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大疫情與大變局之下,世界局勢仍然複雜多變,唯一不變的,可能就剩下變化本身了。

當然,對國際局勢而言,混亂與動蕩,始終是主旋律。

10月28日,一覺醒來,世界傳來了至少5條消息,每件事的背後,都不由得讓人感歎不已:國與國之間,果然永遠都是利益第一。

第一件,馬克龍給拜登下馬威。拜登心腹沙利文在27日表示,10月29日G20會議開始之前,拜登将與馬克龍舉行會晤,地點就在羅馬。

同一天,法國警告英國稱,如果英國堅持“不讓法國漁民進入澤西島海域”,法國将在11月2日制裁英國,包括限制英國對法國出口。

馬克龍的言下之意很明确,那就是“對抗到底還是做出妥協,約翰遜是時候想清楚了”。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此前,因為英國搶占法國武器訂單、法國威脅切斷澤西島電力供應等事件,英法沖突一度走向劍拔弩張。為敲打英國,馬克龍暫停了英法之間的軍事談判,并停止了英法“聯手研制巡航飛彈”的計劃。

在與拜登會晤之前,法國突然對英國釋放強硬信号,為了什麼?

除了警告英國,馬克龍還想給拜登一個下馬威。

原來,馬克龍之是以讓法國大使重返美國、接受美國的主動示弱,與法國想“獲得美國航母技術”密切相關。法國正打算研制更為先進的核動力航母,而美國海軍在世界上實力最強。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施壓“大不列颠”的方式,馬克龍可以很好地敲山震虎,以讓拜登作出妥協。

問題在于,從始至終,馬克龍都沒有表現出那種“壯士斷腕,絕不讓步”的魄力,表面上看上去像是在“亂拳打死老師傅”,實際上卻是虎頭蛇尾。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對此,拜登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所謂“姜還是老的辣”,馬克龍想占拜登便宜,結果很可能是沒有結果。

第二件,歐盟制裁波蘭。面對動辄就“挑釁歐盟,叫闆法德”的波蘭,歐盟這次沒有客氣。

27日,歐盟決定,因為波蘭藐視歐盟法律、對抗歐盟制裁等原因,每天罰款歐盟100萬歐元,直接從歐盟“轉移支付”中扣除。

有感于“歐盟欺人太甚”的波蘭,破口大罵歐盟“拿槍指着波蘭腦袋”,并強調“波蘭将用所有方式捍衛利益”。

從波蘭總統拒絕會見默克爾,到波蘭總理怒斥馮德萊恩,再到歐盟“忍無可忍”制裁波蘭,這場互相針對、決不讓步的鬧劇,的确是越來越令人“瞠目結舌”了。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對于自家人,法德也不客氣。

波蘭啊波蘭,可長點心吧,美國是不靠譜的啊。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第三件,不撞南牆不回頭,剛叫闆西方10國,埃爾多安又開始挑釁普京了。

土耳其将美國、德國、法德等10國大使列為“不受歡迎人員”後,出人意料的是,嚷嚷着“制裁土耳其”的西方10國,居然低頭了。

根據埃爾多安表态,10國已承諾,不再幹涉土耳其内政,接下來會做出讓步,是以,土耳其決定讓這件事畫上句号。

讓全世界看到眼花缭亂的“土耳其叫闆西方10國”風波,就這樣大結局了。

很快,埃爾多安又向俄羅斯發起了挑戰。

28日,俄羅斯軍方表示,烏克蘭軍隊首次在頓巴斯使用了“土耳其無人機”,土耳其替烏克蘭送上大禮的行為,很可能導緻局勢更新,俄羅斯對于土耳其的舉動倍感不快。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強調,烏克蘭購買土耳其無人機,是為了抵禦俄羅斯“侵略”,以及確定烏克蘭安全。

2020年,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爆發沖突時,土耳其無人機就曾幫助阿塞拜疆攻城掠地,讓亞美尼亞付出了沉重代價,普京當時對此頗為不滿。

現在倒好,土耳其直接介入俄烏沖突,豈不是直接叫闆普京?

不出意外,普京很快就會反制土耳其,以告訴埃爾多安“俄羅斯不是好欺負的”。

第四件,以牙還牙?美國本土或再次發生911事件,五角大樓發出預警。

27日,美國軍方表示,半年之内,在阿富汗卷土重來、持續崛起的ISIS-K,很可能獲得“攻擊美國本土”的實力。

五角大樓強調,“基地”組織同樣在伺機而動,這些極端組織正在謀劃“如何重創美國本土”,美國必須提前布局。

這并非是美國軍方第一次發出預警,早在拜登決定接收2萬名阿富汗難民時,五角大樓和CIA就曾表示,數百名與極端組織有關的人員,已偷偷跟着混入美國,如果不能找出這些“害群之馬”,911悲劇有可能在美國重演。

10月28日,世界發生5件事,法國警告英國,埃爾多安挑釁普京?

美軍讓叙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付出了沉重代價,無數群眾是以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加上極端組織不斷在一旁煽風點火,“反美”勢力的影響力,當然跟着水漲船高。

混亂才剛開始,考驗拜登的時刻還在後頭。

第五件,這就是親美下場?為了利益,美國無情抛棄立陶宛。因為中國燃料報價比歐洲更高的原因,美國天然氣供應商正打算“讓更多天然氣船抵達亞洲,而不是歐洲”。

歐洲天然氣供不應求,立陶宛等美國盟友,都希望美國能雪中送炭,而美國卻打算将出口歐洲的天然氣賣給中國,這怎能不讓立陶宛等國不憤怒?

得知道,為了向美國表示忠誠,立陶宛可是接連不斷地挑釁中方底線,但最終卻遭到了美國的無情抛棄,豈不令人唏噓不已?

當然,從俄羅斯制裁美國油管、谷歌和臉書,英法相繼罰款美國巨頭企業來看,對于美國的橫行霸道肆意妄為,對手和盟友的确坐不住了。

什麼便宜都讓美國占了,最後卻得讓盟友承擔代價,這算什麼世界警察?

得勢的時候有多嚣張,落魄的時候就有多狼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且行且珍惜吧美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