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鴻門宴對于項羽和劉邦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次宴會,在這場宴會上,劉邦很可能會丢掉小命,而項羽則可能借助鴻門宴鏟除劉邦,實作自己未來的大業。

原本範增已經幫助項羽把一切都計劃安排好了,項羽隻需要點頭,劉邦就會在鴻門宴上消失,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作為自家人的項伯,居然在鴻門宴上不斷幫助劉邦,以至于劉邦死裡逃生,項伯為何要這樣做呢?難道他真的是吃裡爬外?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h1>

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叔,也是項燕最小的兒子,項燕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項渠,也就是項羽的父親,可惜項渠去世比較早,隻留下一個兒子項羽跟随二弟項梁一起南征北戰。

項梁就是項燕的第二個兒子,也是項燕兒子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在項燕與項渠都去世後,項梁就接過父輩的旗幟,擔任了楚國的武信君。

項伯作為項梁的弟弟,跟随項梁一起建功立業,同時擔任了楚國佐伊,相當于是楚國的副丞相,項羽當時擔任的是裨将。

項羽和自己的兩個叔叔之間關系不錯,并且算得上是生死與共的交情,尤其是當項梁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國大将章邯打敗并且戰死之後,項羽與項伯更是叔侄兩人相依為命了。

項梁去世後,由于項羽此人能力不凡,是以項羽繼承了項梁的衣缽,而項伯則是從此與項羽形影不離,專門負責輔佐協助項羽建功立業。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在項伯與項羽相處的過程中,兩人之間并沒有什麼沖突,就算是在鴻門宴之後,項羽對項伯一樣十分信任,由此可見叔侄兩人關系是經得起考驗的。

明明兩人關系不錯,也沒有發生過沖突,為何在鴻門宴的時候項伯卻要幫助劉邦脫險,而不是幫助項羽滅掉劉邦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h1>

本來項伯和劉邦是沒有什麼關系的,可是他們之間因為一個人的聯系,進而就産生了一些關系,這個人就是張良。

項伯曾經因為殺人而四處奔波逃跑,剛好遇上了張良,此時張良是秦朝的官員,張良見項伯絕非凡夫俗子,兩人相談甚歡,于是張良就想辦法救了項伯一次。

因為有過救命之恩,是以此事之後,項伯與張良之間的交情一直不錯,在後來項伯得知項羽将要舉辦鴻門宴殺掉劉邦的時候,項伯擔心張良也會被牽連進去,是以不遠千裡,不顧一切連夜去找到張良,勸誡張良早點離開劉邦,以免丢了小命。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正是因為這次項伯的舉動,被張良利用起來,進而把項伯引薦給了劉邦,讓項伯得以和劉邦認識熟悉起來。

劉邦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精一樣的存在,聽說項伯是打算來救張良一命的,劉邦瞬間計從心生,打算好好利用項伯這個關鍵人物一次。

劉邦明白,作為項伯這種級别的人物,用金銀珠寶乃至地位權力來賄賂他,都是沒有什麼作用的,想要搞定這樣的人物,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助一個義字。

古人對義十分在乎,尤其是項羽家族這種原本就屬于楚國貴族的階級成員,身上那種貴族精神更加明顯,他們更加在乎做一件事情的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道義。

劉邦抓住這一點,開始對項伯大做文章,他一見到項伯,就禮遇有加,感覺自己這個一方諸侯,還不如項伯身份高貴,可以說劉邦給足了項伯臉面,讓項伯瞬間對劉邦這個人刮目相看。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一旦給人戴了高帽,想要再摘下來,難度就比較大了,項伯被劉邦戴了高帽之後,劉邦繼續乘勝追擊,說自己雖然搶先入關,可是關中的所有東西,都規規矩矩擺放着,就等着項王去享受呢。

