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别推薦」管風琴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作者:音樂無界

“托卡塔與賦格” 是巴洛克時期的一種套曲形式體裁,由17世紀以後發展起來的 “托卡塔” 和 “賦格” 連綴而成。“近代音樂之父” 巴赫在創作這種體裁時,不僅将托卡塔發揮得淋漓盡緻,還極大地提升了賦格的内涵:強化主題并增加和聲技法的使用。他的作品也是以成為這一體裁的代表。

「特别推薦」管風琴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托卡塔” 與 “賦格”

“托卡塔” 又名 “觸枝式” 或 “觸枝曲”,為自由即興式的鍵盤樂曲,常有幾個對比性較強的樂段組成,速度快、節奏緊湊。在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托卡塔曲式變得自由奔放,适合快速演奏。

“賦格” 一詞是拉丁文 “fuge” 的譯音,是複調音樂中最複雜嚴謹的曲式,建立在模仿對位基礎上,音樂多聲部對位性地結合在一起,各聲部無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對比或互相補充。18世紀,巴赫豐富了賦格曲的内容,使賦格曲達到幾乎完美的境地。

《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創作于1708-1717年,是他為管風琴創作的三首托卡塔與賦格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也是巴赫青年時代的代表作。充滿狂想色彩的托卡塔與嚴謹端莊的賦格,展現出這首作品雄偉的氣魄和深刻的意境,同時顯示出巴赫一生的音樂風貌和複調音樂的創作特點。

「特别推薦」管風琴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這首作品雖然由托卡塔和賦格曲兩部分組成,但前後的音樂形象十分統一。第一部分用飽滿有力的引子引出托卡塔,為全曲宏偉的氣勢作出渲染和鋪墊。緊接着,自由的托卡塔主題采用風暴般的急闆,一氣呵成,像流水一般。這段“托卡塔”以主調和聲手法為主進行創作,結構自由、富有戲劇性的變化,與賦格曲形成情緒上鮮明的對比。

「特别推薦」管風琴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樂曲的賦格部分節奏比較自由,主題采用與引子相同的音樂素材,在前後反複八次後,音樂的情緒逐漸高漲。與托卡塔不同,賦格曲改為四四拍,經過速度大起大落的變化後,這一部分的六個段落從多層次塑造出音樂形象,每個部分既層次分明又銜接自然。

「特别推薦」管風琴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結尾部分的旋律十分華麗,速度富有變化。一連串色彩輝煌的和弦之後,樂曲再現托卡塔部分,使得音樂具有完整性和統一性,最後以氣勢雄偉的尾聲結束全曲。

視訊加載中...

今天小編推薦的是管風琴獨奏家Xaver Varnus在柏林大教堂演奏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BWV 565),管風琴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是巴赫青年時代的代表作之一,後由波蘭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編為管弦樂曲,并由波蘭鋼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編為鋼琴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