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犬雪莉》:戰争背景下的治愈故事

作者:好運的低配昊然

/

《靈犬雪莉》:戰争背景下的治愈故事

在剛開始閱讀這本《靈犬雪莉》的時候,我并沒有意識到我已經看過這本書的法語原聲電影版了。直到讀到雪莉跳進池子裡洗澡然後像變了一條狗似的那裡,才隐隐約約覺得我好像在哪裡見過這個情節并且一度覺得這可能隻是我的錯覺。知道那天在公共汽車上盯着封面發呆,才注意到這本書的法語原名《Belle et Sebastien》,心裡才想起來,好嘛,字幕組當時的譯名是叫《風暴靈犬》嘛。難怪當時被主題曲感動的一塌糊塗的我一直一直搜不到。

書名《Belle et Sebastien》直譯過來其實叫《貝拉和薩巴斯蒂安》。Belle是狗的名字,即本書的“雪莉”。在法語裡面是指陰性的美麗。本意裡,這個名字是指它的好朋友塞巴斯蒂安發現它其實不是一個黑色的怪獸而是一條漂亮的大白狗,是以才有了Belle這個名字。我知道在咱中國人的語境裡,不至于把一條狗叫作“大漂亮”,但是想想網紅姐妹“肯德基”之一——Belle Hadid,的中文

其實像這種劇情類的作品,我覺得所謂的“拔高”是不一定需要的,因為不是所有的作品都真的能夠着“國仇家恨”的那種高度。但是如果真要說什麼“中心思想”的話,我想說的是——人類評價的多元度性。小男孩賽巴斯蒂安被同村孩子排斥,被說成是小野人、小吉普塞隻是因為他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和村裡的孩子不是一夥兒的;靈犬雪莉一開始被誤會是吃羊的野獸,就因為它被人虐待又獨自求生之後的外形可怖;敵軍首領其實暗地裡給難民們悄悄的提供了很多幫助,但是因為身份以及刻闆印象,潛意識裡大家就覺得他不是好人,最後尾聲才迎來了反轉等等。從這些人物的共性上,大概能引起讀者的思考:評斷人标準究竟是什麼?從别人的評斷或者是刻闆 的印象出發來了解别人,這算不算另一種形式的人雲亦雲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值得思考的。

總之,這本《靈犬雪莉》是一本情景生動、風格獨特的小說,有紙質版和電影版的雙重選擇。紙質版更注重細處的刻畫,而電影版能更讓人身臨其境。就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靈犬雪莉》本身是一部值得被關注的好作品。

繼續閱讀