項伯一聽劉邦如此懂事,根本就沒有什麼想要和項羽對着幹的想法,再加上劉邦在項伯面前大表忠心,還和項伯約為兄弟,定了兒女親事,一時間項伯不知道以什麼理由來殺劉邦了。

有了與劉邦的接觸之後,項伯回去當然是和項羽好好談了一番,項伯覺得劉邦這個人做的事情合情合理,同時又符合道義,要是自己殺了劉邦這樣的人,顯然是不義之舉,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項羽聽完項伯所說的話後,确實也深思了一番,覺得要是殺了劉邦根本就不符合自己的貴族精神,是以對于殺劉邦這件事情,項羽開始有些猶豫起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鴻門宴未殺劉邦</h1>

項羽本來是比較信任範增,并且對範增的激進做法比較認可贊同的,但是現在經過項伯這麼一分析,項羽覺得項伯的保守做法也很有道理,于是項羽陷入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當鴻門宴正式開始之後,實際上項羽已經處于一種自己沒有主見的境地了,自己就眼睜睜看着項伯的保守派和範增的激進派之間争論是否殺掉劉邦這個問題。

甚至在項羽當時看來,不殺劉邦才更加符合自己的身份和道義,因為一方面劉邦當時所作所為沒有對自己不敬的嫌疑,另外一方面劉邦把自己當成老大,顯然自己也沒有理由殺掉劉邦。

更加嚴重的是,當時天下諸侯并非隻有劉邦和項羽兩人,雖然項羽實力在單挑單中屬于老大,可一旦劉邦這個問題沒有處理得體,很可能引起其餘諸侯對自己的圍攻,要是其餘諸侯一起合力讨伐項羽,顯然項羽很快就吃不消了。

這些顧慮是當時項羽所想,同時也是項伯所慮,兩人都有着類似的想法,是以在鴻門宴上,劉邦才能夠躲過項莊的一次次擊殺,最終死裡逃生。

其實範增當時也想過殺掉劉邦之後可能面對的風險,是以他對殺劉邦這件事情也不是那麼肯定,要不然在項伯出現與項莊一起舞劍影響項莊殺害劉邦的時候,範增就肯定會去找項羽進行勸說的。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隻是可惜處于當時的那種曆史背景下,範增、項伯或者項羽,三人對殺掉劉邦這件事情都存在遲疑和不确定,是以鴻門宴最終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當然了,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就算鴻門宴項羽把劉邦殺掉,按照項羽的性格以及謀略來看,最後照樣無法實作天下的統一。

或者是換一種角度,就算劉邦沒有被殺,以當時項羽的實力,後來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滅掉劉邦,可是項羽的性格,已經注定項羽是沒有辦法成就統一大業的,是以整個鴻門宴的結局如何,實際上對于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争霸來說,并沒有實質性影響。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項伯結局</h1>

不管是劉邦還是項羽,在鴻門宴之後,都沒有對項伯有什麼不好的看法,項羽繼續重用和信任項伯,因為他明白,對于自己而言,鴻門宴算不上什麼。

劉邦也沒有看不起項伯或者認為項伯是一個吃裡扒外的人,反而覺得項伯是一個正直可信的人,是以在最後項羽失敗了,劉邦也沒有殺害項伯,反而是給了項伯不一樣的殊榮。

劉邦賜項伯劉姓,封項伯為射陽侯,他的封國位置就在今天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東部。

後來,漢惠帝繼位後三年,項伯去世,他的後代項睢因犯罪而不能繼承爵位,他的封地便劃入西漢政府。

項伯在鴻門宴幫助劉邦,并非他吃裡爬外,而是項伯另有打算項伯與項羽之間的關系項伯與劉邦之間的關系鴻門宴未殺劉邦項伯結局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項伯在鴻門宴中不斷幫助劉邦,其實并非是項伯吃裡爬外,而是因為處于那樣的曆史背景下,再遇到劉邦這樣的人精,項伯和項羽能做的事情,除了放掉劉邦之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