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雍正 青花仿永樂花卉紋抱月瓶

此件拍品為保稅狀态。

備注:

· Jacobs Demarest舊居收藏(始建于1678年)

· 紐約蘇富比,1992年6月3日,編号234

· Marlene Casey舊藏

· 張宗憲先生舊藏,香港

· 香港佳士得,2000年10月31日,編号816

· 紐約佳士得,2005年9月20日,編号343

·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号CH216

展覽:

· “雲海閣中國陶瓷收藏精品展”,1993年,佳士得,倫敦

清雍正 青花仿永樂花卉紋抱月瓶

本瓶器型端莊隽秀,壺細口,直頸,扁圓形腹,橢圓形圈足,平砂底無釉,釉汁勻淨淡雅,細膩瑩潤。肩部飾對稱的如意形雙耳,許之衡稱為「口際飄雙帶」。口沿青花花紋裝飾,頸飾蕉葉紋,肩與底部皆繪海水紋,主題紋飾的折枝荔枝亦是以永窯為範,諧音「利吉」。

本品為雍正禦窯摹古永樂青花之卓越代表,其所摹之祖本可參見大英博物館典藏永樂青花荔枝圖扁壺,著錄于《Ming Ceramics》,J. Harrison Hall,頁109,編号3:20。比較二者,本品仿永樂蘇麻離青料所繪青花點染;近底處海水波浪紋飾畫法;荔枝枝幹勾勒,無一不忠于原型,本器施釉肥厚,白中泛青,為典型雍正官窯仿永樂青花之佳作。

永宣禦窯品格之美,為有明一代之冠,其中青花一門,極負盛名,終明之世,精光不泯,影響波及數百年。永宣時期青花采用進口“蘇麻離青”料,青花發色濃郁深沉,筆畫起承轉合處,釉料濃厚,入窯之後呈黑藍色星星點點,非但不暗沉,更顯油亮,被稱為“鐵鏽斑”。永宣青花瓷器紋飾布局疏朗清新,勾繪舒展流暢,靜雅可賞,加之以“蘇麻離青”料勾勒,宛若一幅水墨畫躍然瓶上。雍正皇帝雅好古物,品味頗高,宮廷制器有“仿舊須宗雅則,肇新亦有淵源”之原則,仿古采今,蔚為大觀,永宣制器蒼妍雄渾之品格最得胤禛之青睐。

雍正青花選料精細,工藝嚴格,「參古今之式,彙以新意,備儲巧妙」,成就非凡,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說。永宣青花的「蒼妍雄渾」之品格最得雍正青睐,此器着意不落款,令人極難分辨,是媲美前代之佳作。

本品為雍正禦窯摹古永樂青花之卓越代表,永樂朝例可參見大英博物館典藏青花荔枝圖抱月瓶,著錄于《Ming Ceramics》,J.Harrison Hall,頁109,編号3:20;另可見一永樂例,原為日本住友集團舊藏,後捐贈于大阪東洋市立陶瓷美術館,著錄于《東洋陶瓷的展開》,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99年,圖版43。雍正皇帝曾不止一次遣送清宮所藏古董瓷珍至景德鎮以資效仿,雍正皇帝事無巨細,本朝摹古瓷器與原型幾難分辨,大阪東洋市立陶瓷美術館藏品與本品尺寸、器型、紋飾構圖、青花發色如出一轍,極可能為本品祖本。

翻檢各方典藏資料,見一例售于香港蘇富比,1982年5月18日,編号144。另亦有一件同類收藏,為法國皇後歐珍妮.德.蒙提荷寶蓄,此後入藏于法國考古學家Joseph Henry Barbet de Jouy 收藏,期後由家族傳承。直至2011年于拍賣場上釋出,佳士得香港,2011年6月1日,編号3569。多次見于拍賣場,最後一次售于我司2021年4月21日,編号3211。

其他類似參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紋雙耳扁背壺】,錄于《清代禦窯瓷器.卷一下》,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396-397;【清雍正青花花鳥紋雙耳扁壺】,同前書出處,頁106-107。

此器來源有序,尤為難得。早年為 Jacobs Demarest舊居收藏寶蓄,經紐約蘇富比釋出,此後入藏于Marlene Casey,期後由張宗憲先生遞藏。直至2000至2005先後于拍賣場上釋出,最終由北美十面靈璧山居主人寶藏。

拍品資訊

LOT号5042 作品名稱 清雍正 青花仿永樂花卉紋抱月瓶

作者 -- 尺寸高26.5cm 創作年代清雍正

估價6,000,000-8,000,000 成交價RMB 9,200,0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