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這是一本描繪出人們内心最為真善美的一切的一本書。美麗的茶峒小山城,把湘西的優美的青山綠水展現的活靈活現,仿佛讓我們置身到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之中,這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然,這裡面少不了純真的愛情,更是側面把湘西的淳樸民風展現的淋漓盡緻。

01、世外桃源的美
這本書其實并沒有用太多的形容詞去形容這個湘西邊上的小城鎮的美,确實通過簡單質樸的話語中表現出風景的格外美麗,它在與湘西淳樸的民風相結合,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世外桃源般的美在于它的獨特地理位置以及它所處的青山、綠水的環境之中,讓我們以情入景,也以景入情,兩者相結合,帶給我們的世外桃源般的美麗。
“從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将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裡便彙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隻一裡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遊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沈從文先生通過“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十個字把風景描繪得仿佛映入眼簾,而且還交代了這條溪流的作用,并且為後面渡船埋下了伏筆。
“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遊魚來去皆可以計數。”把當時的秀麗的水仿佛躍然紙面之上,我們能夠感受到水的清,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溪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當時的環境,這裡就是我們現代人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生活雖然依舊會有艱辛,但是相比現代人們生活中的壓力,這裡也許就是許多人夢寐已久的世外桃源,在這裡人們的心靈能夠如小溪一樣靜靜的,并且清澈見底。雖然讀書之後尚未去世外桃源,但是神往已久,它能夠洗滌淨化我們的心靈,忘卻紛繁複雜的一切。
02、記憶中最美小城
我們對小說中的小城鎮的感覺就是小時候的家鄉,這本小說把我們内心中的小城鎮寫到了我們的骨髓之中,一切雖然都是在紙上,但是仿佛我們的心靈已經到了我們向往的小城鎮之中,雖然随着我們的年齡的增長,對于心目中的小城鎮也許已經忘懷,也許已經沒有那麼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這邊小說的閱讀,我們能夠感受到近鄉情更怯的感覺。
茶峒小鎮的人們都是熟悉的,這一切仿佛讓我們回到了自己兒時的那個鄉村,一切都是熟悉的,卻仿佛一切都是有點陌生。
茶峒小鎮的美還在于他的四季之美,我們都能夠從文字中一點一滴中去尋找到,唯獨讓我們不能忘懷的卻是翠翠的夢鄉之中的美景,它結合了愛情的美好與當時的風景完美情景交融,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最美小城還在于它的不變,那裡的小飯店、雜貨鋪等等仿佛我們小時候的小商店之類,它一直存在,我們總是能夠從其中回味到兒時的一切美好。
小城的美,還在于它的成長之美,雖然人們都在随着年齡的增長在增長,但是這裡的一切仿佛都在不斷變化成長,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當仿佛又是一切都和以前一樣。這也許就是茶峒的另外一種美。
03淳樸的愛
淳樸的愛,在這本小說中表現出來的都是最為質樸的感情,小城人們之間的質樸情感,當然也把當時人們對于感情的逃避也表現了出來。
這裡面的感情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最先表現出來的翠翠父母的凄美的愛情,父親去了之後,母親忍辱負重把孩子生了下來,也追随而去。留下了翠翠和老船夫相依為命。
如果翠翠的父母親是生活在現代的人,也許早已經私奔,帶着翠翠過着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當然也許是并不幸福的生活。這也把當時人們的些許狹隘心胸以及對待感情的那種羞澀,描寫的淋漓盡緻,當然一切都是當時人們所處的環境與人所接觸的知識不足而造成的。
第二個部分就是翠翠的愛情,這個愛情是美好的,承載了許多少女的夢。但是我想說的是基于翠翠的生活背景所導緻的,老船夫無法去給一個沉浸在愛情之中的少女去做選擇,尤其是隔輩去做愛情的選擇,當然也是老船夫無法和翠翠這個情窦初開的少女去溝通所導緻的。如果老船夫能夠和翠翠向現代的溝通一樣,那麼翠翠早早做出選擇,即使天保的意外發生,傩送也依舊會和翠翠在一起,當然如果發生改變也許并不能呈現出這麼精彩的故事。
第三個部分就是淳樸的民風,這裡雖然沒有寫民風淳樸,卻通過字裡行間的一切把淳樸的民風表現出來,讓你仿佛處于那個時代,一切都是應該這樣,無法反駁也無力改變的淳樸民風。
《邊城》這本小說我已經讀了好幾遍,最喜歡的其實還是當時所處的時代的鄉村氣息,仿佛一切都能夠回到記憶之中,那個時候的淳樸的情感讓處于物欲橫流的現代的我們更多的思考,究竟是知識的變化影響了現代的感情,還是人們感情的泛濫已經不再淳樸。
那個時候人們的心究竟是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事物,這一切都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我隻想多讀幾遍,讓自己的心靈靜下來,仿佛坐在小溪旁看那河中遊魚來取皆可計數。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我們是否“明天”回來?還是永遠不回來了,這得取決于我們的内心,是否向往這質樸的情感,是否選擇尊重自己的内心,這就是我們讀完書需要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