各地送來的一堆密報,整整齊齊地壓在鎮紙底下。

“我們的幹女婿?你說武侯啊,他又怎麼了,之前陛下不還說他胡鬧嗎?”

“朕當初雖覺得武小子不聽話,還是指令錦衣衛盡力協助他穩定北平政局。今天錦衣衛給我送來一堆報告,太胡鬧了,這小子,把那幫王八蛋給玩死了!”

“陛下,陛下,臣妾怎麼越聽越糊塗了,您先喝口水,小心身體!”馬皇後聽得莫名其妙,錦衣衛會說大臣好話,這是破天荒地頭一回。

“你聽我說,這小子到北平第七天,北平各大商号就聽他的号令聯合起來,張家、楊家、徐家、詹家為首,還有西域來的那個高家,把各自旗下的米價,直接降到了年初的水準。秋收在即,其他小商小販隻好跟着降價”朱元璋越想越開心,說着說着就笑得說不出話來。

馬皇後聞言大吃一驚,這武安國和郭璞玩的什麼把戲,這時候硬向下降低米價?秋天已經到了,谷賤傷農,這時候降米價,種糧的百姓能高興得了嗎?

正疑惑間,聽朱元璋又接着道:“有幾個刁民煽動當地父老去衙門說理,糧價高了一年了,這時候降價,百姓當然不樂意。那個戴罪立功的許知府把領頭的鄉紳接到府内,談了兩個時辰後,幾個鄉紳就高高興興地走了。你猜怎麼着,這事過後的第二天,北平衙門發出告示,北平兩家報紙轉載,着落北平布政司治下各地官員統計今年農田數量,秋收後每家每戶可按實際耕種畝數以固定配額售糧給詹記商行,詹記按去年秋天市面上的平均價格收購,比他們自己賣米的價格還高!”

馬皇後更加奇怪,貴購賤賣?這些商家糊塗了?有錢也沒見過這麼玩的。況且那些在北平囤積居奇的家夥,能任憑這麼折騰?

想到這,看看朱元璋樂不可支的樣子,想必武安國肯定赢了,溫柔地笑道:“陛下,這武安國雖魯莽些,算帳可是非常高明的,臣妾以為,賠錢的買賣他絕不會做”

“是,錦衣衛接到這個報告,也猜不出這小子在幹什麼,是以一直沒敢向我禀報,接下來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朱元璋開心地說,“大概過了十來天,那無行文人徐金儒,見官府沒出場,硬着頭皮和北平衆商号對着幹,雇了地痞無賴去張家的米店組團搶米,叫嚣北平這麼賣法,有多少他收多少,現銀付帳,不用賣給别人”!

這個無恥的家夥!馬皇後鄙夷地哼了一聲,心中暗想,虧他讀這麼多書,居然不知廉恥二字,知道朱元璋還有下文,靜靜地聽丈夫細說。

“結果沒等官府出面,詹家突然拉了兩百多車米堵了他家門口。看熱鬧的圍了水洩不通,老百姓那個痛快啊,一個勁兒叫好”朱元璋的介紹漸漸帶上了個人感情色彩,對北平搗亂的那些奸商,通過錦衣衛,他手中掌握了一些資料,雖然這些人的行為不違反大明律條,但看着實在來氣。他們被人整了,省得朱元璋再費周折,着實令人開心。

“萬歲不是說北平時下很亂嗎,其他幾家搗亂的難道就看着徐家被詹家愚弄?”馬皇後是聽故事的好搭檔,關鍵時刻知道插話調動丈夫繼續說下去的欲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