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卉
“我一直慶幸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國漫畫家。理由很簡單:第一,作為一個中國漫畫家,會有最多的中文讀者,也會有最多的中文媒體來刊登我的漫畫;第二,中國的曆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世世代代遺留下來的先人智慧,将會給我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漫畫題材。”中國台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如此感慨。
1948年出生于台灣彰化的蔡志忠,15歲起便成為職業漫畫家,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親王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将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他創作的中國古籍經典漫畫,被譽為“兒時記憶國學的啟蒙書,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經典符号”。現有100多部作品,已在45個國家和地區以多語種版本出版。

中國早期思想家的著作影響深遠,蔡志忠一直緻力于用他獨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畫風,将這些古代經典著作的智慧帶入生活,将文學經典落實在生動活潑的畫面上。
漫畫大學、漫畫中庸、漫畫論語、漫畫聊齋志異、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宋詞、漫畫水浒傳、漫畫西遊記、漫畫成語故事……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社新書“蔡志忠漫畫中國傳統文化”系列,将國學和經典著作以輕松有趣的漫畫方式呈現,用簡潔生動的線條塑造人物,借此闡述對于中國經典名著、哲學思想以及傳統文化的獨到見解,在幽默之中帶領讀者體會中國強大的經典世界。
漫畫大學
博大的學問,心靈的寶典。《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和《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産生了極大的影響。蔡志忠用漫畫方式演繹《大學》,取原著故事元素,配以蔡氏風格的漫畫,用當代娛樂心理演繹,制造出融合時代特色的爆笑效果。
漫畫論語
儒者的诤言,國學入門書。《論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資源之一,是國人的國學入門書,對中國的讀者有着特殊的意義。蔡志忠将《論語》化解為輕松好閱讀的漫畫,大大友善了今天許多習慣了短篇閱讀、快速閱讀的讀者的需求。令讀者既能領略國學智慧,又能領略蔡志忠漫畫的藝術之美。
漫畫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生命的智慧。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又稱《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作者運用漫畫的親和力對《老子》進行漫畫創作,幫助讀者閱讀道家經典,與老子坐而論“道”。
漫畫孫子兵法
兵學聖典,古代軍事思想精華。《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 ,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蔡志忠以簡約生動的線條,深入淺出地表現了《孫子兵法》這部古老兵書的精髓。
漫畫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産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曆代"正史"所傳承,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蔡志忠用輕松有趣的漫畫形式,将《史記》的内容呈現出來,讀來輕松有趣,童趣十足。
漫畫聊齋志異
脍炙人口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的巅峰之作。《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脍炙人口的文言短篇小說集,題材廣泛,内容豐富,藝術成就極高,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蔡志忠以幽默風趣的筆觸和老練成熟的畫風,将《聊齋志異》中的小故事演繹成為了一幅幅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漫畫,為青年人了解《聊齋志異》,一窺古典文學的動人之美打開了一扇視窗。
漫畫唐詩三百首
通俗易懂的啟蒙讀物,體會古詩情景交融的美。《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漫畫唐詩三百首》對其中的唐詩進行漫畫創作,闡釋了唐詩的内涵和美感,詩歌的意境圖像化,更具有生動性。
漫畫宋詞
中國古代文學明珠,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華,标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态的神韻,與唐詩争奇,與元曲鬥豔,曆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蔡志忠以漫畫形式,帶領讀者了解宋詞,深入中國文化的細緻觀察,呈現出平易近人的另類風貌。
此外,《孟子》《莊子說》《三國志》《世說新語》《六朝怪談》《水浒傳》《西遊記》《成語故事》等,在作者的筆下也有了别具特色的诠釋和展現。
對于作者,三毛的評價是:“就是蔡志忠的智慧,使一些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林清玄說:“從前,我頗為禅的公案與故事不能普傳而感到遺憾,尤其是希望這些優美健康的生命風格能夠使忙碌的人也能讀到,甚至也能種在兒童的心田裡。這個工作,恐怕是文字難以做到的,直到讀到蔡志忠的漫畫,才覺得這是使禅的故事流傳的好方法。”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